03.07 高感和寬容度的區別是什麼?暗光夜景人像更需要哪個?

airena


高感和寬容度的區別是什麼?暗光夜景人像更需要哪個?

高感和寬容度的區別是什麼?

要明白相機的高感和寬容度的區別是什麼,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高感什麼是寬容度。


ISO感光度

感光度的概念來自於膠片時代,是指膠片對光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對光就越敏感,所以感光度高可以拍光線更暗的環境。感光的標準經過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化,所以一般又稱之為ISO感光度。

數碼相機繼承了膠片機的這個概念,不過感光度不再是膠片對光的敏感程度了,而是改成了感光芯片對光線的接收能力,當相機提升感光度以後,感光芯片就會接收到更多的光線,從而讓照片的畫面更亮,但同時提升感光度的情況下會產生許多非光線成像信號的電子信號,這些非成像信號在照片中形成了噪點,所以相機的感光度越高,照片的噪點越多。


寬容度

什麼是相機的寬容度,寬容度的概念也是從膠片時代過來的,是指膠片感光以後,能記錄的光線的反差範圍。簡單的說就是能拍出最亮和最暗之間的範圍,稱之為寬空度。

數碼相機繼承了這個概念,所以現在的寬容度是電子感光芯片所能表現的亮度反差範圍。

如圖示: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感光度和寬容度之間即有聯繫又有區別,聯繫是提升相機的感光度,可以拍出更多的暗部細節,從而增加了相機的寬容度。區別是感光度只是通過提升對光線的接收能力,可以拍出暗部細節,而寬容度是指相機從亮區到暗區的表現能力的範圍多少。

數碼相機還有一個動態範圍的概念,動態範圍和寬容度的概念很接近,很多從容易弄混,實際上動態範圍和寬容度是有區別的。

相機的動態範圍更多的強調的是從暗區到亮區的這個跨度範圍有多大,而相機的寬容度更多的是強調在這個從暗區到亮區的這個跨度範圍中能記錄多少的信息,好比同樣長度的兩把尺子,一個是用釐米作刻度,一個是用毫米做刻度,我們可以說兩個尺子的動態範圍是一樣的,但用毫米做刻度的寬容度更高,就是這麼個道理。



暗光夜景人像更需要哪個?

拍暗光夜景人像相機的高感和寬容度更需要哪個,這不應當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當然兩個都需要啊,一個高感能力好的和寬容度高的相機拍夜景人像當然是首選了。

如果非要選一個話,看具體的拍攝情況,如果現在光線暗,沒有補光條件,那麼相機高感能力更需要。如果不是以上情況,當然相機寬容度高更需要。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關注紫楓,查看大量後期教程,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感光度,又叫ISO值,指的是數碼相機處理器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對光線的敏感度越強,感光度越低,對光線的敏感度越低。而“高感”是高‘’ISO‘’的簡稱,是指相機在暗處依然能夠獲得充分的曝光,拍出清晰的照片的技術。

“高感度”技術能夠解決夜景拍攝的難題。以往拍攝夜景,要麼採用長時間曝光,要麼使用閃光燈。如果是長時間曝光的方法,必須使用三角架才能保證相機本身的穩定。而閃光燈的特性也決定了它只能解決前景的亮度,無法兼顧背景的狀況,導致拍出的夜景只有前景卻沒有背景。而“高感度”技術則卻解決了這個難題。由於對光更敏感,因此在“高感度”狀態下,只需要正常的快門速度就能夠進行拍攝,即不需要三角架,也可以不用閃光燈,更不會出現前景明亮背景漆黑一片的現象。

“高感度”技術能在相同的拍攝條件下,可以採用更高的快門速度,實現抓拍的目的。通過“高感度”技術,可以成倍提高快門速度,如在ISO400的狀態下,就可以比ISO100提高4倍,1/60秒的速度可以抓住每一個生動的神態。而如果是在ISO1600下,速度更可以快到1/250秒,即使是快速奔跑也逃不出你的鏡頭。

感光度高 ,在數碼相機的表現主要是 畫面噪點很多 。每個數碼相機生產廠家都在極力的克服這種高感光度 所產生的噪點。

寬容度,也稱動態範圍,是指相機所能容納的景物亮度反差的範圍。能將亮度反差很大的景物高亮部分和暗部細節儘可能記錄下來的,稱為寬容度大,反之則稱為寬容度小。通常一幅照片中的元素不可能亮度均等,總會有亮度較高的元素(高光)和亮度較低的元素(陰影)。對於寬容度高的相機而言,它能夠相對輕鬆地記錄更多的亮度反差,而寬容度較低的就只能記錄很有限範圍內的亮度反差,超過其記錄能力的高光或是陰影部分,就無法呈現在最終輸出的圖像上。

寬容度,也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對於人像拍攝,如果商業棚拍,寬容度的重要性往往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可以通過更嚴謹的布光,來讓畫面光線更加均衡,寬容度在這時候不值得一提。暗光夜景人像如果在‘’高感‘’技術和寬容度上二選一,我感覺還是更需’’高感‘’。因為除了‘’高感‘’的優勢可以彌補寬容度的不足以外,還可以採用補光和RAW格式文件後期等手段解決寬容度差所帶來的問題。針對數碼相機傳感器動態範圍小的問題,解決方案也可以是HDR,拍攝3-5張從欠到過不同曝光量的照片,合成一張高動態範圍的照片。這種技術也已經被一些廠家應用。



郭新民拍天下


簡單來說,所謂的高感低感是指傳感器的ISO感光度。寬容度是記錄亮度範圍明暗差別的能力。

區別來說:

1,高感感光度一般是光線不足時通過傳感器高感光來獲得足夠正確曝光。寬容度是記錄這個光度。可以說一個是感知,一個記錄。

2,感光度可以明確量化,簡易明瞭。一般低感iso64,100為最佳,高感全畫幅機器1000以下都可以正常使用。大多2000以上可能就會有明顯噪點出現。個別機器如尼康D750就以高感出名。寬容度可以說是相機傳感器把景物明亮部分,陰影部分完整記錄的能力。

3,無論是暗光夜景人像還是其他光影條件下,光圈,感光度,快門都是要考慮的。具體來說暗光下這二者哪個更重要。個人認為既然是人像為主,在光圈固定的情況下那高感要比寬容度重要。沒有好的高度再好的寬容度也無法記錄!

總之,暗光人像如果不借助三腳架,手持拍攝沒有輔助光的條件下,高感,大光圈非常重要。

圖一是在嘉定孔廟室內昏暗的燈光下通過1.4大光圈與800高感拍攝。設備D750&騰龍35 1.4

圖二是蘇州平江路歷史街區一家竹製品店內幾個燈籠光下高感320,光圈1.4拍攝。設備D750&騰龍35 1.4

圖三是蘇州誠品書店高感1000,光圈2.2拍攝,設備D750&尼康20 1.8g





行影步歷DreamCont


數碼相機的感光度是一種類似於膠捲感光度的一種指標,實際上,數碼相機的ISO是通過調整感光器件的靈

敏度或者合併感光點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是通過提升感光器件的光線敏感度或者合併幾個相鄰的感光點來達到提升ISO的目的。感光器件都有一個反應能力,這個反應能力是固定不變的,提升數碼相機的ISO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的:

1、強行提高每個像素點的亮度和對比度;

2、使用多個像素點共同完成原來只要一個像素點來完成的任務。

感光度:

ISO6400(2017年)以上是高感光度

在這一段噪點明顯,使用這樣的設置,拍攝的題材內容的重要性,往往超過了影像的質量,畢竟有的時候拍攝的條件太差,拍到一張質量稍差的照片,總比根本捕捉不到影像好。

高感光度優點:

感光度對攝影的影響表兩方面。其一是速度,更高的感光度能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其二是畫質,越低的感光度帶來更細膩的成像質量,而高感光度的畫質則是噪點比較大。說到這裡順便導入一個概念——噪點,主要是指CCD將光線作為接收信號接收並輸出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影像中的粗糙部分。那麼噪點是怎麼產生的呢?首先要明白對於作為電子產品的數碼相機來說,內部的影像傳感器在工作中一定受到不同程度的來周邊電路和本身像素間的光電磁干擾,簡而言之就是拍攝出的圖片一定會存在噪點,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看到的只是程度的輕重而已。

高感光度缺點:

對於第一種提供高ISO數值的解決方案來說,在加大增益幅度的同時,噪點信息也被相應放大,故在高ISO畫面中噪點也越發明顯;而第二種方式如上文所述那樣,在獲得高ISO的同時與成像相關的像素數也會成倍縮減,為了保證成像尺寸原本的影像信息會被擴大,噪點就這樣產生了;對於第三種解決方案而言,因為減少了感光像素,所以在白平衡過程中只有進行像素插值才能得到完整的影像。相信這三條解釋並不難理解,對於數碼相機中流行的“降噪功能”就是為了消減第三種解決方案帶來的噪點而設計的。相信經過本文的論述,數碼相機擁有可變ISO感光度已不再是秘密了,雖然高ISO在噪點方面還是令我們有這樣那樣的擔憂,但為了獲得更高的快門速度和更明亮的畫面,這也算是一種不增加成本的折中解決方法。

寬容度對相機畫質的影響:

寬容度是源於膠片時代的一個概念,是指感光材料正確記錄(還原)景物亮度範圍的能力。進入數碼時代後,寬容度的概念也延用下來,表示CMOS(CCD)對目標畫面亮度範圍信息的記錄(還原)能力。

寬容度是相機的關鍵畫質指標之一,在同等條件下,寬容度越好的機器,拍出的片子動態範圍越大,記錄的光影信息越豐富,層次越細膩,觀賞性越好。

良好的寬容度是大尺寸感光元件機型的主要優勢之一。理論上感光元件尺寸越大,對光影的記錄越細膩,還原越充分,寬容度也就越高。


小宇拍寫真


高感就是比較高的感光度,最初的膠片相機使用這一參數,是指膠片對光的敏感程度。在固定的環境光下,越高的感光度最後成像的畫面也越亮。

來到數碼時代,感光度則是指ISO多少,ISO後面的數值越高感光度越高,在相同的環境光下,越容易成像,具體是指光信號被放大的倍數,同理,干擾也會被放大,所以越高的感光度,畫面也越不純潔,噪點也越多。



寬容度就像對比度一樣,是指最低的亮度和最高的亮度之間可以容納的,可以分辨的數量。寬容度越高,則可以分辨的顏色過渡越平滑。寬容度是一個拍攝設備的固有參數無法調解,ISO可以根據實際環境自動或者手動調節,不管拍攝什麼內容,光圈快門ISO都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間相互影響。


風來了156



顧靜


用手機拍把電筒打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