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西遊記》裡,如果把取經團隊換成孫悟空、黑熊怪和紅孩兒,故事的結局會怎麼樣?

靜靜蝦談


西天取經是多方大佬共同努力的一項浩大工程,雖然不易換人,但真換成孫悟空、紅孩兒、黑熊精保鏢隊伍組合,也無外乎兩種情況:

第一種可能是三人精誠合作,順利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紅孩兒和黑熊精都沒有信仰。

信仰是指路明燈,沒有信仰的民族沒有未來,同樣沒有信仰的個人也沒有前途。

當你既不知道為誰去做,又不知道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的時候,你還願意去做嗎,還能堅持去做嗎?還能堅定地去做好嗎?

紅孩兒和黑熊精,都是帶領一幫手下佔山為王的人,只在人間逍遙自在,沒去過天宮,不知道蟠桃御酒的美妙滋味,也沒去過西天,不知道極樂世界種種好處。他們是一人一大片地盤,一大幫手下,在各自地盤上他們就是絕對的王。

去西天干什麼?路途遙遠,道路艱險,關鍵是還經常餓肚子。

話說紅孩兒可是喜歡欺負人的主,走到半道荒無人煙,他找誰去欺負。加之又是個沒長大的熊孩子,半路想媽媽了怎麼辦?

黑熊精更是個熊異類,和孫悟空打到半截,一到飯點準叫停,什麼都沒有吃飯重要,民以食為天嗎。若到半道上整天嚷著向唐僧要飯吃,還不得把孫悟空忙活死,啥都不用幹了,光化齋了。

去西天這麼又苦又累又無聊又危險的差事,中間又沒有樂子,還沒飯吃,哪有在自家作威作福舒服?鐵定不會去。

第二種可能是隊伍散了,唐僧半道讓妖怪吃了,事業半途而廢。這是最有可能的。

唐僧和孫悟空都不是好的領導人才,唐僧心太善,善惡不分,除了唸經什麼都不會,不能給他倆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孫悟空不會耍陰謀詭計,本領和他倆差不多,相互間誰都不服誰,孫悟空不可能領導的了他倆。

總之,這個隊伍產生不了絕對的領導核心。

這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關鍵時刻聽誰的呢?

當然,唐僧可以唸咒,強制執行命令,因為三人都帶了箍,算是統一著裝了,誰不聽話,唐僧都可以收拾他。

關鍵是這種強制執行,不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容易產生口服心不服的問題。

長此以往,人心就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緊箍咒念多了,惹惱了他倆,以紅孩兒的陰險狡詐,保不齊聯合黑熊精,趕跑孫悟空,吃了唐僧肉,分了行李,然後各奔東西。

還有就是三人本領相當,就容易產生攀比推諉心理,誰都不肯多出力,時間長了責任心會下降,警惕性會降低。都以為有別人在罩著唐僧,不曾想把唐僧落在了空裡,會給妖精提供更多的機會。

總之,這個隊伍沒有原裝隊伍理想。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都是在水深火熱之中被拯救出來參與取經的,取經是對以往的救贖,也是對未來的成就。

再有他們都曾經是天庭重臣,享受過天上美好的生活,兩相對比,刻骨銘心,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自己必須去珍惜和爭取。

這正應了那句:失去的才是最好的,曾經擁有過才知道珍惜。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都是有故事的人,有內涵的人,而紅孩兒和黑熊精還是太稚嫩了。

解讀經典,每天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恩相遇,也謝謝您的關注、點贊和留評。


我就是竹韻


從西天取經的始末,我們可以看出這基本算是佛門為如來二弟子安排好的一場基層鍛鍊和積累功德的試煉之路,因此唐僧才是西天取經的通行證或信物,也即是最終上靈山的必定要是唐僧,其餘徒弟等人則不限。

按照現在的結果,悟空、八戒和沙僧組成的護送隊伍完美地完成了任務。這三人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被打落凡塵的天庭棄將!無論齊天大聖、天蓬元帥還是捲簾大將,當年都是在三界中威名赫赫,風光無限。而在他們最輝煌的時候因種種問題被天庭瘋狂打壓,基本斷了他們後續的晉升通道。按照他們的狀況,只能做個佔據一方的野妖王;想要東山再起,效力佛門是個沒得選擇的選擇。否則,悟空繼續被壓五行山、八戒則繼續做自己都嫌棄的豬妖,而沙和尚則仍要面對每日萬箭穿心的折磨。因此,他們都有擺脫目前困境的需求。也正是基於他們的需求,以觀音菩薩為代表的佛門給了他們一個改變自身困境的機會,他們也需要這個機會來完成自我救贖、鹹魚翻身!

另外,在這師兄弟三人中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悟空作為開路先鋒是當仁不讓的大師兄,八戒則從旁輔助,插科打諢,而沙僧的任務基本就是看護師傅,保證後勤,較少參與戰鬥。更重要的是,八戒和沙僧基本都是悟空親自收服的,二人的戰鬥力都比悟空弱一籌,面對師弟們的挑戰,悟空基本能從容應對,保證其絕對的大師兄地位!

一路上的妖魔鬼怪的武力值高低不一,單打獨鬥能勝過悟空的並不多。對於一般的妖怪,悟空一個人即可解決戰鬥;吃力一點的,帶上八戒這個助手後基本也能搞定;如果合二人之力還不是對手,直接去請救兵即可;因為沙僧一旦參戰,一方面說明對手實力太強大,另一方面,沒人看護的唐僧只能任人宰割。更重要的是,悟空是一個生性跳脫,閒不住、好名聲且不甘人後的猴子,遇到妖怪第一個衝上去的肯定是他,在這方面八戒和沙僧基本不會跟他搶頭功。即使師弟們偶爾會流露出嫉妒心,師傅還經常的不信任和偏袒,但他們都明白悟空作為團隊核心的必不可少的作用!而且,一路以來悟空在師兄弟中的威信逐步提升,唐僧對悟空的態度逐步轉變且更加依賴,相互之間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團隊的凝聚力也不斷提高。

如果換成三個戴箍兒的猴子、黑熊和紅孩兒作為護送唐僧的徒弟,這個團隊能更有效的完成任務嗎?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

從戰鬥力角度來說,悟空無論是面對黑熊怪還是紅孩兒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在與黑熊怪的幾次打鬥中基本是旗鼓相當,雖略佔上風卻不足以順利降服;而在與紅孩兒的比鬥中,紅孩兒更是憑藉三昧真火的神通使悟空受盡了苦頭,最終都不得不求助觀音菩薩出手降妖。除此之外,按照目前流行的說法,孫猴子、黑熊怪和紅孩兒都屬於沒有強大後臺的妖怪。那麼悟空即使因為入門早,也不能成為讓黑熊和紅孩兒信服的大師兄,團隊必然從一開始就面臨著互不服氣的內鬥隱患。

從團隊分工和配合的角度來看,誰來作為戰鬥的主力,誰來負責後勤打雜,在戰鬥時誰來守在唐僧身邊護其周全等問題基本無解。從取經成功後的封賞可知,這一路上的戰鬥都是積累功勞的途徑,而隱在周圍的六丁六甲、日值功曹肯定有負責考評團隊成員功績的職責。那麼,對於能力不相上下且互不服氣的三人,肯定會為了日後的論功行賞而互搶功勞,推諉麻煩,誰也領導不了誰。唐僧只是名義上的師傅,除了會念緊箍咒外,對徒弟基本沒有其他的約束力。所謂人心散了,隊伍肯定沒法帶。

從西天取經的內在動力來看,黑熊和紅孩兒應該都對他們的處境和現狀比較滿意,逍遙自在,佔山為王;就算是想進入體制內得授仙籙,最佳選擇也是有朝一日修煉有成,立下功勞後上天庭任職,西方佛門對他們基本沒有吸引力。觀音菩薩只能通過箍兒來強制性的收服兩個強大的妖怪。而八戒和沙僧則不需要箍兒,只需要悟空這個領頭羊帶領他們前進即可。

綜上,雖然悟空、黑熊和紅孩兒這個組合的實力更強大,如果只是3V3的戰鬥,此組合肯定完勝 悟空、八戒和沙僧組合,但就一個團隊而言卻不一定是最佳的人員搭配。


南柯夢遊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到底看過《西遊記》原著嗎?黑熊精還好說,畢竟那時取經團隊也就猴子唐僧二人,在觀音禪院那裡猴子炫耀如來送的袈裟,才惹得觀音禪院那兩百歲的老和尚起了嫉妒之心想據為己有,想放火燒死師徒兩人結果卻被孫悟空戲弄把廟都燒沒了。黑熊精是個老實精,它是見廟起火了想救火,結果看到閃閃發光的袈裟,忍不住去偷了,熊嘛,就那副本性。

至於黑熊精的實力,能跟猴子打三十回合,可算好手,當然它最有效的對付猴子的辦法是言語攻擊:哦,原來你是鬧天宮的弼馬溫啊。

如果它被觀音收服,也和猴子一樣被帶上金箍被迫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唐僧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這兩個咒語該念哪個,哪個比較重要呢?黑熊個頭大,要不要它挑擔子呢,它會不會整天嗎孫猴子“弼馬溫”?取經隊伍的團結就被破壞了。

如果唐僧覺得取經隊伍裡整天吵吵鬧鬧也是很好的,那就再上路吧。他們一路順風順水,來到高老莊。高老莊的劇本又發生變化了,豬剛鬣該何去何從呢,孫猴子把他狠狠打一頓後,讓他跟高小姐離婚完事?取經隊伍走後,豬剛鬣不會再後來霸佔高老莊?反正書裡也說了,高家莊那麼大產業也是豬剛鬣辛苦掙下的,這婚也是高太公點頭同意的,最合法不過,說不定你孫猴子打得太狠,豬剛鬣憤怒之下去和牛魔王混了,那變數就大了。


手機用戶臘肉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黑熊怪、紅孩兒和孫悟空的共同點:他們都是妖,真正的妖,不是什麼神仙坐騎或者仙人被貶,而是實打實的妖,當然有人說孫悟空弼馬溫是入編神仙,但孫悟空最開始也是妖。妖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服管教,而且價值觀不夠主流,不然孫悟空也不會大鬧天宮被判了五百年有期徒刑。

比如說孫悟空,他不服管教所以有了緊箍咒,他取經的意志其實一開始並不堅定,他感念唐僧放了他,他為了義氣確實想護送唐僧到底,但唐僧確實臭毛病太多,嘴還碎,孫悟空動不動自己顛兒了,菩薩才給了唐僧緊箍咒騙猴子戴上。

孫悟空在西遊記裡其實不算高手,他武功、法力、寶貝都不算一流。他性格上還這麼不忿兒,試問黑熊怪與孫悟空至少是平手的,紅孩兒孫悟空打不過。這兩個妖跟猴子,三個有性格的妖跟著唐僧,試問唐僧一天光得唸咒了吧,他還睡不睡覺了?

唐僧到底對孫悟空有釋放之恩,紅孩兒和黑熊怪跟唐僧可沒交情。半路上紅孩兒家親戚那麼多,容易被救走。黑熊怪還偷過唐僧的袈裟,這麼個財迷心竅的黑熊,他比豬八戒可得愛喊散夥啊。散夥他還得想著順走點寶貝。

所以黑熊怪、紅孩兒絕對不適合取經團隊。

豬八戒、沙和尚一對比,天庭做過官,好管理,價值觀主流,團隊精神肯定有。但豬八戒和沙和尚還要區別一下,沙和尚更好管理,因為他在流沙河那是要常常受刑的,所以沙和尚的取經意志是最堅定的。他能夠定住這個團隊。再說說豬八戒,豬八戒有一個一流武器,武功不輸孫悟空,而且豬八戒貶下凡可以說是個自由自在的妖了,但他三句兩句的被菩薩給遊說了,這裡頭沒看出豬八戒有啥油水可撈。所以豬八戒的取經目的要存疑,但他在取經隊伍起到了很好的潤滑油作用,唐僧偏愛豬八戒,信任沙和尚。再說說孫悟空,孫悟空是個金牌打手,破壞之王,基本取經一路所到之處都被佛祖和天庭給整合了。特別是獅駝國那裡,取經團隊簡直是幫佛祖掃黑除惡了。所以說,取經團隊確實離不開孫悟空,佛祖也是特別嘉獎,多給了個入佛編制。但是豬八戒、沙和尚不能因為沒成佛就否定二人的作用。這倆人深諳職場規則,對於穩定取經隊伍,堅持取經意志,那是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暢讀讀後感


其實三個徒弟本就應該是這三位:悟空,黑熊,紅孩兒

但是中國有一句古話,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三虎!

所以為了照進現實,這種組合是不可能的

一個牛逼的公司或者集團只能有一個總經理,如果總經理下面的部門經理能力與總經理的能力一樣,甚至更強,那這個公司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內鬥

內鬥的結果一定是剩下一個人去做總經理的位置!

下面的部門經理一定要至少從表面要比總經理遜色!

這樣的結合才能長久!

換句話說,如果取經團隊是唐僧,悟空,黑熊,紅孩兒,那這個取經過程基本跟妖怪無關,他們三個就能鬥到西天!

這就違反了如來的意圖了!


怪獸仙僧


這得看作者的腦洞開得大不大了,結局有一個,但過程有著千千萬。

《西遊記》取材於《西遊記雜劇》,《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

元雜劇中,故事情節與人物形象,可與小說大相徑庭。比如孫悟空是有妻子的,他不懂佛法,他也打不過豬八戒,他也是爹媽生養,驪山老母是大姐,齊天大聖是大兄,通天大聖才是他本人,巫枝衹聖母是二妹,三弟叫耍耍三郎等等。在《西遊記》補裡,孫悟空與鐵扇公主有孩子。在《南遊記》中孫悟空有女兒等等,不一而足。

作為文學作品,有著廣闊的創作空間,為紅孩兒他們設計取經路線。所不幸的是,《西遊記》的故事,己經在人們腦海裡存在看固定模式,她猶如一座大山,從文學地位,神魔形象,佛教理論諸方面,是不可逾越的。


隴言


我認為取經團隊換人的問題有待商榷,不論換誰肯定都不如原先團隊的凝聚力強。如果把黑熊怪和紅孩兒強行塞入取經隊伍,有幾個問題急需解決。

1.觀音菩薩是否會同意。

如來曾給觀音菩薩三個“禁箍兒”,並附帶咒語三篇。如來的本意是三個箍兒皆可用在不服從的妖怪頭上,強行讓其給唐僧做個徒弟。但觀音菩薩的做法是除了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之外,其它兩個留為己用。


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她選擇人才的標準是依據金克木,木克土的五行屬性。孫悟空為金公,豬八戒為木母,對此,文本中的描述是:金性剛強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龍歸。沙僧的別稱為刀圭,黃婆,道教叫“脾”為“黃婆”,而“脾”主土,故沙僧五行屬土。豬八戒流沙河大戰沙和尚一節的描述是:只因木母剋刀圭,致令兩下相戰觸。

如此看來,對於人員的配比,觀音菩薩是早有規劃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事先就知道必須用孫悟空、黑熊怪、紅孩兒,那就意味著三個箍兒必須得用掉,作為西天取經的總策劃,觀音菩薩是否真的願意把那兩個箍兒拿出來。

可能讀者感覺有點雲山霧繞,我們試著分析一下,在孫悟空,豬八戒為主導的舊有取經團隊裡,黑熊怪與紅孩兒兩個人用掉了兩個箍兒是不假,但他兩人是直接歸觀音菩薩管轄,是至親嫡系。

現在的情況是他們與孫悟空組成新的取經隊伍,性質變得不同,開始由私人家屬變為佛家行政人員。對觀音菩薩來說,是由私有變為公有(包括人員的變動,兩個禁箍的流失),會傷害到自身利益。她同意與否直接關係到這個新團隊的合法性。

2.人員的團隊分工該如何定位。

三人本領相近,根本不存在完全碾壓的實力,如有內訌,該如何是好。假使這個團隊能夠成立,即觀音菩薩不在乎那點個人利益,那麼挑擔,牽馬,降妖都分別有誰來負責?

三人中,孫悟空是無事生非的主,正所謂一天不打上房揭瓦,主要的降妖除魔任務恐怕還是得由他承擔,當然,我不是說這項工作不適合那倆,只是相對來說,孫悟空有更大優勢。黑熊怪本領猶可,只是老好人的人設,做這件事有點難為他。紅孩兒也是咄咄逼人的主,奈何所學法術是以防守為主,也恐難以勝任。


挑擔子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活計看來只能落在黑熊怪的頭上,至於紅孩兒,本身還是一孩子,個頭又低,挑擔肯定不合適。三人間的服從問題,即誰大誰小的安排,我認為不是什麼難事。

因為三人都有緊箍兒在頭上,只要觀音菩薩把黑熊怪與紅孩兒頭上緊箍兒的咒語傳授給孫悟空即可,以此類推,第二個掌握第三個的咒語,所謂一二三的安排便塵埃落定。只是苦了唐僧,得因人而異,熟記三篇咒語。牽馬這項任務只得交到紅孩兒手中,那就又牽扯出第三個問題。

3.白龍馬究竟應該有何人所騎。

這恐怕又是《老人孫子和驢》故事的翻版。紅孩兒還是個孩子,唐僧是個凡人,白龍馬究竟應該由誰所騎,看來真的有一番爭辯。唐僧是個耳軟面善之人,肯定會在乎他人看法,俗話說人言可畏,如紅孩兒在地上徒步行走,唐僧端坐馬背上,老百姓看到,保不準又是一番竊竊私語。


還有一點,我們知道居住在水裡的妖怪也有不少,這三人在陸地與空中的能力毋庸置疑,那麼水下“零基礎”的短板該如何彌補?除孫悟空的水下功夫可以肯定外,其他二人沒有明確論斷,因而不好單列為其中一項。如此來看,這個新組建的團隊要想堅定地走下去,的確有點困難。其主要還是在於搭配是否合理的問題。

有些時候,並不是強強聯合就能達到理論上的理想狀態。充分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是一個領導者必備的基本素質。唐僧師徒能成為最穩定的團隊,就在於每個人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才使得取經計劃完美成功。同理,職場上好的領導者要知人善用,人盡其才,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在做著喜歡的工作,團隊因而也會更有凝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