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名酒”的悲哀:出不去的汾酒,看不到的董酒

我國的酒文化由來已久,從古它就和百姓們的為人處世相掛鉤,在農村人看來,酒文化決定一個人的修養,也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是否能深交。

都說“無酒不成席”,親友們聚在一起,沒有酒可就不太熱鬧,就算不喝白酒,也要品嚐紅酒、雞尾酒、啤酒,在杯盞中方能讓彼此的情誼拉近。

中國“名酒”的悲哀:出不去的汾酒,看不到的董酒

農村人雖說不常喝茅臺、五糧液,他們也懂酒,從不同檔次的酒品中,大家可以品出細微的差別。

要說白酒界的特色酒品,董酒、汾酒都算在其中,它們都是名酒,只是如今卻成為了酒罈內的悲哀。

一、出不去的汾酒

這類酒的飲用歷史已經多達4000年,從南北朝時,它就是皇帝御用的酒品,這也成就了它的名酒之祖地位。

能被皇帝選中,那就說明汾酒的食用口感比較高,不管是製造工藝還是食用口感,都是王者。如此有底蘊的白酒,卻沒有備受重視,反而被茅臺趕超。

中國“名酒”的悲哀:出不去的汾酒,看不到的董酒

如今的茅臺已經成為了世界名酒,有著獨特的中國文化,汾酒卻只是山西的名酒,很難走出去,這對山西的酒友來說,總認為有點可惜,卻沒有什麼辦法。

汾酒之所以不太出名,說白了就是管理的亂象比較多,在這20年裡貼牌的假酒隨處可見,讓消費者對其沒有安全感,很多人都不敢購買,因此它被冷落也就不難理解了。

除此之外,汾酒這個品牌沒有定位,其歷史地位沒有在營銷中體現,企業沒有抓住最核心的營銷點。

目前的汾酒,也只是懂酒的人會品嚐,它的味道清甜還不上頭。

中國“名酒”的悲哀:出不去的汾酒,看不到的董酒

二、看不到的董酒

產地在貴州,其飲用口感非常獨特,很多專家級的品酒大師認為,它不輸茅臺。只是如今的市場中,再難看到董酒。

它是一種董香型酒品,其中添加了中草藥以及虎骨,才讓味道如此獨特,有了更高的食用價值。

中國“名酒”的悲哀:出不去的汾酒,看不到的董酒

隨著白酒轉型到濃香型領域,它也進入了這個領域中,結果因沒有太特別的味道,很難和五糧液等比肩,其地位很是尷尬。

董酒的定價比較高,營銷上不到位,再加上虎骨這類東西被限制,使得它就此一蹶不振,回不到原有的狀態,市場難以尋覓。

中國“名酒”的悲哀:出不去的汾酒,看不到的董酒

每個品牌都要適應時代,找準正確的轉型點,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一步出錯可能就是萬丈深淵!

農民朋友,你們喜歡哪類白酒?理由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