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推薦你5本防疫必讀書,用知識武裝頭腦,戰勝病毒

推薦你5本防疫必讀書,用知識武裝頭腦,戰勝病毒 | 遠讀重洋

出品 | 遠讀重洋

今天是大年初七,也是2020年1月份的最後一天。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很多人可能已經開始上班了。但是現在,我們只能待在家裡,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不給社會添亂。

在平時,假期變長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期待;但是現在,假期因為疫情變得越長,我們就越煎熬。

看著每天不斷上升的感染人數、死亡人數,所有人的心都被這些無情的數字揪著。

也有一些人,可能已經因為接踵而來的壞消息,以及過於壓抑的情緒,而陷入恐慌了。

這也難怪,面對生命的威脅,又有多少人能完全做到坦然處之呢?

但是,謹慎歸謹慎,我們還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避免陷入過度的恐慌之中。

如果實在覺得自己已經不堪重負,那不妨試著暫時放下心裡的慌亂,找幾本書來讀一讀。

與其被謠言左右,不如通過讀書,給我們所珍愛的生命多一些知識儲備。

如果你不知道讀什麼書好,那今天我就給你推薦幾本我最近在讀,而且讀完之後能讓我收穫滿滿的好書。

推荐你5本防疫必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战胜病毒 | 远读重洋

The Coming Plague

《逼近的瘟疫》

【美】勞裡·加勒特

(Laurie Garrett)

推荐你5本防疫必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战胜病毒 | 远读重洋

這是一本很早之前就出版的紀實文學,作者以通俗的語言敘述了人類和埃博拉、拉沙熱、AIDS等傳染病鬥爭的經過。

雖然作為一本醫學書籍,書裡面充斥著各種專有名詞,但這些並不妨礙任何一位讀者的閱讀。

事實上,我們現在看這本書,更像是一種補習。因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看過並且重視這本書,那很可能就可以避免這次的疫情了。

作者在書中說:人類在與瘟疫的戰爭中,一直在打敗仗。這話雖然聽起來有點殘忍,但反觀此書問世之後人類的歷史,你會覺得這句話似乎也是事實。

這本書問世之後,艾滋病已從非洲和美國爆發,逐步蔓延到全世界;一度被消滅的瘧疾又在熱帶地區死灰復燃,殺傷力超過以住;具有抗藥性的病菌捲土重來,以驚人的速度感染新的人群;SARS曾在幾個月間肆虐於中國大地,吞噬了許多鮮活的生命;禽流感連續多年在世界各地此伏彼起,不斷傳來死人的消息……

直到現在,“新型冠狀病毒”又在我們身邊爆發。事實說明,作者可能並不是在危言聳聽,這一課我們遲早要補上。

假如你熱愛生活,珍惜健康,那應該讀一讀這本書。畢竟,生命對於人只有一次,而人命關天。

Zoobiquity

《共病時代》

【美】芭芭拉·納特森—霍洛威茨

(Barbara Natterson-Horowitz)

推荐你5本防疫必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战胜病毒 | 远读重洋

你可能已經從很多文章中看到了,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和蝙蝠這種動物有關。

但你很可能還不知道,遠古恐龍的化石中,竟然隱藏著癌症的信息;很多動物身上出現“刻板行為”其實很像人類的強迫症;鸚鵡喜歡拔自己的羽毛,直到鮮血淋漓,它可能也有自虐傾向……

實際上,人類、動物、疾病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要遠遠比你想象的複雜。

人類的很多行為和病症,都能追溯到動物身上,動物也會和人一樣患心臟病、過度肥胖、厭食症、癌症等等。

我們與動物的關係歷史悠久且深刻,所以研究人類疾病,很可能需要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切入,那就是——人獸同源學。

醫生和患者都需要讓思考跨越病床界限,延伸到農家院、叢林、海洋和天空。因為這個世界的健康,並不只取決於我們人類,而是由這個星球上的所有生物決定的。

Critical Decisions

《生命的關鍵決定》

【美】彼得·于貝爾

(Peter A. Ubel)

推荐你5本防疫必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战胜病毒 | 远读重洋

每個人都免不了遭遇生老病死,然而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似乎有了和命運抗衡的能力。

那麼醫療決定究竟應該由誰來定呢?是由醫生說了算,還是交給患者來做主呢?

自古以來,患者只需要乖乖地配合醫生的治療即可。直到40年前的卡倫·安·昆蘭事件,人們才忽然意識到,原來醫患所想可能大不一樣,患者賦權運動由此興起。

這本書的作者彼得·于貝爾是美國杜克大學的教授,既是執業醫生又是大學的行為科學家。

在這本書裡,作者分析了很多現象,如醫生滿口的專業術語、醫患情感上的差異、數據帶來的誤導等等。

這本書的主要材料也是來自於作者多年行醫的實踐和思考,作者通過大量鮮活的例子,從歷史和現實出發,肯定了賦予患者自主權的必要性,但是也指出了自主模式缺陷,並且分析了缺陷的原因,最後提出了醫患關係中,醫生、患者共同進行醫療決策的新模式。

On Immunity

《免疫》

【美】尤拉·比斯

(Eula biss)

推荐你5本防疫必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战胜病毒 | 远读重洋

不同於其他的科普類書籍,這本書的文筆之美、涉獵之廣泛,可能會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全書旁徵博引,不僅涉及到了醫學、醫療歷史,同時也涉及到歷史、文學、制度、神話等等。但全書要討論的核心問題只有一個——接種與免疫。

作者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描述了一位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產生的各種焦慮:對政府和醫療機構無法完全信任,擔心孩子呼吸的空氣、吃的食物、用的床墊、吃的藥以及使用的疫苗中究竟是什麼……

她發覺人們實際上是無法讓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對這個世界免疫”的,於是,她開始了一場針對“免疫”的細緻的調研。

這本書就是她所有研究內容的集結。她在書中告訴我們:每一個個體其實都在一次次地面對生命中最重要的“抉擇”,在這個人人都緊密聯繫的時代,人們應該學會用理性的力量,去瓦解偏見,接近真實;學會如何判斷,如何抉擇。

可以說,這本書雖然討論的是“免疫”,但最終講的其實是,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和命運到底是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相互關聯起來的。

Why Aren't We Dead Yet?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

[澳]伊丹·本-巴拉克

(Idan Ben-Barak)

推荐你5本防疫必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战胜病毒 | 远读重洋

△點擊購買《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我們的身體如何跟數百萬細菌日以繼夜地戰鬥?

我們的免疫系統是從哪裡來的?我們怎樣面對免疫系統的天然缺陷?

免疫系統損壞就無法重建了嗎?病毒、細菌都在不斷演化,未來的抗藥性之戰應該怎麼打呢?

這本書給我們拋出了很多極其嚴肅,卻很少有人會認真思考的問題。

作者為此巧妙地設計了一次免疫系統的漫遊之旅,從免疫學角度,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讀完這本書,你會徹底瞭解免疫系統是如何運作的,它是如何摧毀病原體的,我們為何會對某些致病體產生免疫,以及免疫系統的演化歷史。

書裡面也介紹了我們比較關注的抗生素與疫苗的功能,並且通過當前對免疫系統的干預和演化趨勢兩個方面,描畫了人類免疫系統的未來圖景。

有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比喻:面對人體的各種疾病,醫生所能做的只是最簡單的加減乘除;而人體的免疫系統,解決的都是難度堪比微積分的複雜問題。

言外之意,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最好的醫生其實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統。在這個非常時刻,瞭解你身體裡面這個最好的醫生,提高你的免疫力,真的很重要。

推荐你5本防疫必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战胜病毒 | 远读重洋

與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保持同步

關注我們

每次閱讀都會有驚喜

推荐你5本防疫必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战胜病毒 | 远读重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