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古代家裡多大的官才能稱府?為啥連張居正和李鴻章都沒資格。

相信大家在不少古裝劇中,都經常會看到一些舊時期的大宅上掛著寫有某府的匾額,比如劉府,張府等等,好像是個大戶人家就可以這樣稱呼,但是在我國古代府這個字並不是可以隨便用的,這裡面也是有非常多講究的,而這也會牽連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我國古代多大的官,家裡才可以用“府”字呢?

古代家裡多大的官才能稱府?為啥連張居正和李鴻章都沒資格。


在不同的朝代,這個標準也是有所不同的,不過大家也都知道我國古代是非常講究禮制的,所以說在這些事情上也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在周朝,如果家裡有在朝中為官的,那麼就可以稱之為府,與後代相比周朝在這些事情上的規定還是比較松的。到了宋代,只有宰相及親王的住宅才可以稱之為府,其他官員的住宅稱為宅,平民百姓的住宅則稱為家。

古代家裡多大的官才能稱府?為啥連張居正和李鴻章都沒資格。


之後到了明朝,從朱元璋時期開始只有藩王級別的人才能稱府,官員則稱宅,平民百姓稱家,也就是說,在明朝哪怕你掌握著比宰相還大的權力,自己家依然不能稱為府,由此也可以看出明朝制度的嚴明。

古代家裡多大的官才能稱府?為啥連張居正和李鴻章都沒資格。


而到了清朝,在這方面更是非常嚴謹,只有皇族王公貝勒的住宅才可以稱為府,哪怕是李鴻章、張居正這種大臣重臣一就不可以將自己的住宅稱為府,這也得至於古代的禮制約束。而在在這裡還要特別強調一下,即使是皇族也只有郡王以上的才可以稱為府,郡王以下的稱為第,而這也是後來門第說法的由來。

古代家裡多大的官才能稱府?為啥連張居正和李鴻章都沒資格。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一種可能會使你的家被稱為府,那就是家裡的長輩曾經被封過特別高的爵位,比如說明朝的開國六公爵,而這並不是說他們當了多大的官、有了多大的權利,而是因為身有軍功才被封爵了,總而言之,古代在這方面的規定都是非常講究的,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殺身滅族之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