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鋪養三代”淪為“一鋪坑三代”,商鋪投資徹底涼了嗎?

白船


民間一直有一鋪富三代的說法。早期我國經濟不是很發達,如果您在繁華地帶有一個好的鋪面,那麼一直出租,當房東,旱澇保收,當房東。中國經過了40年的改革開放,到處都是商鋪。商鋪已經成為了不是稀缺的房產,更多的商鋪租不出去,人煙稀少。那我國的商鋪,為什麼輪為一鋪坑三代呢,我認為:

第一是我們的電子商務發展太過於迅速

以前我們的商鋪可以做打字,複印,可以賣服裝、賣鞋子,零食,衛生紙,雜貨鋪等等一系列的日常用品,甚至可以開連鎖的服裝店,現在這些全搬到互聯網上了。所以商鋪的功能越來越少。現在的商鋪僅僅能開一些線下實體的服務項目:兒童娛樂、洗浴中心、酒店、住宿、餐飲等等。

第二,工作繁忙,人們沒有時間去逛商鋪

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每天工作非常繁忙,所以大家的日常生活用品能用互聯網解決,儘量在網上買,沒有時間去逛商場,買衣服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第三,商鋪數量非常多

改革開放以前,一條老街能火爆幾百年。而現在的商鋪到處都是,凡是臨街都可以開發成商鋪,所以商鋪的稀缺性時代已經過去了。

那麼我們國家的商鋪難道真的沒有投資價值了嗎?再也火不起來了嗎?我認為不是,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互聯網+,也就是新互聯網時代,新零售時代

線上線下融合,我們拿著手機。在網上購物的時候還可以線下選購。那這樣的時代來臨之後,我們更喜歡在線下購物。

第二,縱觀一些發達國家,人們在物質富裕之後更需要各種娛樂活動

線下逛街也是一種娛樂兒,不太喜歡在線上,沒有體驗式的購物,很多發達國家,比如日本。線上交易,電子商務交易都沒有我們國家活躍。而線下的超市啊,商場啊,客流量非常大。就是因為大家在勞動之後,工作之餘到商場購物也是一種放鬆。隨著智能時代到來,人們的富裕時間就特別多,到線下購物也是一種休閒娛樂。

總結一下:短期看,商鋪投資沒有一個質的提升,很多大型賣場,小區周邊人流稀少,商鋪內的貨物購買率都非常少。但從長遠來看,商鋪還是會佔據我們生活中日常用品的最大供應的渠道,因為人們需要更多的休閒娛樂活動來填充自己的生活質量。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白手起家創業20載。主營餐飲,投資,教育(演講學院)。我為《李合偉演講學院》代言:全年齡段(成人,青少兒)的演講學院,學習,合夥人,加盟找李合偉。關注我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