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少林功夫源自達摩祖師,但它的完善和發展,卻離不開這個人

覺遠,山東省兗州人,武林世家出身,後到少林寺落髮為僧。在洪溫禪師的指導下,他刻苦演練,習得少林拳術羅漢十八手,增公為七十二手。少林武風大盛,許多俗子名人都遠道而來求教。但是覺遠仍不以此為滿足,想再攀高峰。他辭別師父,改換俗裝,出遊湖北、湖南、雲南、四川、甘肅等地,尋訪名師。

少林功夫源自達摩祖師,但它的完善和發展,卻離不開這個人

一天,覺遠上人來到甘肅蘭州,在一家客棧中住下。傍晚閒遊時在十字路口見一個年過花甲的老漢手提醬油瓶,因人多擁擠,醬油濺出弄髒了一個惡漢的衣服。那惡漢惱羞成怒,伸手朝老漢面部連擊三掌,但都沒有擊中。老漢連連認錯,請求原諒。但是那惡漢欺軟凌弱,再用腳踢。老漢大聲說:“弄髒你的衣服,是我的錯,但你不念我年邁體弱,仍然緊逼不放,還拳打腳踢,難道你想致我於死地嗎!”老漢邊說邊退惡漢仍怒氣不息地追逐老漢。在場的人都為老漢擔憂。

少林功夫源自達摩祖師,但它的完善和發展,卻離不開這個人

覺遠看在跟裡,氣上心頭,正想出面相救,只見老漢退至一個衚衕盡頭,站在牆根等著惡漢來到。惡漢趕到先踢一腳,老漢側身躲過,惡漢腳觸牆壁,牆壁被踢成個大豁子。惡漢再踢,老漢再躲。當惡漢踢出第三腳時,老漢身微側下,順勢以左手將惡漢的腳輕輕挑起,以右手二指併攏,在惡漢腳底板上—擊,惡漢倒在地上不能動彈,面色由白變青,疼痛難忍。在眾惡人攙扶下,狼狽逃竄。眾人對此無不感到驚訝。

少林功夫源自達摩祖師,但它的完善和發展,卻離不開這個人

覺遠內心十分歡喜,他得知老漢是當地拳擊高手。當老漢離開鬧市回家走的時候,覺遠緊跟其後。老漢回到家裡流露出不安的情緒。覺遠進門施禮相見。交談中,得知老漢姓李名延壽,老家在中原。十年前逃荒餬口來到此地,現有—子跟人學木匠。覺遠說: “老人家擊技高超,那惡漢不足為慮。”老漢搖搖頭說:“此人是地頭蛇,下面有一幫打手。常言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況且我已年老,幼子無能,又是寄居此地,恐遭暗算啊!”覺遠乘機勸說:“老人家,你跟我去吧。”

少林功夫源自達摩祖師,但它的完善和發展,卻離不開這個人

老漢問:“到哪裡去?”覺遠說:“我是少林寺的和尚,這次出遊就是為了尋訪名師,請老人家到嵩山少林寺傳授您的技藝。”老漢謙虛地說:“我的才學淺薄,不能滿足你們的要求。我給你推薦一人,就是我的好友白玉峰,他是大河南北莫能論比的擊技高手。他現在在洛陽授技,你可去拜訪他。”覺遠說:“這裡已經不是你久留之地,你何不同我一起到洛陽訪友,也好有個歸宿。”

少林功夫源自達摩祖師,但它的完善和發展,卻離不開這個人

李延壽也看到只有這一條路可走,於是,三人連夜整裝起程,往洛陽而去。覺遠同李延壽父子在洛陽興福寺同白玉峰見了面。不久就一同到嵩山少林寺落跡。他們白天出外謀生,夜晚回寺研練擊技。自從李延壽和白玉峰到嵩山少林寺以後,他們把自己的技藝同少林寺原有的武技相融合,使羅漢72手增加到170手。後來,白玉峰出家為僧,自號“秋月”。李延壽在少林寺傳藝之後離開嵩山而去,其子歸依佛門,法名“澄慧”。覺遠訪得名師,集當時武技之大成,把少林武技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