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藥化肥每年漲,農民含淚賣糧食,種地無法維持生計該咋辦?

江西農村歐陽


近年來,不但農藥化肥價格上漲,種子、農膜等生產資料也出現一定幅度上漲,農民種地的效益在不斷縮水,從目前情況看,農民僅種植自家的承包地確實收入有限,無法維持生計,面對這種情況,就得積極的尋找其他創收途徑,增加家庭收入,維持正常的生活。



首先看看一個農民家庭種植承包地的收入情況,以本地為例,平均每個農民分得承包地為5畝左右,有的村地多一些就多分點,有的地少一些就少分點,平均按5畝地計算,一個三口之家分得承包地15畝。如果種植玉米,每畝地種子、化肥、農藥,以及整地、播種、收穫等生產性投入450元左右,每畝生產1200斤,每斤按照0.80元計算,產值960元,每畝種植利潤510元,再加上生產者補貼每畝25元,15畝地總收入8025元。如果種植大豆要略低於這個收入水平,種植水稻會好一些,據粗略計算,純收入可以達到12000元左右。



從上面的種地收入看,即使在我們黑龍江地區,農民分的承包地比較多的情況下,一般家庭種植承包地收入也只有8000-12000左右,如果是南方一些土地較少的省份,一家只分1、2畝地、或者只分幾分地的,那收入就會更少。面對當前的物價水平和消費水平,這點收入連維持基本的生活都不夠,如果家裡的孩子上學,或上大學就更不夠了。 種地掙的少,就得想別的辦法來補充,主有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增加收入:



一、打工,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優勢是不用什麼底子錢,只要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就能每個月賺上幾千塊錢,弄好了一年也能賺到3-5萬塊錢。缺點是需要離家,會經受與家人兩地分居的問題。

二、做點小買賣,如果不願外出打工,可以在本地,結合自己的優勢,以及當地的資源情況,比如可以開個鄉村超市,或者開個小型的農機修理,還有鄉村飯店,還可以弄個車,開車倒騰雜糧等。如果當地沒有收廢品的,也可以收廢品,這些小生意雖然看著不起眼,一年弄好了也能賺幾萬塊錢。



三、也可以搞養殖,面對當前生豬行情不斷上漲,目前的豬價已經達到9.7元一斤了,其他如肉牛、肉驢、羊,還有雞、鴨等畜禽的行情也在上漲,預計在今後幾年內,都會有一個上漲的過程,行情錯不了。如果有這方面意願,可以考慮搞個小型養殖場。

雖然現在種地收入比較少,但是大家可以把土地流轉出去,這樣土地有一部分收入,再幹點別的增加一部分收入,維持生活還是基本可以的,只是大家會更加辛苦一些。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三農廣訊


我的觀點同大家說的事截然不同的可能捱罵!農民你不種地可以租出去吃地租金。外出打工或搞一些畜禽養殖經商辦企業,改革開放40年政策和機遇是人人平等的。有許多企業家,經商老闆,自謀職業成功者是農民出身的。特別是55歲到70歲的農民現在確實養老犯愁了,你也要查找一下自身原因,一是小農意思不願意離開家的熱炕頭。二是孩子多處於超生家庭。三是以前攢下了錢都給子女消費了,唸書結婚,買樓買車等。四是在2000年前後國家號召農民繳納社保金到6O歲發退休金,可當時很多很多農民不相信政府的養老政策農民之間相互觀看攀比。一晃都老了才感覺力不從心了,去兒女家住的不習慣一呆就來病不舒服所以才會出現所謂的空巢獨居老人一人生活又要下地幹農活。這就是農村的真實情況,現在70多歲的老人呼籲增加養老金的訴求我給予支持和理解願政府給70歲以上增加退休金!對70歲以下的可調正交納社保金的政策一次補齊再開退休金。具體補交多少社保金,退休費開多少由相關部門調研。但對領取養老金的農民原承包的耕地要收回!


用戶4076597105146413


農民含淚買糧食,對於許多種植散戶來講,或許根本不會存在,而對於種糧大戶,那些動輒種上幾十畝、幾百畝的,確實入不敷出,因此繼而出現了許多退租潮、退耕潮。現在許多地區,農民的生計並不是靠糧食來維持的,因此就不存在含淚賣糧的事實。

自從我們這邊徵地拆遷後,許多農民都住上了安置房,成了失地農民,生活還算可以吧,許多都直接在工業園區當上了工人,每月有固定的工作,而還有一部分則每天泡在茶館打牌。當然,還有許多和我父母一樣的樸實農民,因為之前徵用的土地並沒有被開發,父母又繼續將土地利用起來種糧食,這樣一來,每年都有遠遠不斷的口糧輸入,至於出售,誰捨得呢?

目前許多農村地區也是這樣,農民種地都是滿足自己生活需要,土地種糧食就像雞肋,種上吧,不掙錢甚至虧本,不種吧,就得購買高價糧。因此,從家庭分工來看基本就是老人在家種地,而年輕人在外務工;還有一種就是農忙季節回鄉種地,農閒時間進程務工,種地賺錢兩不誤。


PoWer


這個是一個非常現實又無奈的話題。🍀🍀🍀

農民光靠種地是無法維持生計的,即便是取消了千百年來的農業稅,加大了對農民的各項補貼。然而農資物品,包括農藥化肥等等,年年上漲,農民含淚賣糧食已經狠普遍了。這還是國家沒有大規模開放國外核心農產品進口,盡力保護中國農民的情況下。🌵🌵🌵



現在,在中國的農村,基本找不到80後在幹農活的了,大部分都出外打工或者經商了。目前還在務農的人員基本都是60,70後,可以想象,當這批60,70後的人員老去之後,中國的農村還有務農的人嗎?難不成農村田地都荒蕪起來,全部農產品都要依靠進口?🌴🌴🌴


記得以前沒那個時侯,農村一家幾口人還可以守著自家的天地,簡簡單單地過日子,但是現在,你看行嗎?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許多良田都被鋼筋混泥土霸佔了不見蹤影,人們的生活水平倒是提高了,可是農村也越來越不像農村了。可能有人會說,中國可否像美國那樣,搞集約化生產,減少農民數量呢?如果是在東部平原地方,也許還勉強行得通,但是要知道中國的絕大部分地方是山地,丘陵,你說可以嗎?🍃🍃🍃

其實農民也知道,光靠務農種地是賺不了錢的,即使沒讀過多少書的人也會算這筆經濟賬。可是能有什麼沒辦法,即使賺不了錢也要做啊,難不成全部都一股腦湧進城裡務工?城裡真的有那麼多就業崗位嗎?🐉🐉🐉

這個話題有點沉重,我等小老百姓也只有發發惱騷乾著急罷了。要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需要有大智慧大人物大決策的人物出現了,是不是呢?至於具體是在什麼時候,又有誰知道?🌷🌷🌷

我是陽春三月桃花開,你的點贊和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歡迎評論轉發。🌹🌹🌹


陽春三月桃花開


針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農村裡面的一個現實的寫照。農藥化肥每年都在上漲,農村的農民含淚賣糧食,一直勤勤懇懇的種地卻沒能夠維持自己的生計。

種地不種田,種地基本處於賠錢狀態。

種地確切的來說是不掙錢的,在農村裡面種地根本不賺錢也很難賺錢。針對於這個問題來看,特別是農村裡面的散戶種植,散戶種植很難能夠賺錢,也非常不掙錢。

一般而言,散戶只是種植自己的三兩畝土地,基本上都處於賠本賺吆喝的狀況。所以農村裡面的農民,對於農民來說確切的種地基本不掙錢,所以日子才越過越糟糕。

導致於現在農村裡面種植的時候基本上剩下老人,不能夠外出幹活的人在進行種植。

勤勞致富,農村的農民肯定是最富的。

假如勤勞能夠致富,那麼農村的農民肯定是最富有的,所以千萬不要再相信所謂的勤勞致富,勤勞致富是有許許多多的前提,以及許多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才能夠使得勤勞致富的問題出現。

為什麼不掙錢?農村裡面的東西為什麼不掙錢?農村裡面種田種地為什麼不賺錢?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糧食的價格,幾十年一直沒有上漲過。

對於現在農村裡面種植的農民來說,都幹不過一個賣礦泉水的。賣礦泉水還能夠賣到2塊5一瓶,甚至有的好一點的水打上品牌的水,賣到幾塊錢一瓶。那麼農村裡面的糧食,超過2塊5的是非常少,非常非常少。

別再相信所謂的勤勞能致富了,它是有許多綜合條件來幫助致富的前提。


農民是無奈的選擇。

有多少人願意在農村裡面,雨林預賽風吹雨打的去耕田種地。

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腿腳不方便,身體不硬朗的情況條件之下,還要硬撐著身體跑去耕田種地。

假如有的選擇,他們是肯定不會選擇種地。在沒有的選擇的時候外出打工沒人要。這個時候對於這種情況來看,如果有的選擇,肯定不會種地耕田。

所以大多數老人都是無奈,希望能夠維持溫飽而不是看著土地裡面展出能夠讓自己的經濟不斷上漲的農副產品。


做什麼能夠維持生計?

對於這個問題來看做什麼能夠維持生計呢?其實確切的來說,做什麼能夠維持生計是非常困難的。

嗯,做其他的,可能對於創業來說資本不夠,那麼對於這種情況,要麼是給別人打臨產的臨工,要麼是做一些手工,但是很多地方卻沒能接到這種手工活。

所以對於維持生計來看也是比較困難的,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樣不同的看法嗎?


農人莫小道


怎麼辦,如果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你還堅持種糧,那是你自已一意孤行,種下的惡果,自食惡果吧!沒人能幫你,進口糧打入糧食市場,糧食市場飽和,生產工具落後,農田基礎設施太差,人工成本太高,農資投資太髙,你用目前農業落後生產力和產生產工具,生產出來的產品去與外國農業先進,發迏生產出來的產品爭市場,你不頭破血流才怪呢,放棄吧!找一個適合自巳的工作從新開始吧!


用戶9283544595333徒


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種上夠自己吃的就好,有工做的儘量打工賺錢維持生活經濟來源,有放寧可不種一分田,生活全靠打工去賺錢,至於田地,能租出就租出去拿幾百元田租,租不出去荒就荒了吧!反正也不靠這二百元田租錢生活。今後種糧食還虧本不賺錢,荒田荒地會越來越多!都為搞活經濟,錢惹的禍,誰讓種田不欠賺錢,還賠錢呢?虧本的買賣沒人做,要是老天不開眼,種田來個蟲災,早災,水災,任何一災都要虧個血本無歸!!!


18070187584


農藥化肥每年在漲,糧食有時價格還不漲反降!農民種莊稼的利益空間壓縮的越來越小!有的地方農民地都不種了,荒著長草,出去打工維持生計!

糧食利益少原因無外乎價低和量少,農民在家可以多包點地,把別人不願意種的地包過來,現在國家政策也提倡農民包地脫貧致富,還給於一定幫助,比如修路,銀行貸款沒利息,買農用機械補助等等,有的還按地畝數補助現金!地多了產量也就有了,自然而然的單價格和收益也就上去了。還有就是種一些經濟作物,比如青椒、大蒜等等,或者蓋個溫室大棚種一些反季節蔬菜!就是比種莊稼辛苦勞累多了,有自產自銷的,有過來收購的都有,但是收益還行。我家就蓋了幾個溫室大棚種植草莓,一季草莓,一季西瓜或者其它農作物,今年準備擴大規模在蓋幾個棚呢!


小梓昕


一畝地產幾百斤糧,有糧賣嗎?你家有幾畝地?


years9


聽黨的好政策,每一個實施起來,都能讓人發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