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不輕傳的站樁心法

長久鍛鍊定能身體強壯,有了健壯的身體再習武,才能越練越強。

當全身心放鬆站樁時,細深勻長的呼吸中,進行腹式逆呼吸,促成內氣下沉丹田,以後天真氣補先天之元氣。或以意導氣,可使內氣沿任督二脈的運行。經絡連通,另內氣通暢運行。

當練到氣隨意動,以意行氣,以氣運身時。意念一動,內氣隨即運行到身體這一部位,氣感隨意而至。由於,站樁沒有形體變化,不產生勁的變化。但是,呼吸與內氣的互動及意識對氣的導引,為內功應用於實戰運勁打下了基礎。

當身形調順,進入帶功狀態,由意導氣進入到自動運行狀態,無思無我隨呼吸內氣本能運遍佈全身,無微不至。此時,我們可以體驗到,吸氣時內氣聚向丹田,呼氣時內氣直貫至四肢末梢。

不輕傳的站樁心法

站樁身形的正確與否關係到內氣的通暢程度,也是增強內功功力的不二法門。

實際上,正準的樁架,外形並非橫平豎直。站樁姿勢很重要,發現有位老摔跤手因長期用力,後頸已長成向前傾,定型了的脖梗無法豎直,更不能貼近後領口;前輩強調,“不可採取人為用力挺頸豎項“強直”方法,這樣內氣反而會被力憋住,適得其反。只要有虛靈頂勁之意,達到立身中正,松展自如即可。“其實,人體脊椎本身有s形曲率,只是彎曲程度不同,我們是在其自然態中,相對“曲中求直”,達到周身舒展,節節鬆開,讓氣機通暢為準繩。通過站樁,任內氣流通,通過站樁等方式訓練,能夠逐漸的強壯。在武術表演時,動作就容易做到位。當然,實戰技擊,還要具備練出來的內功及武藝的發揮。

練站樁前,要先做準備活動,站樁時,凝神靜氣,專心致志,利於身體適應進入練樁功狀態,鬆開肩、胯及部關節,易使全身在撐展中將姿勢調得合乎要領,內氣容易運行,使樁站得既松沉又穩定。


站樁為外靜內動,動靜相宜,陰陽相濟,外呼吸促動內氣運行。


功夫不練則退,日日練功才能長進。人體的能量比作油燈,油燈芯在燃燒時,要依靠油料源源不斷的補充。一旦缺油乾燒,燈捻很快熄滅。當碗中油量沒有添加,而油捻挑得很大,火苗爆燃,燈油很快燃盡。同理,站樁、打拳訓練後,需要合理的營養補充,足夠的休息。所謂“寒暑不侵”,是指身體經過練功,在一定範圍內,提高了自我抵禦能力,比如隨冷、熱,通過汗毛孔的閉、張進行調節。練功最主要的法寶能順應自然,把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敏感,變為行動;隨氣候變化及時採取措施,防範於未然,做到“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勿妄勞作,”創造條件使身體內機能按生物節律正常運行,正常工作,形成良性循環,使身強體健。

不輕傳的站樁心法

站樁要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身體不適時不練,過飽過飢不練,天氣不好不練,不在大風和烈日下站樁,站的方向以後背對著和煦的陽光,促內氣沿督脈運行為妙。

有松就有緊,有虛就有實,有靜必有動,有撐必有抱,在對立中達到統一。具體地講,站樁中,腿部的緊張用勁,使氣通暢,促精神集中,反使意識放鬆下來,直至肌體儘可能地放鬆,為內氣暢行創造了條件。深諳此理,就會求其裡而得其表,避免了只極力達到形功架外形的要求,站無氣機的定樁。

綜上所述,可知站樁使身心得到調整,在用勁保持身體穩定中,加大了體能消耗,並促進了循環,增強了體質。由於放鬆的身體是依靠雙腿勁力的支撐,身體重心隨氣沉丹田下移,形成上虛下實,造成身體得到穩定。站樁練意、氣、形,站出精、氣、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