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高考3+1+2模式將給教育帶來哪些影響?你怎麼看?

洪爺33344611


2020年已經開始,備戰高考,學生正在作迎戰準備,抓緊學習,全面複習。北京市計劃將率先試行新高考3+1+2模式,2021年將有河北,遼寧,江蘇福建等8個省試行3+1+2的高考模式。隨後將在全國遂步推行。

3+1+2高考模式就是:

3一一就是全國統一試卷,統一時間,統一考語文,數學,英語3科。

在高中學業水平全省統一考試中"二選一"和"四選二":

1一一就是在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中任選1門學科成績作高考成績。

2一一就是在生物,化學,地理,政治四門學科中任選2門學科成績作高考成績。

高等院校錄取實行全國統考成績十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十高中學習階段評價綜合為高等院校錄取成績。學業水平考試各科必須合格。如體育必須相關體能要求大標,方可合格。勞動需有社會服務具體時間要求等。

新的高考制度和錄取辦法對整體教育有什麼影響?筆者認為有以下影響:

1,將推進小學,初中,高中課程設置學科進一步規範統一。使各學段課程有效銜接。

2,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將遂步落到實處。將提升對各個學段學科重視。初中,高中的學業水平考試,將全部國家規定課程科目納入考試。走學什麼考什麼,全學全考的模式。有利於學生全面素質培養和提升。

3,新辦法有利於學生個性,特長髮展,到高中階段更加註重體現學生特長興趣,激發學習潛力,發揮特長學科優勢。

4,給予高考學生更大的學習發展空間,選擇自由。有利於個性發展,有利於國家人才發現和培養。

總之,新的高考改革,新辦法總體優於原來的文理分科。


洪爺33344611


新高考3+1+2模式,大勢所趨,給教育帶來一定的好處!

教育部發文,河北、廣東、重慶等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實施“3+1+2”高考模式,那麼,“3+1+2”高考模式是什麼呢?這種模式對考生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3+1+2”高考模式是什麼

“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各科滿分150分。“1”指在物理、歷史兩門科目中必選一門,計100分。“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或歷史或物理,五門科目中任意選擇2門,每門科目100分,總分是750分。

“3+1+2”高考模式的好處

組合減少困惑減少

第一個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組合減少,選科干擾項減少,學生、家長的困惑度降低。

走班科目大幅降低

由於科目設置的減少,走班的科目自然就降低。

學校更易安排課程

在走班數量人數巨大的情況下,將給學校對學生的課程安排、教室安排、教師安排帶來極大困難。

在組合越少的3+1+2,不走班學生人數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將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課程、教師和教室。

學習學習更加穩定

在走班越少的情況下,不用走班的情況將見地。這樣,在固定的教室和固定的班,學生上課節奏和氛圍是相同的,更加有利於學生形成相互交流、競爭的學習氛圍。

同時,也盡最大可能免除了學生在上了這門科,又要立即奔向下一個教室的麻煩,減少走班對學生帶來的干擾。

降低資源不均影響

眾所周知,對於普通高中,師資條件是很難與重點中學相比,通過賦分制,校際間的資源不均衡將導致學在生賦分上的剛性不公平。

3+1+2將物理、歷史這兩門科目取消賦分制,則可大幅度降低這種資源不均衡帶來的不公平;同時,也為這些普通中學開課、組班提供了更好的調配空間。

“3+1+2”模式有利於學生多樣化發展

首先,新高考“3+1+2”模式體現高校人才培養需要。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物理是自然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歷史是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高中階段學習物理或歷史科目,是大學階段學習自然科學類專業或人文社科類專業以及其他交叉學科專業的重要基礎。因此,將這兩個科目作為首選科目,有利於為考生進入大學開展專業學習奠定紮實基礎,有利於高校相關專業對學生的培養。

其次,新高考“3+1+2”模式符合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實際。各地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存在一定差異,將物理和歷史作為考生首選的科目之一,可以與現有師資、教室等條件有效銜接,引導不同地區、不同中學的學生合理選擇學習科目,科學規劃學業生涯,為進入大學繼續深造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另外,新高考“3+1+2”模式,也有利於學生多樣化成長髮展。學生可從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兩門參加選擇性考試,理論上有12種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兩種學科組合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而且促進了文理交融,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的原則,更加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多機會。

“3+1+2”模式和傳統的文理分科有著本質區別。目標導向不同。“3+1+2”模式既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更加註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試內容不同。“3+1+2”模式中,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考試時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完全一致;而傳統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和難度則是有區分的。


LaoHuang188


這個影響現階段是看不到的,只有等“強基”政策真正在全國推廣並完全落實到位了,才能初見成效。

其實,我們能感覺到高考改革並不是單純的讓考生自主選科,配合著改革的措施是一個接一個的。

這些改革給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帶來的最大影響有兩個:

第一,分數不再是判斷一個高中生優劣的唯一標準。

第二,高校之間將不再分三六九等,而只以高校裡的專業質量爭取優質高中畢業生。

我們都說高考時決定一個學生寒窗苦讀十二年後的最後一次大考。高考改革必定會對教育的方向和節奏帶來巨大變化。

因此,對義務教育階段帶來的影響即是:

第一、更加註重孩子的全面發展,比如思想品德、實驗操作能力、身體素質等。尤其是思想品德方面,如今一些學生真的已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第二、對家長的素質提出來更高要求,如果僅僅只是分數,義務教育階段家長完全可以勝任,再不成請家教也行。可是,思想、言行和動手能力就不是錢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總結:

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教育和改變的過程,首當其衝的就是這個“強基計劃”到底能不能被廣大家長和學生所接受和認可。

教育的改革,其實根本是是對價值觀和認知角度的改革,是對衡量、選拔人才方式的改革,也是對制度和規則的改革。

所以,這將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玖抒教育


高考新政策的變化採用3+1+2的選課方式及語數,英三科,必考,物理歷史二選一,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選二共有12種搭配性選擇。語數英及物理或歷史直接使用卷面分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採用等級負分,數學的難度會加大,由於高考不再區分文理科,因此高考數學也不再區分文理科,高考數學科目的難度會有所加大,語數英三科分別是150分,在高考中仍然佔有絕對重要的地位,且由於數學不在區分文理科,這對於本來數學就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絕對是一大挑戰因此對學有餘力的同學來說有意識的訓練數學思維選擇有難度的題目進行針對性練習是非常必要的正式物理歷史科目歷史2021年才拿五中考但2021年高考已經作為了二選一的科目對於物理優秀的學生而言如果歷史也優秀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對於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而言靜力學好歷史作為高中選課的另一個選擇儘早確定優勢科目和學科潛力為高中選課明確方向。


口才老師的文藝時光


新高考出現物理,地理學科選學的學生少,特別是物理選學的人更少,那意味著中學有些學科教師不足,一些學科教師沒有課上,還有一個問題是有的學校教室嚴重不足,走班不好進行,


翰墨榮華


其實呢這種模式的高考更有利於學生的成長。學生可以更大程度地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優勢科目,在自己選擇的學科裡面走得更遠。當然這也為高校招生帶來更加優秀的生源,從整體上提高了我國教育教學水平。為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接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