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孩子3歲前有“嚴苛”養育規律,“不吃二飯不睡三覺”才能少生病

養育孩子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大到上學結婚,小到吃飯睡覺,家長們都免不了要擔心。其實

孩子的飲食和睡覺這樣的小事裡也有大學問,尤其是3歲以前的寶寶,家長更是要做到“不吃二飯不睡三覺”,孩子才能養得好。

帶孩子沒有規律意識,吃飯睡覺不注意,孩子的健康就是這樣毀掉的

近來有網友投稿,說自己白天和老公都要上班,基本都是婆婆在帶孩子,自己很少操心,本來以為自己還很幸運,但是最近卻出現了一些問題。原來孩子今年2歲,正是覺多的時候,可是最近孩子晚上卻總是遲遲不肯睡覺,即便沒人陪著他玩,他也能一個人玩好久。

孩子3歲前有“嚴苛”養育規律,“不吃二飯不睡三覺”才能少生病

孩子晚上不睡覺影響大人睡覺不說,還容易影響孩子發育,這位媽媽非常著急,可是婆婆卻不太在意。

原來孩子最近早上總是睡不醒,常常還會睡回籠覺,玩到下午傍晚時又沒精神了,又要睡一覺,到了晚上自然又有精神了。可是婆婆卻覺得孩子的睡眠時間是夠的,應該沒什麼影響,而且白天看見孩子起不來床或者困了又不忍心不讓孩子不睡,這才有了孩子作息的混亂。

“鼠小殺象,蜈蚣殺龍;蟻穴破堤,螻孔崩城 ”,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最後卻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孩子的飲食起居離開了家長們有意識地引導和規範,孩子就容易病從口入,作息混亂。

“不吃二飯不睡三覺”才能少生病,這些坑,不少家長都踩了

不吃二飯

一不吃湯泡飯

湯泡飯不僅孩子愛吃,不少家長也喜歡吃,所以這也就成了最容易踩地雷。不少家長不僅會放任孩子吃湯泡飯,甚至還會主動給孩子做湯泡飯,原因就在於這樣能讓孩子多吃點米飯,而且能讓孩子吃得更快。

孩子3歲前有“嚴苛”養育規律,“不吃二飯不睡三覺”才能少生病

但是孩子沒有細嚼慢嚥的意識和習慣,在吃湯泡飯的時候很容易沒有經過仔細咀嚼就匆匆嚥下,不僅牙齒沒有得到鍛鍊不說,還給腸胃增添了消化負擔,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等問題。為了孩子的健康,這個懶,家長們可不能偷。

二不吃過燙的食物

由於孩子吃飯總是比較慢,或者出現玩食物的問題,不少家長很喜歡在一開始就催促孩子趕緊吃飯。但是這時候的飯菜往往是比較燙的,很容易損傷孩子嬌嫩的口腔粘膜和食道,長期下來就加重了孩子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幾率。

在喂孩子吃飯時,家長們最好問問孩子的感受,不能僅靠自己對食物溫度的判斷來喂孩子,同時,可以每一次在孩子碗裡少盛些食物,吃完了或者冷掉了再及時添上。

不睡三覺

不睡貪心覺

3歲以前的孩子普遍都很愛睡覺,0-1歲的寶寶一天可能會睡到12-13個小時,2歲左右的寶寶一天也會睡到11個小時左右,3歲的寶寶雖然睡得相對少一點,一天大概也在9小時左右。

孩子3歲前有“嚴苛”養育規律,“不吃二飯不睡三覺”才能少生病

看著孩子可愛的睡臉,家長哪裡捨得打擾孩子,但是如果孩子早上睡得過多,就很容易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比如反而出現精神萎靡,或者晚上又睡不著的現象。

當孩子早上醒來時,家長們最好及時讓孩子清醒起來,幫助孩子養成比較規律的作息習慣,這樣也能減少帶娃負擔。

不睡傍晚覺

有不少孩子都會在傍晚犯困,家長們看著孩子犯困的樣子,也多會讓孩子自己去睡覺。但是傍晚時候的睡眠,尤其是較長時間的睡眠卻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也晚上的正常入睡和睡眠質量。孩子白天的休息時間最好還是安排在中午,而且睡眠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導致晚上遲遲不能入睡。

不睡熬夜覺

如果孩子在白天,尤其是傍晚時睡了覺,那麼在晚上就很容易出現睡不著,或者不願意睡覺的情況,最後熬了夜。還有的孩子受到家長熬夜習慣的影響,也容易出現被迫熬夜的現象。

孩子3歲前有“嚴苛”養育規律,“不吃二飯不睡三覺”才能少生病

這樣的情況不僅容易導致第二天孩子早上容易睡貪心覺,影響孩子的作息規律,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夜間11點到2點是孩子生長激素分泌的黃金時間,也是幫助孩子恢復精氣和成長的黃金時間,這個夜,孩子熬不起。

其實越是簡單平常的小事越容易被忽略,最後為大問題埋下了隱患。生兒育女無“小”事,這些坑,你踩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