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雁門關是一部戰爭與和平的交響曲,見證無數金戈鐵馬,烽火狼煙的同時,也目睹了和親公主的車隊,茶馬互市的繁華。關樓怎麼就成了“點鈔機”,古道如何成就了晉商傳奇?我們一起來探秘。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

雁門關景區有南北兩個入口,跟北門後腰鋪驛站相對應,南門口有個前腰鋪驛站。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雁門關前腰鋪遊客服務中心

跟北門劍拔弩張的軍事風格不同,南門口從和親亭、雁靖坊到昭君出塞浮雕,直至阜戈寨,處處透著和平氣息。雁門關景區導遊部主管代貝貝指著檢票口附近的石雕說,正是這些趕著駱駝、騾馬的商人,賦予雁門關另一種風采。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阜戈寨民俗村門口、阜戈寨民俗村前的雕塑群、雁門關景區導覽圖

如今阜戈寨民俗村改稱為阜家坪,聽上去更顯柔和。這裡是歷史上著名的胡漢貿易的榷場,北方遊牧民族牽著他們家的駱駝、牛羊馬,拿著乳品、皮毛來換取中原漢人的絲綢、棉麻、茶葉、藥材等,所以當時貨幣不流通,只能以物換物。

雁門古道 (雁門關景區提供)

走進民俗村,記者看到道路兩旁商鋪林立,年代感十足的客棧、商號、手工作坊、晉蒙會館再現了昔日商賈雲集,邊貿活躍的繁華景象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盤旋而上的雁門古道(雁門關景區供圖)

雁門關古盤山關道保存較為完整,全長30多公里,南起太和嶺口,經富拉溝、石牆溝、黑石關溝,翻越制高點鐵裹門,下穿趙莊到白草口,再出柳林,直到油房為止。它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始終是北出南下的咽喉要道。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古道邊的石刻

阜戈寨民俗村前的雕塑群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這條古關道連接了中原與塞北,是蔡文姬歸漢之道,也是王昭君出塞和親必經之路。戰爭的時候就是一條棧道,狼煙滾滾的鐵血戰場,沒有戰爭的時候就是商道,就是山西晉商的茶葉之路茶馬古道。

自秦漢以來,山西北部就是民族大融合的前沿地帶。歷朝歷代從這裡走出去多位和親的公主,比如蘭陵公主、 太和公主,義成公主等等。從阜家坪往關口方向走,需要沿著關道向西,出塞前最後一個驛站—— 雁門關驛站就座落在關城東邊的天險門下。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雁門關驛站

驛站裡保留的公主洞,相傳就是公主休息換裝的地方。從驛站回望關道,雲際泉就掩映在霜葉之中,因為跟沉魚落雁的傳說有關,所以這裡也叫雁池。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雁門關驛站裡的公主洞

傳說王昭君出雁門關之前正值秋季,秋風起、雁南飛,她卻要往北走,於是不由自主地彈起琵琶,大雁都被她的琵琶聲和美貌吸引過來,折服了,跌落到關上,沉魚落雁的故事就在民間廣為流傳起來。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雁門古道上深達一尺的車轍印

出塞和親換來了寶貴的和平,雁門關驛站外面關道上一尺多深的車轍印就是和平時期往來的商隊留下的痕跡。

忻州市長城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峻峰說,為加強防禦,明代在雁門關築起天險門等關樓,不過,明代以後雁門關作為外三關之一,隨著防禦中心的轉移,軍事地位讓給了寧武關和偏頭關,商貿價值反而凸顯出來。如今關城天險門下,豎起的一道道捐資修路碑就是證明。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古道邊的捐資功德碑
除了熱愛長城,幾十年不遺餘力保護長城,楊峻峰老師還是山西忻州市詩詞協會的會長,他的長詩《雁門魂》中就把關城中的三道關門稱之為“三架點鈔機”,正是晉商走西口出雁門關換來的財富,才有了後來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等 。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天險門下的雁門古道
如今的雁門關有兩道牌坊,用“通南江”“達北漠”六個字說明著貿易的範圍。而最能代表邊貿繁榮的歷史實物,莫過於地利門關帝廟前的雁門關分道碑。景區講解員甄志說,這塊碑立於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是中國現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規則碑”。

雁門關景區講解員甄志給記者王謙講解分道碑的歷史和功用。碑文上註明:“凡南來車輛於東路行走,北來車輛於西路徑由,不得故違”,這就把雁門古道分成了東路和西路,凡是行往南邊的客商走東路,行走北邊的客商走西路,進行了分流,緩解了交通壓力。沿用到現在就是靠右行駛這個交通規則。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分道碑

走在這條青石板鋪成的邊貿街上,記者看到街道兩邊全是磚木結構的瓦房,珠寶店、古玩店、皮毛鋪、酒肆、茶鋪等比比皆是,再現了明清兩代邊關貿易的繁華景象。一張剪紙,一件麵塑,一身民族服飾,都烙印著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悄然融合的痕跡。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邊貿街入口、雁門關邊貿街俯拍、雪後的邊貿街

80後小夥兒原國棟是代縣本地人,他告訴記者十年前長城雁門關段還不是這樣,自從2009年代縣政府牽頭大規模修復後,才朝著景區方向一步步邁進。他是2016年來到邊貿街經營代縣特產——代州黃酒的。雁門關一年接待遊客在200萬人次左右,能給原國棟帶來多少收益呢?面對記者的好奇心,小夥子靦腆一笑說,生意還可以也就十多萬,二十來萬吧。

雁門關的復修被中國長城學會和國家文物局長城專家評價為全國長城保護維修中的範例。2009年起到現在,十年來天南海北的遊客紛紛登臨雁門關,在這裡撫今追昔。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長城雁門關的那些事

雁門關剪影

雁門關長城作為古代中國中原與漠北,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分界線,從封閉走向開放後,正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