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廣東話中的“九八佬”,原來出自清朝時的雷州半島

說起“狗八”,幾乎沒有湛江人不知道的。這是一種職業,美其名曰“中介”,北方又稱“掮客”或“黃牛”,是一種以收取佣金為生的職業。

湛江市最出名的“狗八”群體,也是被《湛江日報》點名批評過的,就是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門前活躍著的一幫“狗八”。這些“狗八”有男有女,他們憑藉“熟頭熟路”,靠關係為他人辦理汽車、駕照年審業務謀生。這篇媒體報道指出,一些行業、一些窗口單位仍然存在“狗八”現象,只能說明一點:這些窗口單位辦事還不夠透明便民,未能完全做好服務性工作。不過,隨著管理的嚴格,湛江“狗八”眾多的現象已經成為歷史。

廣東話中的“九八佬”,原來出自清朝時的雷州半島

曾經活躍在車管所的“狗八”們

由於這種“狗八”的存在,導致中介這個行業在湛江名聲不好,甚至汙名化。其實有些“狗八”是有存在必要的,也是為行業作出很大貢獻的。比如湛江的對蝦出口到世界各地,水產品批發市場的“狗八”們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為買賣雙方提供信息、整理、分揀、包裝、融資等服務,讓對蝦走出湛江,走向全世界,使得湛江成為中國的對蝦交易中心,世界的對蝦出口基地。可以說,沒有“狗八”,就沒有今天的湛江輝煌的對蝦產業。

那麼,“狗八”這個名稱怎麼來的呢?是不是與狗有關呢?答案是否定的。“狗八”其實原為“九八”,出於白話諧音和貶義才演變成了“狗”字。“九八”的誕生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的雷州製糖業。再次申明,我這裡提到的雷州並非海康縣,而是包括整個雷州半島在內的雷州府,範圍很大。

雷州的製糖業歷史悠久,隨之帶動了當地的售糖業發展,明清兩朝是土糖產量的高峰期。從清雍正年間開始,徐聞的海安港就因雷州半島糖業的興隆而設立粵海關的分關,對外貿易逐漸發達。當時,雷州半島大部分的土糖都運到海安街。頭腦靈活的潮州人和廣府人紛紛前來開設“九八行”,也就是中介糖行,從事土糖的交易輸出。

廣東話中的“九八佬”,原來出自清朝時的雷州半島

徐聞的“廣府會館”

為什麼叫“九八行”?因為當時雷州半島幾乎所有的土糖均由海安街的悅來、維記、協和、源成、慶豐、悅記、合成和遂隆8家磊型的糖棧或商行代銷,他們的手續費為2%,買方付1%,賣方付1%,扣除後剩下98%,所以就叫“九八行”!從那時起,徐聞人就把做中介的稱為“九八”,後來流行到全廣東都把做中介的稱為“九八佬”。

現在,在粵語中,“九八佬”一般沒有本錢做生意,沒有資金屯貨,但注意收集生意信息,生意信息比較靈通,遊走於供求雙方,是“空手套白狼”的一種人。至於這2%的中介費是不是源自雷州半島的糖業,民間也有一定爭議。但從廣東的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來說,雷州半島的土糖交易確實是資本市場的萌芽,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可信的。但當時重農輕商的風氣猶在,加之買賣雙方都對中介有意見,“九八”醜化為“狗八”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不過,不管別人怎麼看,清朝那時的“狗八”確實發了財,成了土豪。據《麻章墟重建北帝廟碑誌》所載,湛江市麻章圩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開始建造北帝廟,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建成,從建廟資金收支情況中可看到,收取糖商的秤捐是重要的來源,幾乎佔了建廟資金的三分之一。

廣東話中的“九八佬”,原來出自清朝時的雷州半島

清朝的廣東商人形象

這也可以證明,“狗八”在信息不流通的傳統商業模式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到了信息發達的今天,“狗八”這個職業正在漸漸淡去,買賣雙方直接交易,更加快捷,更加透明,也更加節省成本。

關於“狗八”、“九八佬” 這一漸漸消失的職業,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