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看待有些人小時候是奶奶帶大的,長大後對父母沒有一絲感情,隨著年齡增長只有怨恨?

瓣瓣瓣瑪瑪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竟然不需要通過考試,就覺得毛骨悚然。

這句話一針見血地說出了一些不負責任的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甚至是社會產生的嚴重傷害。

有些父母因為經濟原因,要外出打工,把生下來的孩子留給家裡的老人養,而且平時對孩子不管不顧,加上老人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說上一些父母的壞話,這樣就很容易使孩子對自己的父母產生怨恨。

還有一些父母,可能他們年齡也不大,心智還不太成熟,在沒有做安全措施的情況下懷孕了,糊里糊塗就結了婚,結婚後發現兩人相處不來,就離婚了,把可憐的孩子扔給老人來養育,倆人就自個再找屬於自己的樂子去了,對孩子不聞不問。別以為這是在編故事,這種情況在一些較偏僻的農村是有發生過的。這不僅苦了孩子,還苦了老人。

對於這些不及格的父母,孩子心裡對他們產生怨恨是可以理解的。

中國向來倡導要尊重父母,贍養父母,百善孝為先。

但是做父母的也要做好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事務,不是把孩子生下來就完事了。孩子是一個生命,他有思想,有情感,誰對他好或者不好,他心裡有數。

所以有時候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傷痛,可能一輩子都很難撫平。

如果身邊有這樣的小孩,我們可以儘可能地給他父母一些關愛和照顧,這樣可以撫慰他幼小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