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有些人刻意誇大自己的消極情緒?

程萬慧


看到這個問題感覺太泛泛了,問得太粗糙。

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沒有設定情境。第二:沒有對象。所以怎麼理解刻意誇大呢,我把它簡單的分倆種情況來簡單的說說吧。

第一種:私下的。就是私下對朋友或者家人,為什麼要刻意誇大自己的消極情緒呢,可能是想得到對方更大的理解和安慰,怕對方不當一回事,想得到共鳴,讓自己的心裡舒服點。

第二種:公開的。就是想讓自己的消極情緒讓更多的人看到,或者影響更多的人,信息時代輕而易舉能做到。為什麼要這樣呢,有的是無病呻吟,找存在感。有的是因為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順心,情緒壓抑,感覺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平,久而久之產生的一種消極情緒和報復社會的心理。當他刻意誇大自己消極情緒的時候,渴望得到的回應是原來大家都一樣,或者比他還慘,這樣心裡就會很舒服。像這種情況,需要自己多調節,多做一些對身心有益的事情,鍛鍊呀旅遊呀,讓自己多放鬆一下,不要讓這種負面情緒一直影響自己。


宇宙一粒人


任憑雨注,總有天晴時

過於放大負面情緒影響自己正常生活。我身邊一個朋友,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抱怨,抱怨機遇不好,抱怨社會不公,家庭生活也是,一點小事經常上綱上線,指責妻子的不是。導致夫妻生活矛盾重重,處於離婚的邊緣。

過於放大負面情緒影響自己的事業。但凡事業成功的人都有幾個特質,那就是積極樂觀,韌性不足。相反那些事業不成的人,總是牢騷滿腹,抱怨待遇不行,老闆小氣,而且這種負面情緒往往會影響一個團隊的和諧穩定。試問,如果你是老闆或上司敢用這種員工嗎?即使能力再強,也是容不下的。

過於放大自己的情緒不利於自己的成長。很明顯,當放大自己的負面情緒,你自己就會被這種負面情緒所羈絆,矇蔽自己的雙眼,做出錯誤的決策。不能對事物做出理智,合理,正確的認知。

最後,歸根結底還是心理問題,要時時給自己正確的暗示,改變一下次感元,做一些積極的心理建設,相信世界美好的。





歷史小卒子


經常注意到有些人會刻意誇大自己的消極情緒. 通過誇大自己的悲傷難受,引起身邊親人的注意力,以獲得他們的虛寒問暖和關愛,驗證自己在對方心中的重要位置. 這說明這麼做的人可能在經歷情緒的低潮期,由熟悉的環境轉向較為陌生的環境,內心的平衡被打破,心裡落差較大. 他不太敢於或善於表達自己.也沒有可以正常傾述的對象. 也有可能他害怕任由這個不良情緒發展的話會演變成象他所誇大的一樣,他用這種方式來警醒自己和身邊的人,期望得到幫助,讓自己免於繼續受此困擾. 他可能平時太要強了,自己的感受經常性受的身邊人的忽略和不相信. 迫使他轉變觀念改用誇大的方式向身邊的人進行另類表達.

此時的他是脆弱的,感性的,孩子氣的,其實他自己比誰都清楚自己在裝. 因為他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表達.

他最終的目的是要操控你,逼你就犯. 逼你妥協. 有時候他的誇大方式得逞了. 這並不能保證他能好多久,因為演戲是會上隱的. 而且演員的演技在不斷得到提升變成了一個戲精,終有一天你會看穿這一切,對他在誇大置若罔聞完全不以為意,必然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所以,我們要幫助對方改掉這種不正常不OK 的的表達方式,改為專注傾聽對方的需要,並讓對方明白建立正常的交流模式的重要,從而一起為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努力.


夢姬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首先誇大自己的消極情緒可以得到更多的別人的關心,不過這並不是有意識為之的,有許多的朋友因為在原生家庭裡得不到愛和關注,而且有時候是不管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愛的,他們就發展出了一種策略,讓自己生病,讓自己過得不好,以此得到父母的愛。在他們長大之後面向社會的時候。他們並不能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就依然用這樣的方式去得到他人的愛,社會的愛。

其次可以讓一個人變得很“特別”,這個特別就像是一種勳章,“我難受的不行了,你卻好好的,你根本理解不了這種痛苦”,為什麼大家理解不了,因為我很特別。

面對誇大自己的負面情緒,首先如果是自己身上的,我們要學會覺察我們的認知的不合理性,並與原生家庭和解;如果是他人身上的,或許我們可以給對方一點關注一點鼓勵,多一點理解。



樂培心理張老師


消極的情緒背後,都有一個消極的思維模式

消極的思維模式來自很多原因——原生家庭、知識體系、婚姻、社交習慣、自律能力等。最重要的是對問題的無力感,這會造成其無法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久而久之,潛意識開始迴避問題與開拓性建議,形成一套迴避“理由”,並廣泛性地針對所有到來的問題。

再加上自己對情緒的不自控,就會逐步讓這種“消極情緒”瀰漫和感染他人。


消極思維是可怕的黑洞,不僅很難自拔,還可能把其他人帶入


消極的人把世界打爛,然後活在自己的廢墟之上

他們通常已經不在意你怎麼看他,他們有自己世界的運行邏輯,也很難改變。

而對方是否在“刻意放大”消極情緒,對於有識別能力的人並不會產生消極影響。

但要注意,如果你在刻意注意對方的消極情緒,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態不要被消極世界的邏輯打亂。


心智成長營


在如今複雜多變的社會背景下,人們每時每刻都要承受著或多或少的壓力,這些壓力來自社會、家庭、工作、婚姻等各個方面,如果他不能及時釋放又沒人正確引導的話,他可能就會表現出消極的態度甚至過激的行為希望來能引起大家的關注,所以我們平常總是為什麼強互相調溝通,互相瞭解的重要性。


一杯茶一故事


想表達自己是世界之最。



我是真的假不正經


這個人的感受不存在故意放大。當用一根針刺你手指頭時,你會感到特別痛,但如果你在奔跑逃生時身上受一些小傷你也會混然不知,過後才會感覺痛。當你把思想聚中在痛點時它就真的放大了,但你不把他當回事感覺好像沒這麼痛苦了。個人處理問題的心得。看過周星馳的國產零零漆中有一片段,分心療法,看似無厘頭搞笑,其方法不無道理。


2老包


大家好,我是生活像個小淘氣,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刻意誇大自己的消極情緒呢?為什麼,為什麼?這涉及到心理學方面的問題,我們是專業的,不能用專業的方法去評論。只能通過平時的觀察來解釋這樣一個問題。
既然有情緒,就想去宣洩,找一個可以宣洩的人宣洩的對象,找到釋放自己,認同自己,或者感同身受,找到平衡點,緩解自己的壓力。
比如,有人對你說,我欠錢了,這個月沒錢吃飯了,我不想活了。你一聽到挺同情他的,說自己每個月還要還房貸車貸其實內心也不舒服。當他聽到你這樣說,他好受多了,其實就是上個月買了一款新手機,要每月還款而已,聽到有人比自己更慘,他其實心理在偷笑,哪有什麼消極情緒,不過是刻意誇大,引起別人的同情罷了,真是不想活了嗎?
再比如這個疫情期間,有人發燒感冒,其實一直宅家裡一個月,去了醫院,見到醫生都會說我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我要死了,大喊大叫的。醫生認真告訴他,你只是普通感冒,他瞬間又活過來了。


所以我覺得這些人只是要找個宣洩點,發洩發洩,其實真沒什麼大事。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1f3582a846e413d929a42f2544972f9\

生活像個小淘氣


在談為什麼之前我們先搞清楚什麼是“消極情緒”?消極情緒包括:憂愁、悲傷、憤怒、緊張、焦慮、痛苦、恐懼、憎恨等。伴隨這些情緒而來的往往就是身體上的易病易衰、失眠多夢、經常頭疼,精神上嚴重的會崩潰乃至走極端。

既然這些情緒會帶來這麼多不好的後果,為什麼有人卻刻意誇大呢?

任何情緒的表現都有因果,同樣也要有展現出來的舞臺,正如電影電視話劇廣播等等都離不開觀眾或聽眾一樣。忽略表演者的各種表演技巧,其實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得到觀眾聽眾情感上的共鳴和認可。刻意誇大消極情緒者亦如此。他們需要得到一個或一群觀眾聽眾的情感認同,心理上需要得到幫助,包括瞭解、安慰、同情、鼓勵等等。誇大的東西才容易讓人印象深刻。這種誇大也讓誇大者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

不然,沒有刻意誇大的機會,這些誇大者一旦絕望崩潰,那他們的所有情緒在所有人看來,都是刻意誇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