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PLC編程中的進制數該如何表示?相互之間又是如何轉換的?

草莓奶昔ru


PLC編程中的進制數該如何表示,相互之間又是如何轉換的。首先在PLC中有5中數制可供選擇使用,分別是10進制數(DEC: DECIMAL NUMBER)、16進制數(HEX: HEXADECIMAL NUMBER)、2進制數(BIN: BINARY NUMBER)、8進制數(OCT: OCTAL NUMBER)、實數(浮點數數據),下面以三菱fx的PLC為例說明:


1、10進制數,主要用於定時器和計數器的設定值(K常數),輔助繼電器(M)、定時器(T)、計數器(C)、狀態(S)等的編號,應用指令的操作數中的數值指定和指令動作的指定,用K表示,如K23。

2、16進制數,應用指令的操作數中的數值指定和指令動作的指定,用H表示,如H2A。

3、2進制數,對定時器、計數器或是數據寄存器的數值指定,是按照上述的10進制數和16進制數執行的,但是在可編程控制器的內部,這些數值都以2進制數進行處理,此外,在外圍設備上監控這些軟元件的時候,會如下圖圖所示,自動轉換成10進制數後顯示。

4、8進制數,FX系列可編程控制器中,輸入繼電器、輸出繼電器的軟元件編號都是以8進制數分配的,由於在8進制數中,不存在[8,9]。

5、實數,執行高精度運算的浮點數運算功能,採用2進制浮點數(實數)進行浮點運算,並採用了10進制浮點數(實數)進行監控,用E表示,如E0.21。

對於數據來說,無論是哪種數值表示,其所代表的大小都是一樣。所以不存在轉換的,或者說轉換的只是表現形式(我們在監控程序時可切換十進制和十六進制數來顯示數據),在PLC編程軟件中對於編號和數據大小我們常採用十進制數值來表示,在通信參數中中常常會出現十六進制數據。二進制數可以通過位數的指定來觀察,我們知道二進制數由零和一組成,,通過組合使用以位數Kn和起始軟元件的編號的組合來表示一個字的大小。

另外就是實數和整數的轉換,有專門指令FLT(整數轉換成浮點數)和INT(浮點數轉換從整數)來完成數值轉換。

以上就是PLC編程中數制的表示和轉換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工控人


1.二進制數

二進制數的1位只有0和1兩種取值,用來表示數字量也就是開關量的兩種狀態。二進制常數用2#表示,如2#1111_0110_1001_0001是一個16位二進制常數。

2十六進制數

十六進制數的16個數是由0到9這十個數字及ABCDEF六個字母構成,運算規則是逢16進1。

B#16#表示十六進制字節

3BCD碼

BCD碼就是將一個十進制數的每一位都用四位二進制數表示


人到中年動力十足


plc進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57fd000861e6914d3d5c\

智軒學堂


 PLC也是一臺微電腦,許多功能指令離不開進制轉換,同時也是為了增加程序的可讀性,想要對PLC進行編程,那麼必須得清楚數制的設置以及轉化和對應的符號。

當然,人們輸入計算機的十進制被轉換成二進制進行計算,計算後的結果又由二進制轉換成十進制,這都由操作系統自動完成,並不需要人們手工去做。人們通常採用的數制有十進制二進制、八進制和十六進制。

常用進制對應表

常用進制使用場合

二進制只有 0 和 1 兩個符號,按照逢二進一的規則運算。0和1用來表示開關量(或稱數字量)的兩種不同狀態,如觸點的斷開和接通,線圈的得電和失電等。

所有數據的運算、存儲都是採用二進制進行

進制之間的相互轉換

方法:二進制數從低位到高位(即從右往左)計算,第0位的權值是2的0次方,第1位的權值是2的1次方,第2位的權值是2的2次方,依次遞增下去,把最後的結果相加的值就是十進制的值了!

方法:將二進制數從最低位開始( 從右到左 ),以4位二進制數為一組進行分組,最左邊不足4位的補零。然後對每組分別運用“8421”法則快速運算。

方法:十進制數除2取餘法,即十進制數除2,餘數為權位上的數,得到的商值繼續除2,依此步驟繼續向下運算直到商為0為止。

方法:對於每一位十六進制數,分別運用“8421”法則快速運算,逐位展開成4位二進制數,不足四位的補零,最後最左邊的零可省略。

方法:要從右到左用二進制的每個數去乘以16的相應次方,然後這些數字相加就是了。











工控彩虹


PLC編程中的進制數該如何表示,相互之間又是如何轉換的。首先在PLC中有5中數制可供選擇使用,分別是10進制數(DEC: DECIMAL NUMBER)、16進制數(HEX: HEXADECIMAL NUMBER)、2進制數(BIN: BINARY NUMBER)、8進制數(OCT: OCTAL NUMBER)、實數(浮點數數據),下面以三菱fx的PLC為例說明:

1、10進制數,主要用於定時器和計數器的設定值(K常數),輔助繼電器(M)、定時器(T)、計數器(C)、狀態(S)等的編號,應用指令的操作數中的數值指定和指令動作的指定,用K表示,如K23。

2、16進制數,應用指令的操作數中的數值指定和指令動作的指定,用H表示,如H2A。

3、2進制數,對定時器、計數器或是數據寄存器的數值指定,是按照上述的10進制數和16進制數執行的,但是在可編程控制器的內部,這些數值都以2進制數進行處理,此外,在外圍設備上監控這些軟元件的時候,會如下圖圖所示,自動轉換成10進制數後顯示。

4、8進制數,FX系列可編程控制器中,輸入繼電器、輸出繼電器的軟元件編號都是以8進制數分配的,由於在8進制數中,不存在[8,9]。

5、實數,執行高精度運算的浮點數運算功能,採用2進制浮點數(實數)進行浮點運算,並採用了10進制浮點數(實數)進行監控,用E表示,如E0.21。

對於數據來說,無論是哪種數值表示,其所代表的大小都是一樣。所以不存在轉換的,或者說轉換的只是表現形式(我們在監控程序時可切換十進制和十六進制數來顯示數據),在PLC編程軟件中對於編號和數據大小我們常採用十進制數值來表示,在通信參數中中常常會出現十六進制數據。二進制數可以通過位數的指定來觀察,我們知道二進制數由零和一組成,,通過組合使用以位數Kn和起始軟元件的編號的組合來表示一個字的大小。

另外就是實數和整數的轉換,有專門指令FLT(整數轉換成浮點數)和INT(浮點數轉換從整數)來完成數值轉換。


山西新華電腦職業學校


PLC常用的就開關量,不是0就是1,不需要轉換,然後是整數,一般都16位的,佔二個寄存器,還有長整數,佔4個寄存器,然後是浮點數,佔4個寄存器,都有相關的轉換指令,只在在相應大小的範圍都可以相互轉換,轉換之後,再做運算時,分清是整數還是浮點數,並用相應的指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