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臨汾洪洞有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愛我城市


洪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個要說的就是蘇三監獄,大家都看過馮夢龍寫的玉堂春落難逢夫就是這個事情。此監獄建於明朝,至今保留完整。




第二個要說的就是位於霍山的飛虹塔是中國四大名塔之一,又叫琉璃塔。是供奉佛祖舍利的。八七版的西遊記唐僧掃塔的外景就取自此處。此塔建於漢朝,明清之時又有修補。還有雍正皇帝的賜扁。

第三個要介紹的就是霍山腳下的霍泉旁邊的元代水神廟裡的壁畫,戰亂年代被盜賣到美國博物館。現存的壁畫也是精美絕倫,世間罕有。




這張圖就是被盜的元代水神廟壁畫。

還有趙城金藏被北京博物館收藏,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為奪得此金藏跟本地的趙城游擊隊好幾次周旋戰鬥都沒獲得。


趙城金藏》是金熙宗皇統(1141-1149) 初年,潞州(今屬山西長治)民女崔法珍在山西、陝西部分地區斷臂化緣,募資所修的《大藏經》刻本。因發現于山西趙城(現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故後世稱之為《趙城金藏》。 《趙城金藏》共有6980卷,六千多萬字。今存4000餘卷,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視為稀世瑰寶,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並稱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 在《趙城金藏》的故鄉,山西博物院館藏並常設陳展一卷經書,位於博物院三層《佛風遺韻》展廳。


彭于晏山西分晏



紅色十月


山西洪洞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有好多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代代傳承,一直到今天。

如:蘇三傳奇故事


飛洪塔傳奇故事

三月十八祭水神習俗

今年,女蝸娘娘的傳說,又被列為臨汾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女蝸娘娘的傳說

女媧,又稱媧皇、女媧娘娘,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中華民族的母親。

女媧的陵墓位於洪洞縣趙城鎮東的侯村女,相傳始建於周朝。據《平陽府志》載:唐天寶六年(747年)重修,唐以後歷代屢有修葺。宋代初期,宋太祖將侯村女媧陵欽定為女媧本廟,享受國家級廟宇祭祀。清康熙皇帝曾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親臨此處祭祀。明、清兩代,國朝遣官來此致祭達70餘次。該陵寢原有古碑139通,均為歷代帝王祭文御碑。近年來,專家據傳史料、文物遺蹟認定:洪洞侯村女媧陵是御祭女媧的唯一正廟。

千百年來,女媧娘娘的傳說在洪洞趙城侯村一帶廣為流傳,並以此為核心,隨著廟會祭祀等民間信仰活動向外輻射至洪洞、趙城、霍州、汾西等縣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