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作為家長,你認為孩子的科學教育重要嗎?

催化劑小強


科學教育的啟蒙相當重要,孩子的觀察力如何提高,就是要看從科學啟蒙階段開始,孩子在玩中知道觀察的重要性。思考🤔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所以科學啟蒙實際上是提升孩子的好奇心!


貝貝1526


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建設的主力軍,面向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幼兒科學啟蒙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就要引導幼兒從小了解科學的概念、科學的技能以及科學的態度和價值,並瞭解社會與科學的關係以及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在幼兒園裡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基本科學知識和思維方法教育幼兒,激發其探索慾望和主動求學的興趣,引導幼兒熱愛科學、理解科學,並運用科學方法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促進其智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以下我將談一談開展科學探索活動的重要意義。

一、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獲得知識、經驗的重要途徑

擴大幼兒的視眼,使幼兒獲得早期科學經驗的積累。因此,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進行了以下探索:它包括人體和健康、動植物、環境教育、自然科學現象等。幼兒受年齡特點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奧的科學原理,對科學的概念也只是模糊的,所以我們應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認識一些我們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筷子、面油、皮筋等,知道各種用品的使用價值。例如:“有趣的葉子”“天上的彩虹”“各種各樣的鈕釦”等等這些都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對於幼兒科學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二、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

對幼兒來說,遊戲是最快樂、最生動、最豐富的活動。它既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進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在認識“沉與浮”活動中,我們和幼兒尋找許多嘗試沉浮的材料,先讓幼兒試一試哪些材料是沉的?哪些材料是浮的?然後讓幼兒想辦法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浮在水面的東西沉下去。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個個思維活躍,有的做了一隻紙船把釘子放在紙船裡,使釘子浮起來;有的在木頭上放一塊小石頭,使木頭沉下去……多麼豐富的想象啊!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在一個瓶子中裝半瓶水,放幾勺鹽才能讓雞蛋浮起來?這個實驗孩子非常感興趣,都躍躍欲試,整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樂,充分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體作用,既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牢固,記憶深刻,又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培養,教學效果好。

三、在探索中發揮孩子的積極性

幼兒是天生的探索者,在上空氣的主題活動中,我為孩子們投放了塑料袋、氣球、空瓶子等材料,引導幼兒用塑料袋裝空氣,捏緊袋口,摸一摸、壓一壓袋子感覺空氣的存在,對著臉放開吹滿氣的氣球口,感覺氣流的衝擊力。又如:投放石子、沙子、豆子、釦子、瓶子等材料,讓幼兒在活動時通過搖晃成敲擊瓶子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還可以從敲擊瓶子所發出的不同聲音判斷瓶子中的材料,這樣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聽覺能力,還進一步培養了幼兒的分析判斷能力。

四、自主學習,有效滲透

幼兒的一日生活豐富多彩,其中包含了許多科學教育的素材。如在“太陽和影子”活動中,怎樣使自己的影子變長?又怎樣變短?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影子消失?幼兒對影子產生了興趣,教師就帶領幼兒做起了“太陽鍾”。幼兒相互商量、討論和試驗著,最後發現了身體往與太陽方向相反的一邊傾斜,可以使影子變長;直立或往與太陽相同方向的一邊傾斜,可以使影子變短;跑到沒有太陽光的地方影子就消失了。經過一天的記錄,幼兒有了一個能知道時間的“太陽鍾”。此後,幼兒通過自主學習,知道了時間不同,影子的長短、方向均不同的道理。在找到答案的瞬間,孩子們歡呼雀躍,臉上充滿著喜悅之情。同時幼兒間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一定的發展。

五、走進大自然,發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過去,我們組織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時,常常侷限於園內的教育,而忽視與園外科學活動的結合。其實,幼兒科學探索活動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自然界充滿著許多誘人的奧秘,所以大自然是幼兒學科學的最好課堂和材料,其生機勃勃、變化萬千的景象為幼兒科學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觀、最生動的材料。在進行“蟲兒飛”的主題教學時,我們帶著孩子一起進入昆蟲世界。讓每個孩子都像名偵探柯南一樣去發現我們周圍有哪些昆蟲?這些昆蟲叫什麼名字?怎樣採集昆蟲和飼養昆蟲等。孩子似乎天生對各種各樣的昆蟲感到好奇,他們常常會睜著自己明亮的眼睛觀察那些小動物。走進我們的教室,首先映入在大家眼簾的是孩子們製作的昆蟲吊飾,這些有趣的昆蟲都是孩子們與爸爸媽媽一起利用廢舊的物品共同製作的。在活動室外,我們還創設了親子作業欄,這就給周圍環境增添了更溫馨的色彩。

總之,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多讓自己成為一名和幼兒一樣的探索者,儘量去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的疑問,尊重他們的想法,引導幼兒進行大膽嘗試,支持和鼓勵他們的探索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激起幼兒主動的探索慾望,培養幼兒對科學的熱愛。





股界飛哥



美術聯考及生涯規劃


一邊是科學育兒,教育從娃娃抓起,一邊是孩子需要一個快樂的童年。

惡魔和天使之爭…

家有兒女,大閨女3歲半,今天是我們陪著在家的第43天,玩過很多科學小實驗,不會溼的紙巾,逃跑的水…父母孩子一起參與,孩子很快樂,問了很多為什麼,我們父母也是儘可能多的用她這個年齡段能懂的話簡單回答。同時也引導她科學領域有很多很多有趣有意思的知識。親自遊戲了,日子過得開心了,孩子長大了,父母成長了。一切科學教育都可以在成長過程中讓慢慢輸入…為了這個時代的發展,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很有必要。


行走江湖的影子


就是散養和科學養殖的區別,肯定重要了



小保信息


我認為是有必要的。在保證孩子正常學習的情況下,利用孩子其餘的學習時間接受科學教育,讓孩子涉獵不用的知識領域,培養孩子的興趣,做到勞逸結合,又提升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但是在現在應試教育的前提下,還是保證主要學科得學習,科學教育可以作為輔助教學,讓孩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充實自己的業餘生活!


荼蘼花開又花謝


在科技發展飛速迅猛,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的今天,注重孩子的科學教育特別重要!人類已經進入到“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雲計算、區域鏈、AI等新科學技術層出不窮,科學技術對經濟的滲透力越來越強,對勞動者的要求越來越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認識科學、應用科學、探究科學的意識和能力,用科學知識來武裝自己,方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金牌學堂


第一,孩子生活的時代將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辨別能力不可或缺。哪些是對你有價值的,哪些是謠言,能一眼看穿的能力,對孩子們來說將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第二,人類的知識已經積累到現在的程度,並且積累還在加速,這就意味著未來知識一定是一種被封裝的黑箱狀態。例如手機,很少有人懂它的硬件軟件的原理,會用即可,我認為未來的知識也是這樣子。具體的知識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唯有思維才有價值,思維能力可以保證當孩子們需要去了解某個原理,以及需要去擴展人類知識的疆界的時候,他們有相應的能力去做。


可婷


太重要了。不僅科學重要,全學科教育也就是通識教育,是一個人行走江湖的必備知識體系。

建議看看北京大學通識教育課表,不分文理,都要掌握。


小滿過大河


非常重要!這次疫情的抗擊中,咱們國家就大量使用了科學技術,無人機接觸檢測體溫,雲智能核算分析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進入病區工作……科學滲透是從孩子做起,讓孩子們真正知道科技救國科技興邦!用科學技術來強大咱們的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