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魯西南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海右往事


我對回答這個回題還是有信心的,因為我自幼在菏澤鄄城生活近二十年,哪是我的家鄉故土。2012年又在濟寧市農行掛職副行長一年,其間又幾次到過棗莊和聊城。對魯西南文化耳濡目染,又和當地文化名人做過深入交流。我把我對魯西南文化的看法與大家分享:

在回答魯西南文化有什麼特點這個問題之前,想先弄明白以下幾個事情。

一是魯西南包含哪地區?比較通常的說法是包括濟寧、菏澤、棗莊和聊城的南部。

二是魯西南地理位置的有什麼特點?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是山東唯一四省(蘇魯豫皖)交界的地方,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平原多而山地少。水域水系較發達,有黃河,運河流經。濟寧有運河之都,聊城有水鄉之稱。菏澤的東明,鄄城舊有黃泛區之說,現己舊貌換新顏。

三是魯西南有哪些名人?堯王之墓,舜耕歷山,孫臏故里,孔孟顏曾(孔子,孟子,曾參,顏回)四大聖人之誕生地。彭越,范蠡,吳起,左丘明等歷史名人舉不勝枚,可謂人傑地靈,人材輩出。

再說魯西南文化有這幾個方面:

一是堯舜的禪讓文化。內涵是舉薦賢能,主動讓位,打破了世襲制,是人類治理國家的一大進步。這可是遠古時代喲。堯舜才能以美名流傳至今。

二是孫臏的軍事文化。孫臏著有《孫臏兵法》,著名的田忌賽馬,圍魏救趙,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之戰利。

三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源遠流長,影響了中國近三千年,對國人也影響最深,滲透到人的骨子裡,規範了人的衣食住行。"仁義禮智信,忠孝廉辱恥"是其最深刻的內涵和精髓。三剛五常,克己復禮,長幼有序,尊卑有位等倫理道德。《論語》《三字經》為其代表。

四是以水滸英雄為代表的忠義文化。梁山一百單八將,結成生死弟兄,只反貪官不反朝庭。

五是運河運化。濟寧為運河之都,南北大運河的開通,使東南沿海地區與全國各地的聯繫更為直接而緊密,尤其是運河區域經濟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使之成為對外交往和擴大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區。

六是紅色文化。臺兒莊大戰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這次戰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改變了國際視聽,消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殲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

微山湖的鐵道游擊隊,劉鄧大軍的魯西南戰役等。

我歸納為以上六種文化。由於篇幅所限不能詳盡表述。







愛瘋說事


魯西南地區包括:菏澤、棗莊、濟寧3市27個縣(市、區)和聊城南部。狹義的魯西南地區指菏澤市。
魯西南,最早出現於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曹縣建立的魯西南地委。當時的魯西南大體上包括:山東的
曹縣、定陶縣、菏澤城區的西部與南部,當時屬於聊城的範縣壽張等縣,當時屬於河南的東明以及屬於河北的長垣東部,河南的蘭考、民權、商丘與曹縣接壤的部分地區,當時的魯西南以菏澤市曹縣為中心。 建國初,魯西南的概念有所擴大,除了以前的魯西南地區外,增加了運西地區(京杭大運河以西,以菏澤市鄆城為中心)、湖西地區(微山湖以西,以菏澤市單縣為中心)。當時的魯西南包括菏澤市的全部地區以及濟寧的一部分、當時聊城南部的範縣壽張和河南省的

菏澤

古稱濟陰、曹州、興仁府,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菏澤原系天然古澤,為“菏山”和“雷澤”簡稱,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府,附郭設縣,疆域及治所不變,賜名菏澤。是中國著名的牡丹之都、武術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民間藝術之鄉。 [2]
菏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堯、舜、禹等著名氏族部落首領主要活動在這一區域,上古九澤之菏澤、雷澤、大野澤、孟渚澤、皆在境內,歷史上居於聖神地位。歷史上著名思想家莊周、改革家吳起、軍事家孫臏、農學家汜勝之、經濟學家劉晏、文學家溫子升等大批聖賢,都出生在這裡,劉邦登基稱帝、曹操成就霸業、黃巢起義、宋江聚義等都發生在菏澤。 [1]
菏澤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上著名有的華胥(履跡雷澤生伏羲)、伏羲(中華民族敬奉的始祖),堯(封於古陶,故號為陶唐氏),舜(耕於歷山,漁於雷澤)伊尹,萊朱(湯的重要謀臣,與伊尹同列),曹叔振鐸(曹國開國君主,周文王第六子,曹國曆555年,傳25世),氾勝之(作中國第一部農作物書籍《氾勝之書》),春秋時期冉耕、冉雍、冉求(孔子弟子一門三賢),莊周,(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孫臏(戰國時齊國軍事家),吳起,(戰國時期改革家)彭越(劉邦的大將,封梁王),丁姬(漢哀帝之母),董昭(曹操謀臣),曹植(曹操之子,後封於古菏澤),滿寵(曹操謀臣,官至太尉),呂后(漢高祖妻子,劉邦死後稱制),戚夫人(漢高祖寵妾,生趙王如意),李典(曹操手下大將,文武雙全),卞壼[kǔn](東晉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累事三朝,兩度為尚書令),李勣(唐初功臣)、單雄信(隋末大將),涼茂,王叔和,黃巢(唐末義軍首領),宋江、吳用(北宋義軍首領),王禹偁(北宋文學家),呂祐之,鄧御夫,晁公溯,晁補之(蘇門學士),晁衝之,晁說之,晁公武,宋滄,徐鴻儒,劉藻,田在田,馬新貽,張春橋等人。 [1]
濟寧
歷史文化悠久,是東夷文化、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儒家創始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回、史家左丘明、唐朝文成公主皆出生於此。元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促進了濟寧商品經濟的繁榮,使濟寧成為運河沿岸重要的工商業城市。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4013億元,位居山東省第6位,全國第41位。 [2]
濟寧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曲阜孔廟、孔府及孔林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還有孟廟、孟府、水泊梁山、微山湖、寶相寺、嶧山、少昊陵等1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四座國家森林公園。擁有曲阜師範大學、濟寧醫學院等高校,以及世界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
棗莊
歷史文化悠久燦爛,名勝古蹟眾多。可以概括為“四個數字”:一是7300年的始祖文化。早在7300年前,人類就在棗莊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這裡創造了燦爛的“北辛文化”,是迄今為止黃淮地區考古發現最古老的文化,也是東夷文化的源頭。二是4300年的城邦文化。先秦時期,棗莊境內分佈著7座古城邦,是我國古都城分佈最密集的兩個地區之一。三是2700年的運河文化。境內最早的運河開鑿於春秋時期,擁有京杭大運河上南北文化交融、中西文化合璧特徵最鮮明的臺兒莊古城。四是130年的工業文化。棗莊是近代民族工業文明的發源地,我國曆史上最大的華資企業——中興公司在這裡誕生,併發行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張股票。
棗莊市經濟以被其代管的直轄縣滕州市為主體 [3] 。在文化方面,滕州為滕國故地,是“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有很多歷史名人誕生於此,如,墨家創始人“科聖”墨子 [4] ,“車正”奚仲 [5] ,“工匠祖師”魯班、孟嘗君、毛遂的故里。 [6] 此外,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曾被封于山東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已被毀),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滕王閣”。

汶上身邊事


您好,我來回答。

我雖然是濟南人,但是曾長期在魯西南地區的菏澤市生活過,就菏澤文化(菏澤屬於魯西南)特點,說一下自己的理解。


菏澤文化所代表的魯西南文化主要以山水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祖源文化、牡丹文化、書畫文化、戲曲文化、武術文化來組成。


山水文化

菏澤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存在13座山,17處水,這些山山水水沉積著深厚的文化,閃耀著燦爛的光輝,這裡有兩座山比較有名,一是菏澤的"金山\

濼水居


魯西南,是山東的西南部。在歷史上出現過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思想家孔子、孟子、曾子、軍事家孫武、改革家吳起等。

孔子:

儒家創始人,開創了私人講學,晚年修訂《詩》《書》等六經,其弟子把孔子和其他弟子的一些語錄編成儒學經典《論語》,一直流傳到至今,所以他是一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

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孔子並稱“孔孟”。《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等被編去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這些都是來自語錄體散文集《孟子》。

墨子

墨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蹟的才有《墨子》一書,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魯班

木匠鼻祖,咱們的很多發明都集中到他身上,比如木工師傅用的鑽、刨子、鏟子、曲尺。

孫臏

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是孫武后代,在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就出現了《田忌賽馬》,寫了一本供後人學習的兵書《孫臏兵法》。

因地理原因,四省交界地區,才有出現各種各樣的文人、武將、改革者。


每天十點一本書


就是喝酒 吹牛 借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