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

潮時光珠寶


已我從上輩和現在小輩的的家庭生活中的確有所體會。基本上也都一樣(不是全部)。首先來講女兒是父,母親生的,血緣關係割捨不掉,兒媳婦沒有血緣關係是隔著一層皮。雖然女兒跟著父,母也就是20多年,可陪伴婆婆,公公的時間會更長。雖說同為父,母稱呼一樣,但總隔著一層。的確父,母親從生到養,從小到大的付出,感情深厚,割捨不掉,感情也是真心的。婆媳之間的關係,都已成年,思想變了,環境變了,要慢慢的碰撞融合,總覺得是假的。生母相互能原諒,可婆媳之間的溝通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總覺得是假的。感情,諒解也需要長期磨合。和睦家庭是一本家庭學問,媳婦把婆婆當生母相待,婆婆把媳婦當女兒待,拿出真心,也一定是一個好婆婆好媳婦。但真正做到這點很不容易,想做到這一點,家庭每個成員都有責任。現在的年輕人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以自私自利為主,比起老一輩的傳統觀念已是180°的大轉彎。過去雖說封建思想,媳婦受婆婆的氣,但尊老愛幼還是正確的。現在不一樣了婆婆受媳婦的氣,更甚者打罵都是家常便飯,已經失去了尊老愛幼的本份。取了媳婦才知道當婆婆難,一輩傳一輩,從自己做起,給下輩做出榜樣,相互包容,肯定能創造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阿靈勇士


兒媳婦才是老人可以依靠的人,如果你是住在女兒家,那就女兒靠的住,要不然,女兒都是扯淡,你還沒有到老病殘的時候,女兒來看你都是大家開開心心,等你病殘的時候,女兒是很難幫上忙,過來看一下,給點小錢了,我幾十年看到的基本全部是兒子兒媳婦在操勞,老人重病的時候,24小時都要伺候,那個時候女兒是很難在身邊的


尚尚79884150


在我的認知裡是女兒靠的住,以我家為例3個姑娘1個兒,父母偏袒兒子我們從來沒有異議,我爸得肺癌去逝的,去世前把房照改成了我弟名,我那弟媳看撈不到好處而且還要搭錢,和我弟弟離婚了,以後怎麼樣都怪不到她頭上了,她和我弟離婚了,可一天也沒離過家,後來我媽都是我們姐仨輪流伺候,弟弟做不起媳婦主,不出力也不出錢,我們不能不管老人,所以還是女兒靠的住,必竟不能扔下你不管。


用戶3272848452451


我是山東的,在我們那裡,父母到了晚年,即使有哥有弟,還是女兒持侯老人的時候多,父母的身體狀況好還好點,如果身體狀況不好,趟在床上,那全是閨女的事了,當兒的很少去管,不能說沒有,那很少很少,都說是百天裡面無孝子。不過也有道理,如果兒子給你端屎端尿,端一天兩天,一年你試試,如果換了閨女就能做到,要我說還是閨女好


韓留全


這個問題,不管是到了老年,還是晚年,我都沒的選,因為我只有兒子兒媳,沒有女兒。開個玩笑。我老婆即是她父母的女兒,也是我父母的兒媳。她父母每次住院,都是她管的多,但平時還是她弟媳管的多。我父母住院也是她管的多,在平時,她管的也不少。她常說,不論父母,還是公婆,都得管。孝敬長輩沒商量。女兒、兒媳都靠的住,一看她的人品,二看老人對她的態度。


阿Q觀天下


我同樣是女兒又是兒媳。。我認為無論之前做過什麼,真的老了,該贍養還是要贍養的。畢竟年齡大的老人心裡也會有桿秤去衡量,有的只是礙於面子不想認錯。我奶奶真的對我媽媽爺爺是真不好,她去世了,家裡剩下我爺爺爸爸兄弟五個,卻沒有一個願意養爺爺的。我媽媽要養我爺爺後半輩子,她也會埋怨但從來不帶給老人。我記得我都十幾歲了,爺爺還說老了壓根不指望媽爸養活他。。到頭來還是心裡最看不上的靠的住,!


晚秋裡嘚衚衕1948


在以前年代來講兒媳婦比女兒靠得住,因為以前嫁出去了就很少能回自己家侍候自己親爸媽,那時的兒媳婦也多數很孝順公婆,但現代來講就很難了,多數是靠女兒,家婆對兒媳婦來講就是外人,不疼不癢,出什麼事也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那種[捂臉][捂臉][捂臉]因為現在很多兒媳婦與家婆不住一塊的,沒感情沒交流,也不想相互打擾,更別指望養你老。我媽媽被車碰到去佛山住了差不多一個月院跑上跑下都是指定我一個人去做,她不敢叫我弟妹,那時我孩子還沒滿一歲又還沒隔奶,丟下孩子給我爸帶我就去照顧我媽了,好難呀,也很想孩子。期中弟弟去探望媽媽我叫他幫帶上我兒子一起,兒子已經半個月沒見我了一見到就先愣一下不敢近我[捂臉][捂臉][捂臉][捂臉]都快不認得我了。之後爸爸也間中住了兩次院每次都住一星期,也是我做飯送飯的,始終操心的還是女兒,兒媳婦出現都沒出現過[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但我爸媽還是對她們很好的,老人都說不去計較那麼多,只是她們遇到什麼了想到的第一時間就是安排我先,[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這也許就是女兒吧


-攀攀-


這個問題要分開來看吧,正所謂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媳婦剛進家門的頭十年,看公婆怎麼做的了,人心都是肉長的,將心比心,只要公婆是超越底線的過分,我想媳婦的應該會能伸一把手還是會伸的。我婆婆就是那種很強勢的人,在外人面前唯唯諾諾,可憐兮兮,說話做事,客客氣氣,大氣不敢喘的一個人,回到家就是皇太后,各種作,全家都要以她為中心,稍不順心,就吵嘴,然後要死要活的各種鬧,還當著她兒子的面莫名其妙的給我下跪,讓每個人都覺得我錯了,實際上我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十幾年來次次都用這招,開始我還拉她起來,現在我全當沒看見。她兒子娶我時候一分錢沒花,見面錢,彩禮一分都沒有,白撿一個兒媳婦,所以他老了以後有他兒子就夠了,她自己也這樣說的。或許一些噴子會說,娶個媳婦花光了婆家積蓄,你看清楚了,我沒花她家一分錢,用她們家鄉話說,外面跑來的兒媳婦。


傷透的心不再將就


現實生活中還是女兒比較靠的住,但是這個問題需要分人而論,像我們鄰居有一家,兒子都不贍養老人,還動手打他母親,肯定是跟兒媳婦有關係的,生活中也有一部分兒媳婦是非常善良,通情達理,對老人非常好的,但是好兒媳婦不太多,個人感覺兒媳婦沒有女兒可靠。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女兒遠嫁,一年或者兩年回家一趟,或許就沒有兒媳婦可靠了!



夜雨花香


我還是這句老話,各個家庭各不同。

我鄰居倆個老人聊天,一個說好在自己有女兒晚年才幸福,一個說還好自己有兒媳,現在生活才無憂,是不是各人的家庭兒女都不一樣。

在我廣東,大多數人都是重男輕女,父母都是隻顧兒子,就是隻顧內不顧外,大多數財產都是給兒子,女兒只有一點點嫁妝,如果生病了當然是女兒比較照顧父母,如果沒有女兒,兒媳也會照顧,都是看情況做事,不一概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