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史書上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木子樹下看歷史


中國史書以二十四史為代表,一句話概括,從整體上看,其記載的史詩大部分是真實的,但是從一些細節上看,也有誇大和虛構的部分。

1.從整體上看,大部分史書記載的都是真實的。如《史記》中對長平之戰的記載,對鉅鹿之戰的記載,通過現代考古的論證證明是可靠的。當然,隨著君權的集中和君主對史書的重視,史書裡也加了許多假的或者誇大的成分,如《明史》中,記載張獻忠在四川大屠殺的事就有滿清故意誇大的成分。但是從整體上看,《明史》大部分寫得還是真的。比如關於對萬曆皇帝的描寫,對他死後下葬的描述,通過對定陵的考古,證明史書寫得都是真的。

2.從細節上看,有許多細節是經不住推敲的。比如對歷代開國皇帝出生的描寫,要不有龍,要不有七彩雲,要不有強光等,明顯假的。還有更過分的,整個事件都是假的,比如宋史對太宗趙光義奪權的描寫,這明顯就是另一個版本的黃袍加身,但是整個事件被描寫成了合法的,大智慧的禪讓事件,這種事情在史書記載裡很多,但是真實反映事件真相的記載幾乎沒有。

3.由於作者的出身遭遇或君王的強勢干預,有一些史實雖然從整體上看是真實的,但是是片面的。比如,司馬遷對屈原,對李廣,對李凌的描寫,提現了對他們的同情,對他們的才能讚不絕口,明顯有誇大的成分。比如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點評,明顯受作者個人情緒的影響,貶低了不少。(陳壽的父親陳式原是諸葛亮手下大將,因違反軍規被斬)。如新唐書中對大唐得到天下的記載,明顯誇大了李世民,而貶低了李淵,李建成等,但是這些細節並不影響整本書的真實性。

4.中國二十四史一直以史記為榜樣進行修訂。後代修前朝史書,官方出錢出人主持。而修史也被認為是盛世應該做的事,同時也希望本朝能從史書中吸取教訓,避免衰落。修史的內容要從官方資料中提取精華,同時還要到民間採風,到事件發生的地方去遊歷,掌握第一手的資料。這樣由於君王的重視,事件居當時很近,又是前朝的歷史,所以造成中國史書的真實性很高。同時也是由於君王的重視個修史人的個人立場和喜惡造成了一些細節上的不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