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紅巾軍兩次攻打集慶失敗,損兵折將,朱元璋為何會偷著笑?


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寨主晁蓋親自率軍攻打曾頭市,被一支刻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射中臉頰,留下一句遺言後,毒發身亡。


紅巾軍兩次攻打集慶失敗,損兵折將,朱元璋為何會偷著笑?


寨主死於曾頭市,對梁山而言無疑是史無前例的慘敗,但卻讓名義上的二號人物、實際上的頭號人物宋江成為名副其實的梁山之主。


所以曾頭市慘敗,對宋江而言,意義非同一般。


其實,歷史上也發生過和曾頭市之戰雷同的戰役——元朝末年的集慶之戰。


元末,各地起義不斷,元朝無力鎮壓,出現一批割據一方的勢力。


朱元璋加入抗元義軍後,因相貌奇特,作戰勇敢,精明能幹,粗通文墨,而受到義軍首領郭子興的賞識和重用,後來還將養女馬氏許配給朱元璋為妻。


紅巾軍兩次攻打集慶失敗,損兵折將,朱元璋為何會偷著笑?


至正十三年,朱元璋回鄉募兵,發小徐達、郭英等人聞訊都來投奔,很快就招募到士兵七百多人,被郭子興任命為鎮撫。


當時濠州城內反元義軍分為兩派,為爭權奪利,內訌不斷,彭早住、趙均用一派勢力強大,郭子興一派相對弱小。


朱元璋預計到無法和彭、趙等人共事,就帶領徐達、湯和等二十四位心腹離開濠州,一路上收服民兵、壯士兩萬多人,並攻下滁州,作為大本營。


不久,受排擠的郭子興來到滁州,朱元璋將部隊全部交給郭子興指揮。


郭子興病死之後,小明王韓林兒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為都元帥,妻弟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


紅巾軍兩次攻打集慶失敗,損兵折將,朱元璋為何會偷著笑?


都元帥和右副元帥在軍中的地位都比左副元帥高,而滁州一帶的義軍,基本上都是由朱元璋招募和收編的,是他的嫡系,所以,朱元璋名義上是義軍的三號人物,實際上是頭號人物。


當時的情形和《水滸傳》中的梁山泊很像,晁蓋雖然名義上是寨主,但心腹很少,大部分頭領都是宋江的嫡系,所以,宋江是實際上的梁山頭號人物。


滁州一帶義軍糧草供應出現問題,朱元璋決定攻下繁華富庶的集慶(今江蘇南京)來解決後勤問題。


郭天敘和張天佑二人不是糊塗蟲,知道部下基本上都是朱元璋的嫡系,長此以往,恐怕早晚會被朱元璋取代,到時候性命能不不能保住還很難說。


紅巾軍兩次攻打集慶失敗,損兵折將,朱元璋為何會偷著笑?


兩人商議之後,自告奮勇領兵去攻打集慶,如果取勝的話,一來可以提高威望,二來可以收編和擴充嫡系力量。


晁蓋親自領兵去打曾頭市應該和郭天敘和張天佑二人的考量是不謀而合的。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八月,郭、張二人第一次攻打集慶,但是遭到守城元軍的頑抗,以失敗告終。


不甘心的二人,經過短暫修整,於當年九月,再次領軍攻城。


義軍將領陳埜先陣前反叛,聯合元軍,夾擊義軍,郭天敘、張天祐兩人全部戰死。


這位陳埜先本來是元軍將領,不久前戰敗後投降義軍,現在又背叛義軍,重回元軍陣營。


滁州義軍戰敗,但是一號、二號人物全都死了,三號人物朱元璋順理成章的成為都元帥,估計聽到二人死訊的朱元璋一定會偷著笑吧,他們死在敵人手裡,省去將來自己動手的麻煩了。


至此,可以發現小說中曾頭市之戰和歷史上集慶之戰實在有太多雷同之處,施耐庵寫《水滸傳》時,很可能參考和借鑑了集慶之戰。


紅巾軍兩次攻打集慶失敗,損兵折將,朱元璋為何會偷著笑?


第二年,朱元璋親自領軍,一舉攻下集慶,然後改集慶路為應天府,自稱吳國公,仍奉小明王韓林兒為主,用龍鳳年號。


此時的朱元璋既成為滁州義軍名義和實際上的一號人物,又佔據了富庶的應天府,有了和割據群雄和元朝爭奪天下的資本,歷史將進入朱元璋時代。


十二年後(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大明王朝!


參考資料:《明史·卷一·本紀第一》、《明太祖實錄》、《明太祖朱元璋》、《水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