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多少女兒和媽媽關係不好?為什麼,如何才能改善?

圈外扒姐


閨女是孃的小棉襖,很少有閨女和媽媽關係不好的。

當然,也有例外,我就是那個例外。

之所以是例外,我覺得我對媽媽很好,但是,卻始終感覺不到媽媽對我有一點好。

我媽媽重男輕女思想比較重,所以,她疼兒子,而閨女只不過用來做兒子的墊腳石。

我結婚的時候,彩禮錢媽媽都給了弟弟用。婆家給了幾千塊錢,我只帶回幾床被子。

孃家蓋房子,娶媳婦,生孩子,父親生病……無論大事小事都會找我借錢。

那時候,我和老公擺了個水果攤,收入有限,孃家要錢卻是無限。

沒辦法,做為閨女,咬著牙給。

為了借給孃家錢的事,我被老公揍了好幾次!

……

我是發自內心的對孃家好,因為那裡有生我養我的老媽。

可惜的是,我的好只是一廂情願。

今年,我生病住院了,乳腺癌,動了手術,第一次在醫院躺了半個月。

期間都是婆婆家人在輪流照顧,孃家沒有一個人來看望!

然後,老公的嫂子(我住院期間,我的孩子一直由嫂子照顧)去跟我媽媽商量,想讓她來醫院照顧我幾天。

我媽媽跟嫂子說家裡還有孫子要吃飯,走不了。

要知道我媽媽的孫子已經十七歲上初中了!

……

我和媽媽的關係好嗎?

我無法回答,因為她是我的媽媽,如果她有事,我這個做女兒的義不容辭。

只是,我不知道,我這個做女兒的在媽媽心裡究竟是個什麼位置!!!



7度風


我和媽就關係不好,我媽從小隻顧自己吃喝玩樂,從來不顧家,連學費都不願意幫我出,我爸以前每月把錢交給她,結果她先把自己的工資全用光,再把我爸的用光還不夠.....關鍵都沒用在家裡,全拿出去自己玩掉了。從小到大都是我爸給零用錢,幫我買東西。我結婚我媽就給了個5000塊紅包,我自己奮鬥買房買車,但她從來不體諒理解我的辛苦,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你工資高唄,意思是我賺錢容易唄。到現在70歲的人了還每天跟狐朋狗友跑出去玩,有時候一去就是2.3天甚至一星期不回家,很不省心!一說她就罵你限制她自由,說她天天在家像坐牢!讓她少相信社會上的騙子,自己退休工資存存好,每次這樣提醒她她就會認為我貪圖她的錢,說我想啃老.......真是醉了!!家裡一包鹽都捨不得買,在外面卻很瀟灑。她的想法就是養老沒錢就把房子賣了,還有我的娃跟她無關,別指望她會為孩子存什麼錢,她老了也不需要我管....說真的,沒人在乎或貪圖她那點退休工資,但是這種思想真的讓我很難接受,說出的話也很傷人...就像你跟父母說等他們老了要把他們送進養老院一樣的感覺...她永遠把家裡人想的很壞,怕家人在她身上索取點什麼。我家離父母家就3公里路,一輛車20分鐘小區門口直達,但在我懷孕期間,開始的三個月,我媽一次沒來看過我...有一次我問她為啥不來做個飯,她說你吃飯問題也要包在我身上?你自己條件那麼好,燒點泡飯拌點榨菜吃吃不就好了(這是原話)。懷孕的時候給我吃過期的米飯,每次我一句話沒說對就對我發脾氣,叫嚷,我氣的捧著個肚子哭。我老公氣的說讓我媽以後不要來了,實在太不懂事了!但作為女婿又不好說什麼。全家人都不喜歡她,連我婆婆都連連搖頭,覺得我特可憐,從小缺失“母愛”。婆婆主動說月子她來照顧三個月,她怕我媽惹我生氣做不好月子。全家人都怕了我媽,可又沒辦法。一直懷疑我是不是親生的,碰上這樣的母親真的是很倒黴的,老公不好可以換,婆家不好可以換,偏偏父母這樣你無能為力還要盡贍養義務...對了,我是獨生子女,不存在重男輕女。我只知道,就算親人,也分緣深緣淺的.....


手機用戶68563016170


我和母親關係從來沒有親密過,記憶裡母親拉手的印象都沒有,感覺母親重男輕女,我又是一個骨子裡很倔強,母親的疏遠也讓我從小喜歡自己思考問題,比較獨立。母親是一個喜歡熱鬧不愛幹家務,好像也不會啥,她的人生追求的就是被人照顧,最好什麼都不用幹。她對五個孩子就是不停地聽她安排幹這個幹那個,老大負責跳水做飯洗洗涮涮,老二負責放羊割豬草,老三負責挖野菜餵雞鴨鵝狗,老四老五負責院子裡種菜。風雨無阻誰也不能偷懶,偷懶會被罵一頓,我寫作業母親就罵我逃避幹活,後來我讀中學高中大學了,母親和我交流越來越少。她說我沒啥用,不能給她幹活兒,但是她對老大就不一樣,老大出門幾天她就想,她說老大最有用。母親老了,每次打電話都會說別再說了,咱倆沒有共同語言。我很不理解她,直到現在我都不能明白她的心到底有沒有母愛


手機用戶5258005085


我自幼就好生性,家窮,7一8歲就邊讀邊繡花,基本可供自己讀書,13歲就因父生病去逝,我幫母一起擔起家庭千斤重擔,供弟妹讀書,一直只有我拼命工作,每天工作16小時,媽只是簡單做少許輕鬆工作,哥又不長進,我無厭無悔拼命工作,當時我是家庭收入支柱,我媽看見像對我沒有什麼,因為我為她掙錢養家,後建好兩間屋比哥弟結婚,我結婚後,我也把全部工資拿媽建屋比弟結婚,連我老公也一個人幫我媽建好一屋,我婚後夫妻拼命工作,生活有好轉,我嫁左二十多年,我媽經常在我面前話哥點困難,兒子無間靚屋難取老婆,後我夫妻和我弟合力又幫我的懶哥哥建一座新屋,新屋建好後我媽和我嫂就翻面了,終於路出真面目,原來人對我好是利用我,現在不須要我幫了,。


呵任


我和媽媽關係一直都不好,媽媽喜歡男孩,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剛從醫院生下來就被抱去送人了,養到八九歲回了家。回家後媽媽也不喜歡我,她覺得我是多餘的,因為家裡已經有姐姐和弟弟了。

從小到大,我一直努力的幹活,表現自己,就是想媽媽能誇誇我,但是,媽媽嘴裡說出的什麼都是弟弟的好。因為沒在父母身邊長大,我也不知道怎麼和她們溝通,一直到遠嫁四川,她們也從不聯繫我,也沒想過自己的外孫。

現在都看淡了,沒有什麼大不了。她們畢竟生了我,懷了我,我不怨恨她們,只怨恨我不是個男孩。她們老了,我還是要照顧她們,盡到我該盡的責任。


陽陽麻麻vlog


我在父母心中是最不起眼的,連小弟有時都會沾沾自喜,媽看得最好的是他,然後大姐,再是大弟,接著是大哥,最後是我,我是可有可無的,意思是要我畏著他,他可是家中最寵的兒子。這也是沒辦法的,子女和父母之間也是需要緣分的,既然這樣,我認命,平常我也不打電話,她也不需要我電話,她心中惦記的是我小弟夫妻,每年過年晚上去一下,既然是過年,禮品買多點,老公也不小氣,一直嘟囔錢給多點,不要和他們比,都七十多的人了,能孝敬幾年,然後就這樣,我自己拿自己的,也從不關心其他兄弟姐妹是否孝敬他們,我不管這閒事,我自己覺得對得起他們就行,感情嗎?感覺沒有然後坐一會就回家,年年這樣


用戶52855025180


我剛生孩子時,我和我媽關係不好,應該是一家都不怎麼好吧。我父母聽了我別人的話,加上弟也和他們說我怎麼的,直到我孩子兩歲後才好些。後面有一次,那次因為一件小事,我和我媽吵了架。我爸爸和我單獨聊了一會,把話說開了。我爸也和我媽說了很多,我不太曉得說了什麼。

加上我父母瞭解我以前的事。我弟弟在忽悠他們。後面他們知道了。

媽媽和女兒關係不好, 一定要有一個人在中間做調解,要把事情說開了,不然誤會越來越深的。當然也不是我弟在說,也有別的家人說我的不是,這樣會讓你抹黑的特黑哦


羚羊妹陀生活錄


有多少女兒和媽媽關係不好,為什麼?如何才能改善?

這個問題提得有點兒意思。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是女兒的保護神,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是媽媽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女兒養大。從不會吃飯,不會走路,到長大了,能幹活,能苦錢。那一點也離不開媽媽的培養。媽媽對女兒,可算是吃盡辛苦。媽媽對女兒,擺地上害怕凍了,捧在手上害怕飛了。媽媽對女兒的心,只有媽媽自己知道。媽媽和女兒的關係,應該是世上,人與人之間的最好關係。

現在有人說媽媽和女兒關係不好,還有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改善?這個問題,各有情況不同,媽媽和女兒關係不好,沒有多少為什麼。大家為了一些小事,各人看法不一樣,爭爭吵吵。

我們家就有這種情況,我們家二女兒,是和我們一起生活的,她媽媽歲數大了,再加上有個性,經常撈刀,女兒也不試弱,她媽一說她就回嘴,動不動母女倆就吵嘴,吵慣了。我在一邊聽了,有時只當沒聽到,有時在一旁笑。我知道她們的特珠關係,她們是母女,不是婆媳,吵來吵去,還是母女倆一會就好了。

還有我們家大女兒,在深圳工作,一年回家一次,由於她們看問題的方法不一致,來家玩幾天,她們也能吵吵。女兒離家了,自己又捨不得大女兒,又說要給大女兒省二十萬元錢。我們以前在大女兒身上沒一有花什麼錢,說現在要補償。

大家想想看,自己的親生女兒,能和媽媽有多大的矛盾,關係又能不好到什麼程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碰到她們有爭吵現象,我不問多少為什麼,我只向女兒,遞過一個眼神,意思是叫女兒少說兩句,讓著她媽一點。很快她們的關係就改善了。

母女情,天下第一情,她們關係不好是暫時的,好是永遠的。這就是母女關係。


馬萬富


大概有好多家庭女兒與媽媽關係不好,因為生活瑣事產生的糾紛,原生家庭重男輕女,以及女兒嫁人不淑等原因都可能導致母女交惡,彼此放下陳見,各退一步,母女關係才能重歸於好。

《都挺好》電視劇反映了這種惡劣的母女關係,原生家庭重男輕女,資源分配嚴重傾斜男孩,母親言行有意無意的歧視女孩,女孩叛逆期的羈傲不遜,都讓母女關係漸行漸遠,一直到母親死,都沒有機會破冰消融,握手言和。如果母親能稍微多關心一下女孩,這個家庭不會產生難以彌補的裂痕,不會產生兩代人撕心裂肺的痛。

母親的境界決定了家庭的格局,也左右著女兒的未來走向。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所處環境不同,受教育差異等原因,母女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深,甚至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在升學,就業,婚姻等方面,當女兒的愈來愈要顯示自己的獨立自強,愈來愈要擺脫原生家庭的烙印,於是特立獨行,自以為是的女兒總會同默守陳規,思想保守的母親上演大戰,大戰的結果便是兩敗俱傷,女兒為自己執著的行動終會付出代價,而母親亦會嚥下悔恨的淚水。

特別是當女兒亦成為母親的那一刻,才會真正體會當母親的不易。“當家才曉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母親的種種做法,九九歸一,還是為女兒好,雖然言辭有些激烈,行動有些偏執。

《都挺好》結局中的蘇明玉,在一家人血濃於水愛的感召下,記憶中也呈現出母親抱著女兒,很溫馨很親愛的感覺,於是所有的戾氣怨氣等沖天而散,選擇和自己和解,亦是和母親和解。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我們飛得再高,再遠,亦要回家,去看一下久已守侯,望眼欲穿的白髮

雙親,時間是治療創傷最好的良藥,在偉大的親情面前,任何的隙縫,猜忌都無足輕重。你要做的,就是要乘父母健在,好好愛,足夠愛。



微言微語傲江湖


一、為什麼都是同性,女兒反而更容易和母親發生衝突

很多人都會有一種錯覺,以為母女是同性,所以不管在心理還是行為上都會親密。因為親密無間,所以無所不談,也無所不曉。

事實上,母女雖說是同性,但因為年齡、生活經驗和社會經歷等原因,兩人之間存在著價值觀的差異。而這種價值觀的差異,就是造成母女衝突的根本原因。

而從表現上看,它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你必須得聽我的”和“你這樣是不行”。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種,在大事上,母親認為,女兒一定要聽我的。

“媽媽說的都是對的。”
“按媽媽說的去做肯定沒錯。”

母親那代人要求女兒“這樣生活”,女兒這代人也難以贊同;抑或她們按照母親的要求做了,卻很有可能因為與當今時代存在鴻溝而感到十分痛苦。

最可怕的是,母親憑藉著“前輩”的身份,在我們人生的方方面面指點江山:戀愛、結婚、生育、職業、金錢、社會地位,無一倖免。


另一種則是,在小事上,你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

母親有形的嘮叨就如同一道無形的詛咒,總是讓人心氣不順。

“我都已經這麼努力了,你還對我有那麼多要求!”

不管你怎麼做,都沒有辦法讓母親滿意。似乎只有她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得圓滿。這種吹毛求疵的否定和嘮叨讓我們的焦躁感瀕臨峰值,從而引發激烈的爭吵。


二、如何打造完美母女關係,改善溝通困境?

那麼面對不可避免的母女代溝,作為女兒的我們,應該怎樣和母親進行有效溝通呢?


第一步:保持獨立的生活和經濟能力

保持獨立的生活和經濟能力是與母親展開平等對話的前提。試想一下,一個在生活和經濟上都無法獨立的女兒,拿什麼去向母親證明“我是對的”,去說服母親“偶爾你也應該聽聽我的”呢?


第二步:重新瞭解並理解你的母親

為什麼要重新去了解我們的母親呢?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神化自己的母親,或者只把母親當做是“一個撫養我們長大的人”。

事實上,我們的母親還是一個“有思想有夢想的人”。在成為一個母親之前,她和我們一樣,也是一個優秀的女性。因此,作為我們的人生長輩,她的許多建議,也是有點作用的。

不過,母親也僅僅是一個普通女人。她也會犯錯,也有很多不知道的東西。也就是說,作為人生的前輩,母親的意見是值得參考的。然而,儘管母親有經驗,她的建議也不可能100%正確。


因此,就算我們被母親責備,也沒有必要喪失自信。因為母親話不見得就是高瞻遠矚的。大部分時候,她們都是想到什麼說什麼。我們可以先試著冷靜分析母親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能力。分析完,再按同樣的方式分析自己。不要歷數自己的不足和無能之處,而應該數數自己擁有什麼、會做什麼。


第三步:不要意氣用事,而是進行有效溝通

(1)把握好說話的度。

為了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對於自己的隱私,什麼能講、什麼不能講,都要作出較好的判斷並把握好度。一不小心什麼都告訴對方,抑或與此相反,必須講的事情卻沒有講,都會導致兩人之間產生隔閡。


(2)調整說話的心態。

同樣地,在面對母親時,也該冷靜淡然地告訴她發生了什麼事,以及自己不高興的原因。比如有的時候,你並不想聽母親嘮叨。這個時候,你應該先選擇避開溝通,等自己平靜下來之後,再重啟對話。

因為在你極度煩躁的時候,母親的嘮叨會讓你更加難受,平時忍一下就能過去的事今天卻讓你不禁要反駁。

所以,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但我們是在沒有聊天的心情時,應該直率地告訴母親。比如我們可以說,“我現在很累,以後再說。”或者 “我現在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很焦躁,下回再談這件事吧。”

如果母親不接受,那你就應該離開,儘量去迴避這一次的衝突。


(3)注意說話的語氣。

因為母親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所以大部分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也不會跟母親“客氣”。這種“不客氣”的口吻不但會讓我們的溝通流產,還會傷害到母親的情感和自尊心。這個時候,我們不妨試試以下兩種辦法。

首先,可以嘗試把母親當做是朋友來聊。用朋友的方式來和母親溝通,是比較溫和的方式。因為它的攻擊性最低,也不會顯得不尊重對方。況且和對方強行爭論也太消耗精力,還會影響雙方的感情。

其次,可以把母親當做是上司來看待。如果和母親正常說話都很容易產生摩擦,也沒法像對待同性朋友一樣和母親相處。那麼,你不妨試試將母親當做是自己的上司進行交流。

因為上司與下屬之間是一種更偏向於事務性的理智關係。當我們和母親的相處模式調到這種關係裡時,就更容易與母親保持適當的距離,使雙方交流更加協調。


三、結語

大部分女孩子,都對母親又愛又恨,常年與母親相愛相殺。

母親會認為“女性應該這樣”,而我們則認為“自己應該那樣”,價值觀的差異讓母女關係充滿矛盾。

當然,如果雙方都能互相尊重彼此的價值觀,那就最好不過了。可真的只有少數母女才能做到那樣樣。而更多的是,通過各種激烈的衝突來說服對方“聽自己的”。這也是母女關係惡化的最主要原因。

說實話,和母親大人在同一屋簷下和平相處並沒有想象中那樣難。儘管我們對母親的言行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但如果選擇對峙,那隻會讓我們變得更焦躁,母女關係也會越緊張。

作為女兒,也作為一個成年人,在與母親發生衝突時更應該採取豁達的態度去應對,而不是憤憤不平,或者繼續挑起衝突。

畢竟我們並不是一天到晚和母親面對面,所以不妨嘗試讓自己變得寬容點。如果你覺得“心累”“聽膩了母親的嘮叨”,那就和朋友出去玩,或者做點別的,也許轉換一下心態,心情也就變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