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甄嬛傳》祺嬪為何能從冷宮跑出來?

yunyaling1987


無論是生活還是電視裡,我們總能看到,有些人如同攪屎棍般,將別人的生活攪起一池春水。

《甄嬛傳》中的祺嬪就是個以打倒甄嬛為終生目標的攪屎棍的典型代表。

可惜,在最後誣陷甄嬛與溫實初有染一局中,祺嬪輸得連翻身之地都沒有,被雍正一怒之下打入了冷宮。

不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最後祺嬪竟然從看守嚴密的冷宮中跑了出來!為何祺嬪能夠如此“幸運”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皇后故意放出祺嬪,再給她致命一擊。

祺嬪被打入冷宮時已經被貶為庶人,啥玩意兒也不是。

可別忘了,她在春風得意之時,可是那位明裡仁義道德,暗地心狠手辣的皇后娘娘的左膀右臂,幫其出謀劃策不在話下。

小小嬪位便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誣陷熹貴妃私通,沒有皇后這個“金腰帶”,相信借她一百個膽也不敢如此囂張。

所以,這一切,肯定是皇后這隻千年老狐狸蓄謀已久的計劃。祺嬪只不過成為皇后計劃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如果計劃成功,熹貴妃這根眼中釘自然從此拔除。大家從此皆大歡喜。

可倒黴的是,滴血認親這事被熹貴妃識破了。這樣一來,不僅熹貴妃安然無恙,祺嬪自己倒賠了進去。

可平時虧心事太多,半夜也怕鬼敲門呀,皇后對於指使誣陷熹貴妃一事,自然也怕祺嬪事後來個玉石俱焚,那自己平時建立的高大形象瞬間坍塌,這後果就嚴重了。

所以與其讓本來就不安分的祺嬪告發自己,不如放她出來。

因為雍正見犯錯了還不知在冷宮閉門思過的祺嬪竟然跑出來丟人現眼,肯定怒氣沖天,自然不想再留活口了。

就這樣,皇后不用親自操刀,只是放祺嬪出了冷宮,就解決了這個大麻煩。

由此可見,皇后城府是有多深。處置小小祺嬪還不是如同捏死一隻螞蟻。

皇后有意借雍正之手解決掉祺嬪,所以放她逃出了冷宮。

二、甄嬛故意放出祺嬪,讓雍正裁決了她。

當然,想要祺嬪永遠消失的不僅是皇后,還有甄嬛。

作為祺嬪最大的爭寵死敵,祺嬪永遠是對甄嬛一副恨得咬牙切齒的模樣。

可她情商太低,忘記了經歷過離宮之痛的甄嬛,此番是“衣錦還鄉”,再不是之前那個秉性純良,任人宰割的小白兔了。

屢屢挑戰位高几等的熹貴妃,熹貴妃未必都會一笑而過。人家心裡的賬本記得一清二楚。

如今你祺嬪栽在本宮手裡,本宮還不立刻發落了你,以報本宮當年離宮之仇。

所以,祺嬪入了冷宮開始,甄嬛必定心裡有了盤算,悄悄放祺嬪出宮。

以祺嬪並不安分守己的個性,必定會跑去雍正的養心殿,使出渾身解數求雍正饒恕自己極其家人。

可此時氣頭上的雍正當然不會答應了。

此時祺嬪囂張跋扈的個性又突顯出來,求人不成,竟然大罵甄嬛。

那罵的叫一個難聽啊!養心殿內陪雍正批奏摺的甄嬛表面看似無動於衷,心裡恐怕早希望雍正大筆一揮,將祺嬪直接送上西天了!

果不其然,雍正發話了,將祺嬪攆出養心殿,任其自生自滅,但明眼人都知道雍正的意思。

於是,蘇培盛命人一通亂棍結果了祺嬪。

如此,甄嬛的目的算是達成了。

甄嬛想借雍正之手置祺嬪於死地。於是偷偷將祺嬪放出來了,這才給了她逃出冷宮的機會。

三、蘇培盛故意放出甄嬛,再將她亂棍打死。

當然,雍正的貼身太監蘇培盛也是個不待見祺嬪的主兒。

因為蘇培盛的老婆就是甄嬛的貼身侍女槿汐。

一向目中無人的祺嬪與甄嬛水火不容,蘇培盛自然選擇戰隊甄嬛一派。

祺嬪對甄嬛不敬那也是跟他蘇培盛過不去。

再說,當年他和槿汐的情事曝光以後,祺嬪也是極力打壓二人,恨不得除掉甄嬛的這兩位主心骨,從而能夠讓自己上位。

這事,人家蘇培盛可記得一清二楚。在他心裡,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他分辨得清的。

所以祺嬪打入冷宮以後,也是蘇培盛報復她的最佳機會。

將祺嬪悄悄放出冷宮,這個二貨肯定會大鬧養心殿,然後惹惱雍正的。

果然事情完全按照計劃進行,雍正也確實對祺嬪失去了耐性,趕她出去。

蘇培盛眼瞅機會來了,吩咐人將祺嬪一通亂打,最後祺嬪不堪忍受,死在了亂棍之下。

由此可見,蘇培盛對祺嬪的憎恨程度絕不亞於甄嬛。

蘇培盛放出甄嬛,再找準機會殺掉祺嬪,從而替自己出了口惡氣。

由此可見,後宮果然是波詭雲譎之地。在這個沒有硝煙瀰漫的“戰場”中能夠存活下來,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滴。否則連老奸巨滑,地位高貴如皇后者,都等不到戰爭勝利,春暖花開的那一刻!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當時的情況是,祺嬪的父親被下了大獄,祺嬪從冷宮跑出來後一路直奔景仁宮,而且還大喊,皇后娘娘,請您開開門救救臣妾父親吧,但是皇后沒有開門,又跑去養心殿,這時甄嬛正在裡面伺候,她大罵甄嬛賤人不得好死,最後被打死了。


皇帝早就厭煩了他,肯定不可能把她從冷宮裡放出來,所以放出來的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甄嬛放出來的,一個是皇后放出來的,因為別人根本就沒有這麼大的膽子,敢把廢妃從冷宮裡放出來。但是似乎兩個人都有動機。

甄嬛的確是恨祺嬪和安陵容,安陵容父親下大獄,甄嬛依舊記得當時自己父親入獄時,她們倆合夥弄老鼠,結果父親得了鼠疫的是,所以在安陵容父親入獄後,甄嬛也弄了幾隻老鼠,以牙還牙。而祺嬪的父親入獄,十有八九也是甄嬛安排人進言,蒐集證據,彈劾入獄的。



甄嬛既然已經報仇,沒有理由再把祺嬪放出來,祺嬪失勢,也不可能救她父親,所以她似乎沒有理由再把祺嬪放出來,放出來的結果也已經看到了,大鬧養心殿,把甄嬛罵的很難聽,雖然知道皇帝不可能再聽信祺嬪的一言一語,但是為什麼還要任憑她再反咬自己一口呢?


除非她想讓祺嬪死。既然放出來就能想到祺嬪可能會大鬧皇上一場,皇上早就厭棄她,她這樣大鬧勢必只會讓皇上更加厭煩,這樣自己再順水推舟弄死祺嬪也就名正言順了。

除了甄嬛,另一個有可能放出來的就是皇后,皇后不可能不知道祺嬪早就失信於皇上,但是祺嬪父親入獄,她肯定知道是甄嬛陷害的,如此一來兩個人更是死敵,假如把祺嬪放出來,發揮她最後的價值,那就是借祺嬪的口,再說些難聽的話,妄圖利用這個讓皇上能夠有一點疑心,哪怕有一點就可以。



她當然知道放祺嬪出來,祺嬪自然第一個會來找自己,所以早就緊閉宮門,就算有人通報也不見,這樣祺嬪就會去找皇上,反正祺嬪早就該死,留著祺嬪說不好什麼時候皇上又提審,她供出自己是幕後主使,到時候不就又會失去皇上的心嗎?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借皇上的手殺了祺嬪。


總之這兩個人都是有動機放出來祺嬪的。


入行娛樂


甄嬛傳中的瓜爾佳文鴛幾乎把後宮中的人都得罪遍了,剛剛入宮時,就因為說看不起家裡庶出的妺妹,而暗自得罪了庶女出身的宜修皇后,後來又被皇后當槍使,在前朝後宮打壓甄嬛父女,對於敬妃,安嬪,欣貴人等更是沒有當回事兒,能打壓時決不手軟,想欺負了決不客氣。

等到甄嬛再次回宮之後不久,便同欣貴人合作,讓皇帝將這個祺嬪降為了祺貴人,並且禁足了一段時間。可這個祺貴人被解禁之後,仍舊是一個不知死活的腦殘分子,在宜修皇后的授意下,居然想到一舉將甄嬛母子三人一併整死,行動失敗了之後,被皇帝打入冷宮,皇帝又在前朝查明瞭瓜爾佳文鴛父親的貪腐問題,瓜爾佳氏一族家破人亡,此時,冷宮中的祺貴人則跑了出來,個人感覺這是有人故意放她出來,讓她送死的。當然,這個人可以是後宮中的任何嬪妃……

皇帝在處理了瓜爾佳氏在宮外的人之後,並沒有想過再對付瓜爾佳文鴛,如果此時瓜爾佳氏在冷宮裡面忍著,也不至於被人打死,畢竟冷宮中的嬪妃們,在理論上並沒有脫離皇帝嬪妃的序列,誰也不會明目張膽的殺她的,可她跑出來胡言亂語了一陣之後,皇帝立馬將其廢為庶人,說白了就是奴才了,而對於膽敢胡言亂語冒犯貴妃的奴才,皇帝的貼身太監蘇培勝是有權進行處理了的。



愛咖啡的大媽


安陵容提議割下靜白的舌頭,靜白被杖斃後果然被割下舌頭,當太監呈上之時,甄嬛說:賞給瓜爾佳氏,多一條舌頭,她就會管好自己的舌頭!



祺貴人死就死在她的舌頭上,不僅自己不得好死,還害得瓜爾佳氏全族人跟她一起遭殃!

祺貴人生了個大嘴巴,說話從不經大腦。飛揚跋扈像華妃,口無遮攔還愛諂媚又像夏冬春。常言道:會說話的想著說,不會說話的搶著說。那祺貴人就是搶著不停地說,剛入宮時,皇后與眾嬪妃看戲,就她搶著唧唧呱呱說個不停,還討好地對皇后說:臣妾家裡有兩個庶出的妹妹,臣妾與她們說不上話,見到皇后娘娘就覺得親切,有說不完的話。




等她說完,發現一片靜寂,眾嬪妃都看著她,她才自知失言。事後皇后對安陵容說:跟祺貴人說話確實太累,你不同,你聰明……祺貴人愚蠢卻實在美麗,宮裡很需要這種女人,服侍皇上不需要聰明,只要長得漂亮,這種女人只會分寵不會專寵!

皇后發現了她的愚蠢,美麗就要利用她!



但皇帝發現她的愚蠢就會對她心生厭惡!

年羹堯三七,祺貴人頂頭遇見了傷心的華妃。一個失勢的嬪妃大可不必理會,裝沒看見不就完了,祺貴人偏要抖抖威風,挑釁華妃:我當是誰,原來是華妃娘娘,華妃娘娘健忘,總還惦記著自己滿門榮耀,卻忘了樹倒猢猻散!

華妃:你倚仗母家的功勞進宮和我當初有什麼區別?你以為你做了美夢,只怕會落得和我一樣的下場!


華妃的忠告祺貴人一句沒聽進去,卻等晚上皇上來時,哭的梨花帶雨的告狀,還扯上什麼尊卑有序,以下犯上,她忘了那可是紅極一時的華妃娘娘,不是什麼卑賤的年答應!她這樣說皇上心裡就有幾分不高興,祺貴人繼續說,臣妾一說到年答應,皇上就不管了,分明是在威脅皇上嘛!

其實皇上處置華妃是不得已,心裡正愧疚,最煩別人再說華妃的不是,曹貴人就是例子。愚蠢的祺貴人哪裡想得到這些,還在撒嬌撒痴逼著皇上處置華妃。只是皇上還對剛進宮的祺貴人在興頭上,只是開玩笑地說:好了,她殺了你朕也心疼!




但皇上心裡記著這筆帳,也知道她喜歡尋釁滋事。所以後來再發生什麼事,皇上就先對她有牴觸。“滴血驗親”時,她剛說了一句臣妾要告發熹貴妃私通,臉上就被皇上甩了個大嘴巴,罵她賤人,等到事情結束,皇后徹底輸了,而甄嬛也是傷亡慘重,溫實初成了廢人,親愛的眉姐姐血崩而亡!

而皇上最討厭在後宮中興風作浪之人,祺貴人無故給自己安個綠帽子,眉莊也死了,加上鄂敏的倒臺,祺貴人被打入了冷宮。

皇上為了安撫甄嬛,甄嬛在旁邊磨墨時擬聖旨:瓜爾佳氏成年男子一律處死,未滿十四歲的流放西疆,妻女一律沒為官奴……



這時天降大雨,祺貴人從冷宮中跑了出來!那麼問題來了,冷宮無人看守嗎?

看守肯定是有的,瓜爾佳氏在雨中赤足狂奔,後面聽到侍衛追趕的聲音,但明顯待衛是在虛張聲勢,要不然是不會追不上一個赤足女子,而且祺貴人還去拍打皇后宮門求救,這又得耽擱一會兒吧,侍衛還是沒追上,任由祺貴人在養心殿外大吵大罵,被蘇培盛指使人亂棍打守!



那祺貴人能從冷宮中跑出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皇后授意,一種是甄嬛授意。

假如說是皇后授意,那麼無非是讓皇上再一次聽到祺貴人的胡言亂語,心生疑忌,還會著人調查此事。

第二種可能是甄嬛授意,甄嬛想讓祺貴人徹底激怒皇上,這樣祺貴人就能速死,流言就此而止。果然祺貴人大罵:甄嬛賤人,皇上你偏信賤人,冤枉對你忠心耿耿的臣子……



皇上的對錯是由你來評判的嗎?看看甄嬛與皇上平時怎麼說:皇上聖明!這句話,瓜爾佳氏到死都沒學會!

皇上傳旨蘇培盛:瓜爾佳氏侍奉朕多年,朕只廢她為庶人,不會賜死,你讓她回去吧!蘇培盛會意,出來就讓人把她亂棍打死。


尋桂子


冷宮不比別處關著的都是被皇上“捨棄的”女人,在這裡沒有“油水”可言,由於沒有重要人物在此處,看管也比別處更鬆散一些,想要放個把人出來送死那是輕而易舉。祺嬪之所以能逃離冷宮,定是被人放出來的,這個人可能受皇后、安陵容指示也可能是甄嬛一黨的傑作。

01

瓜爾佳文鴛已失去利用價值,皇后急於滅口

瓜爾佳文鴛自入宮後不久就投奔皇后,成為皇后一黨中的一員猛將。為了扳道甄嬛自導自演了一場“滴血認親”的大戲,結果把自己搭進去了。依著皇后以往的行事作風,一旦身邊的人失去利用價值,都會被殺人滅口,以免被敵人利用,此處可參照齊妃。

可見跟對了領導有多重要,縱觀皇后一黨和甄嬛一黨的成敗,凡是跟著皇后的沒有一個能善終。皇后本身善妒,即便依附於她的,皇后也一直在暗害。甄嬛卻不同,甄嬛一黨更像盟友匯合,而甄嬛是盟主,甄嬛一直在扶持盟友來壯大自己的勢力,形成共贏的局面。

02

瓜爾佳文鴛為人囂張跋扈,早就得罪了安陵容

蠢材與小人的對決,瓜爾佳文鴛仗著自己母家顯赫一直看不起安陵容,自從歸入皇后一黨更是處處為難。想那安陵容也不是吃素的最擅長的就是暗地裡使壞。因此,瓜爾佳文鴛極有可能成為了餘答應2.0版本,失寵後被安陵容踩上一腳。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說的就是安陵容這一類人,她從來不會跟你明刀明槍,而且此類人心思細膩容易以己渡人想問題,是很可怕的對手,生活中遇到一定要繞行。

03

瓜爾佳文鴛與甄嬛積怨已久,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同是扳道年氏一族的有功之臣,本來可以相處融洽的同僚盡然背地裡給了致命一擊害的甄嬛一家流放寧古塔。這等深仇大恨甄嬛還沒跟瓜爾佳文鴛算賬,對方到先發制人,雖然害甄嬛不成但是間接害死了眉莊,因此極有可能是甄嬛一黨乃至甄嬛下令要瓜爾佳文鴛的性命。

《甄嬛傳》當中有兩個人最認不清自己,一個是餘答應另一個就是瓜爾佳文鴛,能力平平還誰都不放眼裡誰都敢招惹。

瓜爾佳文鴛曾輝煌過,出身貴族,因為家族功勳入宮,被皇上寵愛過,哪怕任性也被當做可愛,曾是皇后面前的紅人,但因自己的愚蠢最終被亂棍打死,還害了全族人陪葬,可能從她入宮與甄嬛為敵成為皇后一黨就註定了今日的結局


天蓬菟


皇后,因為祺嬪乃是皇后一黨,不客氣的說,她就是皇后的一把槍,滴血認親一事,若是沒有皇后的默許,祺嬪怎麼有膽子揭發呢?所以,在祺嬪被打入冷宮之後,皇后也擔心祺嬪的嘴不牢固,會把她給供出來。所以,皇后完全有機會給祺嬪一個空子,讓她私自跑出冷宮去找皇上。

甄嬛傳中,甄嬛因懷孕後被皇上接回宮中,回宮的她再也不似從前那般純潔,任人宰割了,在順利生下雙生子後,被封為熹貴妃,權利越來越大,皇后一黨急於想要扳倒甄嬛。祺嬪便在皇后的指使下蒐羅了一群人,來指證甄嬛與溫太醫私通,最後查明真相,祺嬪被打入冷宮,也沒有供出皇后這個幕後主使。

要知道,皇上此時已經恨透了祺嬪,此時祺嬪的私自出逃只會激怒皇上,從而惹禍上身。皇后的這一步棋也不可謂不高明。後宮後的甄嬛在也不是剛入宮的傻白甜姑娘了,已經腹黑了喔,對事對物可是一針見血,可不會存在對敵人心存手軟!說出來的話可是嚇到了我們敬妃!那麼甄嬛此時放她出來可是一箭雙鵰的想法。

利用祺嬪最後一點價值,放她出來供出皇后,順勢揪出皇后的狐狸尾巴。蘇培盛與瑾矽的私情曝光時,琪嬪是想要致他們於死地,多次力勸皇上,蘇培盛自是懷恨在心的,皇上只是讓傳將琪嬪降為平民並沒有賜死她的意願,蘇培盛擅自做主並且吐了口水,可見有多麼的痛恨!

綜合分析之後,這應該是甄嬛故意讓皇后把她放出來的,為的就是讓祺嬪在無助的情況下去求助自己依靠的人,那就是皇后,她去向皇后求情,就表明滴血驗親的事是皇后在背後主使的,那麼甄嬛也就有機會扳倒皇后。可是祺嬪跑出來後去向皇后求救,景仁宮的大門卻緊閉,最終被亂棍打死,下場悽慘。


資深觀眾蔡小妞


祺嬪在皇后的指使下,攢了一個滴血驗親局,然而最終卻還是落得了慘敗,被皇上下令打入冷宮。然而甄嬛卻並不滿足,她的目的是要瓜爾佳氏落得當年甄家的命運。

所以祺嬪被關在冷宮,卻在大雨之日跑了出來,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是甄嬛的手段。

第一步:甄嬛和妹妹玉嬈一直在皇上耳邊吹風,讓皇上對瓜爾佳氏一族發落問罪;

第二步:果郡王和浣碧在宮外蒐集瓜爾佳氏的罪證,以求一網打盡,一擊即中;

第三步:阻斷瓜爾佳.鄂敏的一切上訴之路,讓鄂敏在宮中絕望自盡;

第四步:偷偷派人告知冷宮中的祺嬪,瓜爾佳氏一族的慘狀;

第五步:買通侍衛,在一個大雨滂沱之日,給祺嬪一個機會,讓她偷跑出來;

第六步:讓祺嬪慌不擇路之時,攀咬皇后;

第七步:借祺嬪在御前求情之時,加深皇帝對她的厭惡,同時用蘇培盛亂棍打死祺嬪;

第八步:借祺嬪之死,警告安陵容;

至此,瓜爾佳氏一族全族覆滅,也算報了當初甄家被瓜爾佳氏陷害,全家流放之仇。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祺嬪逃出冷宮,完全是甄嬛的一手謀劃。

當初甄家因平定年羹堯有功,頗得皇帝寵愛,然而在皇后的授意下,瓜爾佳鄂敏在皇帝面前誣陷甄遠道偷藏反賊之書,有反叛之心,最後在皇上的懷疑之下,甄家全家被流放,甚至在甄家落罪之時,安陵容一方面派小太監去告知懷孕中的甄嬛甄家之事,害得甄嬛早產,另一方面又派人在監牢中放老鼠,害得甄遠道染上鼠疫。

甄嬛再次回宮之後,皇后、安陵容和祺嬪多次迫害,甚至用滴血驗親之事要將甄嬛徹底打倒。

在忍無可忍之後,甄嬛反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八卦小蝸牛


第一、瓜爾佳文鴛沒有腦子,高估了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以為向皇帝求情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皇帝對甄嬛、眉莊、華妃等舉足輕重的嬪妃,在犯了錯誤後都是冷酷無情的,何況是她。

第二、自己父親及瓜爾佳全族都要被皇帝處置了,瓜爾佳文鴛狗急跳牆。瓜爾佳氏是在聽到自己全族都要流放後拼死跑出來的,冒死是為了給瓜爾佳全族求情。

第三、甄嬛希望她能供出幕後主使皇后,以便將皇后黨一網打盡。甄嬛瞭解瓜爾佳文鴛,性子張揚,沒有腦子,所以她安排人把皇帝要流放瓜爾佳全族的消息傳到冷宮,希望瓜爾佳文鴛為了救自己和全族人,能把皇后供出來,所以安排她跑出來。

第四、皇后希望她永遠閉嘴。瓜爾佳文鴛跟著皇后做了不少喪盡天良的事。雖然滴血驗親一事中,瓜爾佳文鴛沒有供出皇后,但是皇后還是不放心。

第五、蘇培盛早就安排好了這一切。瓜爾佳文鴛跑出冷宮求情,皇帝說饒她一命,但是蘇培盛轉臉就利索地弄死了她。弄死之後還不忘朝她吐口水,可見蘇培盛有多厭惡瓜爾佳文鴛,並且蘇培盛看這吐口水時勝券在握的表情,說明早就安排好了該怎麼弄死她了。

第六、瓜爾佳文鴛買通侍衛。大家都知道,瓜爾佳文鴛沒有腦子,以為向皇帝求情有用,所以買通侍衛自己跑出來,沒想到這就成為自己死亡的導火索。

第七、城府極深的安陵容買通侍衛放她出來,看她出醜。瓜爾佳文鴛和安陵容一直面和心不和。安陵容的嗓子也是瓜爾佳文鴛弄壞的。安陵容為了洩私憤,要想辦法置她於死地。

第八、瓜爾佳文鴛人緣極差。瓜爾佳性子張揚,高傲,看不起別人。進宮後得罪了不少人,沒有人喜歡她,所以這個時候也就都羅落井下石了。

第九、瓜爾佳是大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個時候還是有自己的親信幫自己,放自己出來,沒想卻是害了自己。






阿黛奴奴


《甄嬛傳》中祺嬪是瓜爾佳氏·鄂敏的千金瓜爾佳氏·文鳶,鄂敏因為平定年羹堯及其黨羽有功得以晉升,祺嬪是在華妃被廢、父親晉升的情況下進宮的,最初封為貴人,系皇后一派。祺嬪堪比第二個華妃,自仗家世不凡又有幾分姿色,在宮中橫行霸道,苛待宮女、辱罵受寵嬪妃、給安陵容下藥…為了爭寵不擇手段,甄嬛重新回宮,祺嬪三番五次陷害,最後誣告甄嬛與溫實初有姦情,陰謀未得逞,被皇帝打入大牢。祺嬪為何能從牢裡跑出來,恐怕只有三個人可以“放”她出來。


皇后首當其衝。貴為後宮之主,皇后烏拉那拉氏·宜修一直暗中給祺嬪撐腰,給甄嬛使絆子,祺嬪就是皇后的一把槍,處處為皇后強出頭。祺嬪被押入大牢後,皇后最擔心的是祺嬪嘴巴不緊,供出她來,那她的皇后也別當了,此時下毒更加暴露了自己的行徑,皇后完全可以秘密下令至牢獄,故意疏於看守,給祺嬪一個逃跑機會,祺嬪跑到景仁宮後,大門早已關閉,似乎早有準備,根本不理會敲門者,平時皇后宮中請安的太多,何時關過門,偏偏那日就關了門,門外也無侍衛把守,擺明了給她個越獄之罪讓皇帝處死她,來個死無對證。



甄嬛面對祺嬪一次次咄咄逼人開始反擊了,只不過她一出手就是致命的。祺嬪三番五次陷害她,想置於死地,甄嬛已不再是剛入宮柔弱不堪、任人欺凌的小丫頭了,不知好歹的祺嬪撞了槍口上去了,甄嬛也有權力密令看守“私放”祺嬪,一直放到了養心殿門口,任祺嬪罵,反正也進不來,惹毛了皇帝,直接下指滅了瓜爾佳一族。


蘇培盛也是有能力放出祺嬪的。作為御前首領太監,任何人見到他都要高看一眼,偏偏祺嬪不把他放眼裡。此前不把蘇培盛放眼裡的餘鶯兒、年羹堯都死的很慘,祺嬪不吸取教訓,再說蘇培盛和瑾汐還是兩口子,祺嬪害老婆的主子,他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的。蘇培盛也有可能讓看守疏於防範,待祺嬪跑養心殿時趁機命人打死她。

總之是一定有人暗中操作這個事,否則有過專業訓練素養的侍衛怎麼連一個弱女子祺嬪都看不住,即使跑出來也應該很快抓住,怎麼在後面慢悠悠地跟著跑,任由她去了景仁宮又跑到了養心殿。


孫大聖s


祺嬪光著腳,淋著大雨就從冷宮跑出來了。

有道是最是無情帝王家,作為皇上的嬪妃,被打入冷宮以後,也差不多等於生不如死。

沒有了寵愛,便只剩下冷嘲熱諷,冷眼相看,以及各種欺凌。牆倒眾人推,何況這是一個看榮寵生活的地方。

即便別人不推一把,也會避開遠遠的。

那麼,在《甄嬛傳》中,祺嬪明明被關在冷宮裡,她是為什麼可以跑出來呢?

皇后不參與,才會讓祺嬪沒有說話的機會



祺嬪出事,最擔心的人應該是皇后。

大家都知道,祺嬪是個不怎麼用腦子的思考的人,一直被皇后利用。

皇后,安陵容和祺嬪的團隊作戰中,祺嬪可以為了爭寵,把安陵容的嗓子毒啞。果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皇后當然知道祺嬪是個什麼樣的人了,所以當祺嬪出事以後,皇后當然不願意與祺嬪扯上關係的。

祺嬪可能也指望著皇后可以救她,所以說自己一個人承擔下所有的責任,說是她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與其他任何人無關。

通過皇后對祺嬪的瞭解,祺嬪肯定會去求告皇上赦免她以及她的家人。

所以,這個時候,皇后不想引火上身,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默許祺嬪出冷宮。

皇后知道只要祺嬪出了冷宮,就意味著她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祺嬪出宮以後,去求過皇后開門,可是皇后娘娘閉門不開。

如果不是這樣,萬一祺嬪把自己賣了怎麼辦呢?為了自保,皇后只能如此了,只有祺嬪死了,也就不會牽連自己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甄嬛刻意讓她出來,祺嬪便再也沒有翻身之日

在後宮裡竟然皇后知道祺嬪要出冷宮,那麼甄嬛也能想到祺嬪,會選擇出冷宮求情。

祺嬪出了冷宮就意味著死!這是抗旨,實屬不應該。

不僅如此,冷宮裡的妃子有什麼意義呢?當你出了宮以後,那麼你的性命也就無關緊要了,在哪裡死的更沒有人去追究了。

甄嬛就是想要她出去,出去以後,祺嬪即便有皇后作為靠山,也沒有了翻身之日。

本來就犯了錯,她的父親也犯了錯,待在冷宮沒有馬上處死,也算是寬容,祺嬪還痴心妄想的想去求皇后。

求皇后不得,還去找皇上!這就基本上斷送了自己的命!

不過,甄嬛讓祺嬪出宮,倒也不只是針對祺嬪。在甄嬛眼裡,祺嬪根本不用考慮,她只是想通過祺嬪,對付皇后而已。

只是沒有想到,祺嬪終究沒有把皇后扯進來,而是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剛剛失寵的嬪妃,多少還是有點關係

祺嬪沒有出事以前,還算是得寵的嬪妃,尤其是甄嬛不在的那幾年,她又把安陵容中的嗓子毒啞之後,祺嬪在皇上那裡是獲得了很多的寵愛的。

而祺嬪出事兒也是事出突然,之前是沒有任何徵兆的,是因為她舉報了熹貴妃與溫實初有私情未能成功。

所以,祺嬪受到了懲罰。

那麼,對於一個剛剛失寵的嬪妃來說,想要出冷宮,大概也會有人幫她的。

在這後宮之中,失寵或者得寵都是常有的事情,那麼也可能會有她曾經惠及過的人,或者是她母家的關係等,還是會幫助她的。

有人不管,有人希望她出去,而她自己也想出去。因此,祺嬪雖然關在冷宮,但她還是出去了!

這一出冷宮就慘了!四處求人無用,跑到皇上跟前,光著腳丫,淋溼透的全身,頭髮散亂著,還沒見到皇上,就被蘇培盛叫人拖出去,亂棍打死了!

哎,所以做人要用心坦誠相待,也要有腦子,更不能成天都想著害人。

終有一天,這一切後果都要自己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