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請問個體工商戶是不是屬於小微企業?

So-蔣民學


個體工商戶是不是小微企業,是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因為今年小微企業有比較多的稅收優惠政策,具體符合哪一個,需要進行區分。

從定義上看,關於小微企業的說法有三個。

一個是統計局等機構提出的,小微企業就是小型與微型企業的統稱,這個是按照多少人、收入資產等狀況把企業分類的,另一個是經濟學家郎鹹平提出的,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這兩個定義當中,都包含個體工商戶。

因此,今年出臺的很多涉及小微企業的政策,包括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的起徵點從3萬/月變為10萬/月,同時免徵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等等,對於個體工商戶都是適用的。

而另一個小微企業的定義,就是“小型微利企業”,有時候大家也將其簡稱為小微企業。

符合小型微利企業的標準,需要滿足3個條件:

(1)資產規模不超5000萬;(2)從業人數不超300人;(3)應納稅所得額不超300萬。

從這個定義上來說,大部分的個體工商戶可能都是滿足條件的。但是,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是針對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的,而個體工商戶,繳納的是個人所得稅。因此,個體戶是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的。

小微企業是我國重要的企業類型,提供了大部分的工作崗位和稅收,佔有重要的地位。國家也不斷地在出臺優惠的措施,激勵中小經濟體的發展。個體戶作為其中比較特殊的類型,本身就有比較大的稅收優惠和便捷,比如定期定額和核定稅率徵收稅費。如果能結合新的小微企業稅收政策,相信能更大地減輕業主的稅收負擔。


財會小童


這個問答是關於小微企業判定標準的概念。雖然小微企業的標準俗稱“533”,比較簡單。但實際工作中,由於多方面的概念和傳統認識的不同,極易產生誤解。問答具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一、個體工商戶是不是企業?

企業主要分為兩類:公司制企業和非公司制企業。公司制企業是指按照公司法等法律關係組織設立的經濟組織,常見的有: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公司,通常承擔以公司資產總額為上限的有限責任;非公司制企業是指按照公司組織程序設立之外的經濟組織,常見的有個人獨資企業、普通合夥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擔無限責任,通常沒有法人主體資格。

因此,個體戶屬於企業的一種。要判斷個體工商戶是不是小微企業,還需要看小微企業判斷的指標。

二、小微企業的判定指標分別是哪些?

小微企業判斷的指標主要有三項(俗稱“533”),即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企業年平均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該三要素必須同時滿足,同時其他因素不構成判別是否為小微企業的條件!

也就是說,只要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企業,都是小微企業,反之就不是小微企業!

三、個體工商戶是不是小微企業?

1、個體工商戶只要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就可以認定為小微企業,同時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2、個體工商戶滿足上述1條或者部分條件的,不能認定為小微企業,也不能享受稅優政策!

3、現實工作中的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常見的經營規模、資產、從業人員、利潤均有限,絕大多數個體工商戶屬於小微企業。但是,少部分個體戶生產經營做到非常好,筆者的客戶中有年銷售額過2個億的,無論是從業人員還是資產總額,都不滿足小微企業的標準!

四、個體戶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優政策

雖然現實工作中,多數個體工商戶屬於小微企業,但是根據小微企業普惠性稅優政策的相關規定,個體戶適用計繳個人所得稅,不能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增值稅和地方性稅費享受減、免等優惠事項,不受影響!


順通財稅段賢明


剛剛看了另外幾位老師評論,我覺得都是些書面語,一些百度的含義,那麼對於一般的人來說不太好理解。那麼我就一在生活中最為實際的方法與,但想想一下如何解答這個問題。

現在在我國的工商部門,現在已經逐步的改為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市行政審批局的業務中,註冊營業執照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個體工商戶,一種是公司,那麼公司又會分很多種,在這裡我們不做過多解釋,這個問題,問個體工商戶是不是小微企業。在我國的現在註冊營業執照上一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個體工商戶,另外有時公司細心的朋友可以翻看我們業執照,上面有一個註冊類型,大家就可以找到答案。

那麼很多要問小微企業與公司有什麼區別,那麼我們可以用一個一定和不一定來回答,小微企業一定是公司,但公司不一定是小微企業。

我是一名在人社局工作的。層的社保工作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要區分小微企業。但是針對各種行業,各種的類型,我們如何確定這公司是不是小微企業呢?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我們在在百度搜索全國企業信息公示系統裡面有個小微企業庫,我們在小微企業庫裡搜索單位名稱,如果可以找到,那就是小微企業,如果找不到就不試,這個方法簡單粗暴,非常的明瞭。

感謝大家的觀看,有問題大家可以私聊或者是在下方評論區評論。


華北小強


互聯網的全新商業化發展進程,讓我們對傳統的企業界定的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們不能夠按照以前的傳統的標準來界定了,以前那套標準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所以呢,我們很有理由相信個體戶也是小微企業的範疇!

我們首先來說,很多微商的從業者,以前並不交稅,以前也沒有個人所得稅,嚴格管理的現象,那你說微商的一個個人的流水,很多都超過了一家企業,微商很多的盈利率都要比傳統的一家企業都要高啊!同樣是自然人,那可能要比你法人更加具有納稅的價值!個體戶將會成為未來十年企業最常態的形式,因為我沒必要註冊法人公司啊,我註冊一個個體戶,利用互聯網,可以完成社交化新零售所有的交易環節,所以呢,以後的公司類型我認為,大型供應鏈型企業,小型個體戶,公司將會成為兩級發展,較大型企業,超級大企業,而中小企業,將會向微企業上發展,很多中小企業都可能變成一個個體戶!我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這種現象啊!

當我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後,其實我最想總結和建議的是,創業新人如果實在沒辦法了,必須要註冊一個公司,我的建議可以優先嚐試註冊一個個體戶,其實現在不註冊公司也依然可以納稅開票,開增值稅發票也可以,個人可以到稅務發生地和戶口所在地的稅務局進行網上登錄,自主申請納稅!

我是孫洪鶴,每天的都會回答一些熱門的問題,最近呢我也想總結100個以上創業投資關鍵的問題, 給大家做常態化的分享,這個平臺其實就是最好的社交化交友的平臺,大家多交有價值的朋友,多多的學習,創新,開拓自己的思維,祝每個人都成功!



孫洪鶴


不屬於,個體工商戶屬於自然人,個人獨資企業則是企業法人。

個人獨資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的法律地位不盡相同。在民事、行政、經濟法律制度中個人獨資企業是其他組織或其它經濟組織的一種形式,能以企業自身的名義進行法律活動。

在日常法律活動中,個體工商戶的法律行為能力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更多的時候,個體工商戶是以公民個人名義進行法律活動的。事實上,國內就有許多法律專家提出個體工商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企業。


米瑪塔爾的幻想雜談


法律上不是,企業一般是指法人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