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10大经典名言,开启美丽心灵的金钥匙!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明代著名心学大师,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因此自号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阳明先生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致良知,认为人心中固有的良知就是天理:“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理就在人心中是不假外求的。而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认为天理在圣人那里,圣人之心是纯天理,而大众之心充满人欲,因此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人应该匍匐在天理、圣人脚下。相较于程朱理学主张向外求理,服从于圣人,阳明心学更侧重于个性的张扬。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更是给后世学人以极大地鼓舞和启发:知而不行,非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二者完美结合才有实际意义。他的这些思想在《传习录》这本书中多有阐述,逍遥子为大家整理了几句,我们不妨一起学习一下。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10大经典名言,开启美丽心灵的金钥匙!

1、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释义:生而为人,良知是我们最大的坚守,因为一切的良心、善行都从这里发端,因此,“良知之外,更无知”;穷极一生不断地学习,目的在于不让良知蒙尘,因此,“致知之外,更无学”。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释义:好的品德和修养的形成就如同种树,要从根本上下功夫:种树要维护好它的根系,德行的养成要培养好自己的心性。

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释义:人心如同一面镜子,他原本只是如实地观照世间万事万物,是无所谓善恶的。之所以有善恶,是因为我们有了私心。判断善恶的最高标准是我们的良知,因此发扬善的东西,去除恶的东西,正是探究事物道理的意义所在。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10大经典名言,开启美丽心灵的金钥匙!

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释义:天地万物,花开花落,只有人去认识它的时候,才赋予了它们价值和意义。没有人,这些价值和意义就不存在,因此,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都源于人心。

5、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释义:真正明理的人,都会用行动表现出来,只是嘴上说明白,而没有实行,跟不知没有什么区别。

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释义:真正抱定的志向,就如同“心痛” 一般,一切心思和行为只在它上面,是顾不上说闲话,管闲事的。

7、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释义:一切道理都源于人心,心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所以,“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10大经典名言,开启美丽心灵的金钥匙!

8、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释义:意志是否坚定,心性是否稳定,在具体的事情上就能体现出来,平时可能高谈阔论头头是道,一遇事情却方寸大乱。在事情上不断磨砺自己,才会更加坚韧,有定力。

9、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释义:不犯错误不一定是最好的,人非圣贤,做事情难免会出错。如果知错能改,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10、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释义:在顿悟的那一刹那,才会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自在,良知、真诚和善良,这些人天生具有的品性,才是我们的本性,依这样的品性行事,自然问心无愧,无忧无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