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半導體產業高景氣,國產替代進入黃金時代

全球半導體是週期性行業,跟全球宏觀經濟息息相關。半導體是全球宏觀經濟的重要增長領域,半導體的下游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主要包括通訊、電腦、汽車、工業/政府、消費電子,因此半導體產業表現出跟全球宏觀經濟比較一致的週期性。

中外差距尚大

半導體行業發展至今,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應用領域包括PC、手機、通信、汽車、航天、軍工等,我國第一大進口產品就是集成電路,2018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總金額20,584.1億人民幣,佔我國進口總額14.6%。

據悉,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4746.31億美元,年增12.5%,三星憑藉在半導體市場的優勢以營收736.49億美元居冠。半導體行業市場集中度很高,CR10達到58.8%,top10半導體公司中無中國企業。存儲器仍然是半導體產品中市場份額最大的一類產品,市場份額達到34.3%,目前三星電子88%的收入來自存儲器。

半導體產業鏈分為材料、設備、設計、製造、封測5個環節,半導體材料包括硅晶圓、光刻輔助材料等,半導體材料被美國、日本企業壟斷,硅片材料CR5超過93%,目前主流的12英寸硅片,國內主要靠進口;設備主要包括光刻機、刻蝕機、CMP設備等,被美國、日本和荷蘭企業壟斷,市場集中度高,CR10超60%;設計環節公司主要分佈在美國、中國、中國臺灣,2018年,中國企業海思半導體首次入圍全球芯片設計前十企業。

半導體產業高景氣,國產替代進入黃金時代

集成電路設計必須使用EDA軟件來完成,EDA軟件市場由Synopsys、Cadence和Mentor壟斷,三大EDA企業佔據全球60%以上的市場。在中國市場集中度更高,以上三家佔據了95%的市場份額。半導體制造環節被臺灣、韓國壟斷,CR4超過80%,僅臺積電一家,就佔據約50%的市場份額,國內製造龍頭中芯國際計劃2021年量產14nm工藝,臺積電已於2018年初量產7nm工藝,技術差距太大;半導體封測是國內半導體產業鏈中最有望實現突破的環節,從封測行業企業競爭格局看,雖然全球目前排名前2的公司為日月光和安靠,但中國企業在國際上已擁有較強競爭力。2018年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三家企業在全球市場市佔率達17 %,且在封裝技術能力較為全面,掌握了全球較為領先的先進封裝技術,未來有望進一步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半導體產業高景氣,國產替代進入黃金時代

半導體產業向中國轉移

半導體產業在美國發展起來後,在全球範圍內經歷了三次產業轉移,第一次由美國轉移到日本,成就了東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1970s,美國將裝配產業轉移到日本,日本從裝配開始全面學習美國的半導體技術,並將半導體技術創新性地與家電產業進行對接,成就了索尼、東芝等系統廠商。80年代電子產業從家電時代進入PC時代,催生了對DRAM的需求,日本憑藉在家電時代的技術積累和出色的生產管理能力, 實現DRAM的大規模量產,並實現反超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繁榮持續了將近20年(1970-1990 年)。

第二次轉移是由美國、日本轉移到臺灣、韓國,20世紀90年代隨著PC產業不斷升級,對DRAM存儲技術要求也不斷提升,而當時經濟乏力的日本難以繼續對技術升級和晶圓廠建設的投入,韓國藉此時機加大資金對DRAM的研發技術及產量規模持續投入,確立了在PC行業的半導體龍頭地位。而臺灣則是把握住了美國、日本半導體的產業由IDM模式拆分為IC設計公司和晶圓代工廠的時機,重點發展Foundry產業,在代工廠環節一枝獨秀,此次轉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臺積電、日月光等大型半導體廠商。

當前正處於第三次轉移階段,中國憑藉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龐大的消費市場,智能手機產業的興起,承接了第三次產業轉移。從前兩次產業轉移來看,每次轉移都伴隨著新終端的 興起、本國的政策扶持和強大的財力支持,當前中國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的第一大市場和第一大生產國,5G網絡領先部署,以及由5G帶來的物聯網的快速發展,都將產生巨大的半導體產品需求;近幾年國家的產業政策力度很大,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以及撬動的鉅額資金,將有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在半導體第三次轉移的趨勢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國產半導體公司將在未來10年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半導體產業高景氣,國產替代進入黃金時代

國產替代空間廣闊,行業有望進入高景氣階段

1、規模體量巨大,但高度依賴國際市場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和消費市場,2018年國內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3100億美元。其中,CPU的市場規模體量巨大,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廣闊。

2018年數據顯示,國內智能手機和計算機產量分別高達13.69、3.2億臺。同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和完善,智能終端和應用領域的增加,對於CPU的巨大需求也會與日俱增。

2、CPU+OS處於起步階段,市場空間廣闊

目前國產CPU和操作系統(OS)行業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國產替代市場空間巨大,在實現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將是長週期的大主線題材。另外,國家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和融資渠道的拓寬將帶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壯大。

由於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升級等大戰略的需要,對國產CPU和操作系統等領域上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提高。特別是在軍工武器等關鍵的領域上,使用週期長,對於供應鏈的安全性需求大幅超過對產品性能參數上的要求。

同時,國內對於國產CPU的政策支持逐漸完善。為CPU產業實現起步到加速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氛圍。主要是通過技術引導、資金支持、推動兼併重組、強化應用端產品的採購,加強人才的培訓和建設等方式。

半導體產業高景氣,國產替代進入黃金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