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北方人說的“俺”是怎樣演化來的?和少數民族說的“阿”有什麼關聯?

揚眉劍出鞘84975832


考察方言俚語會嚇一跳,裡面有很多詞彙與英語一樣。

比如朝鮮話你好讀安你 I see you 很明顯同時帶有英語和漢語。說到這有的人一定認為是巧合。再舉例就行了。苗族話再見讀拜拜嘿。英語的拜拜其實出自漢語掰開一詞。


之前我說英語龜讀馱特司是指馱著男性升值器的神獸,特是男性生殖器犆,而且就是中國碑的形制。馱特這種形式的漢語在日耳曼語言裡很多,比如阿姆斯特丹其漢語本意有點粗俗,指阿姆司犆。鹿特丹則是指鹿的雄性生殖器。比特就更粗俗了,男女生殖器。司什麼、什麼特、馱什麼就是日耳曼漢語的常用句式。;然而在湖南話裡也有類似的,比如泡妞,湖南話說馱特,很粗俗,馱著男性生殖器是泡妞。

我之前說應該一詞就是《聖經》裡提到的該隱,同樣是漢語。該隱的經歷與漢語應該、活該、該是一致的。就是指罪有應得。實際上該隱就是應龍,就是殺蚩尤和夸父的人,就是沿海支老二支系,與蚩尤、夸父同屬黃帝系,只是歷史表述造成了誤會。黃帝用夔牛做軍鼓就是指苗蠻系,漢族作為苗蠻後裔之一,自然是繼承了應該這個詞性。在湖南話裡應該就讀該應。

衚衕一詞實際是虎洞,巷是大象穿過叢林留下的通道。虎洞既是指老虎的洞,也是指早期白人是穴居人,就是會修地下建築。虎的喘息聲為杭、汗,所以涵洞就是指隧道,與虎洞一致。漢語方言喜歡使用涵洞,於是就把巷讀作了han。與衚衕是一樣的。有人說衚衕出自蒙古語,其實那是胡扯,草原上哪有衚衕?就是虎洞了。日耳曼語裡衚衕、同都指街巷。可見還是漢語。

漢語是上古創造漢字時的書面語,各族都有吸收。也各自有各自的流派特點。白人上古都在古中國,所以就不奇怪了。

漢語表示我的字非常多,吾出自五,指父黃母白混血,七仙女後代。我則是指娥皇后代,出自大鵝。指苗蠻脫離九黎後又與白種以掃結合,就是娥皇了。讀我和鵝都沒問題。咱、灑家都是藏的意思,而是咱是複數,就是與藏的關聯了。藏又出自壯,全體黃種都是顓頊後人,顓頊就是壯婿的意思,也是對應華婿氏、赫婿氏。苗族的第一人稱是王,就是出自狗叫聲,指養狗人。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來源各異。俺則是英語的 I,也是安,指龜。實際是白種母系自稱。

阿與貳同意,緬甸語的阿是五,泰國叫阿乃年,可見阿也是指黃種,所以阿拉也是黃種自稱。比如上海人自稱阿拉,羌系彝族有很多阿拉地名,昆明就有阿拉鄉。所以俺既代表白種母系,業代表黃種。就像七可以指白種七仙女,但更多指黃種,七娜就是中國。阿也會讀成鵝,可見是交叉的。不過在很多神話裡出現的安神,通常還是指白種母系。源頭確實是這個。所以伊甸園的蘋果也就叫阿婆了,也是愛情一詞的由來。


國病


開封話“俺”“我”同時用!“俺”在開封話裡只做定語才用,比如俺倆,俺家等。主語賓語都用我。比如我送俺朋友回家了,而不能說“俺送俺朋友回家了”。


378China


“俺”由“卬”演變而來,“卬”乃“抑”字之初文,本義為向下按壓,假借為第一人稱用字,“卬”用為第一人稱的例子,《詩經》中已見(如“卬須卬友”——我等待我朋友)。卬音ang,後韻尾_g脫落,遂演變為方言詞第一人稱的“俺”(an)。


老周99p9


山西人有:we, an, ou,“我”等方言!不只是俺!


藍麒麟77


上古漢語:吾ngal

漢語普通話:我uo

西南官話:我ngo

吳語上海話:吾ngu

吳語蘇州話:吾ngou

粵語:我ngo

閩南語:我ngua

客家話:我ngai

部分北方官話:俺ngan

藏語:我nga

景頗語:我ngai

嘉絨語:我nga

可以發現它們很相似,因為這些詞是同源詞,全部來自原始漢藏語。


吾王54963924


這個題目太武斷,不是北方人都說俺,而只是部分地方,主要是河南人說俺。我是關中人,也是北方人,但我從不說俺,而說è(我)。


188512105dt


俺多指我們,有時候指我!


洪浪湯姆


單指個人一般用我,俺和咱一般對親近的人說的。朱元璋不自稱朕,也是俺,應該是個人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