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老年人為什麼不可以去旅遊?

李克爽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出來旅遊的越來越多。以前航空公司有規定七十以上坐飛機要提供健康證明,現在這項規定也沒有了,只是在辦理值機手續的時候工作人員會諮詢一下有沒有心臟病什麼的。

在各地的旅遊景點不管是開發成熟的傳統景點還是設施並不完善的新興景點或者是爬山涉水比較消耗體力的景點甚至是遙遠的新疆都能看到老年遊客的身影。因此只要身體和經濟許可,老年人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比中青人有更多的出行機會。

當然老人在出遊的時候要注意幾點:

1儘可能安排旅遊節奏慢一點,帶好必備藥品不至於旅途勞累而病倒

2儘量避開出行高峰,旅行時從容有度

3注意旅途安全,找正規旅行社,坐有營運手續的車,不要住太偏遠的賓館或民宿,不去設施不完善的景點和參加有危險的旅遊項目

4出行時幾個人結伴同行,相互照應,每人分好工分擔旅行中的工作

5旅行線路不易拉的過長,旅遊時間不要太久,勞逸結合

6有條件的老人也可以通過自由行的方式旅行。下載一些旅行用的APP如:高德地圖、攜程(訂房訂票訂車)、馬蜂窩(實時旅遊信息)等等自己規劃旅遊線路

中年人因為工作繁忙還要照顧老人孩子,相對出行的機會較少,但是節假日還是可以安排出行的,只要避開人流高峰,找好合適的地方,完全不影響來一個完美的旅行。


西區嗑嗑


提問者的“中”老年人,應該是指剛退休的老年人,而不是指中年人和老年人吧!

那我就是剛退休五年的“老年人”(其實,我並不喜歡被人稱為“老年人”)。在我的概念裡,年齡到了行動和思維緩慢,甚至自理能力降低,才算是老年人。

我2015年退休,退休前照顧病重的老父親,在我退休的第六天,老人家離世。女兒懷孕後期就一直由我們老兩口照顧。2014年,小外孫降生,照顧這可愛的小精靈,直到2017年他長到兩歲半去了幼兒園。

這時的我們解放了!就如一個被壓制了的彈簧鬆手後,我們的旅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旅遊,成了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自駕遊。從東北到北戴河,集安去了四次,長白山兩次,延吉等地,行程數千公里。



歐洲自由行兩次。2017年,倫敦—巴黎—威尼斯—羅馬,21天。2018年,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阿爾卑斯山—慕尼黑—柏林—布拉格,27天,其中包括法蘭克福至阿爾卑斯山區的自駕910公里。


兩次歐洲行的所有準備,包括簽證、民宿、機票、火車等所有辦理和預定都由我一個人獨立完成。由於計劃周密詳細,一切都按計劃安全順利完成旅行。

在慕尼黑遊覽期間,無意遇到一個房車營地,瞬時對房車產生興趣—原來旅遊還可以這麼玩?回國後,經常潛水於各大房車旅遊網站,當然包括《今日頭條》。

終於在半年前,買到一輛帶公告的房車底盤,經改裝廠改裝後上路行駛。現已經出行兩次,國慶節前才返回。



第二次歐洲自由行回來後,我就開始在《今日頭條》裡寫文章,或回答悟空問答中的問題。近期又開始發佈房車旅行視屏,收視率令我滿意。所有發佈的內容達500多篇。我喜歡游泳,平均每週三次。以前經常滑冰,現在家裡人強烈反對,不得不終止。

說了這麼多,並不想炫耀什麼(其實,已經過了那個年齡)!我就是想讓咱們退休的人都有一個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雖然社會和網絡對我們這一代人有偏見,但只有我們知道,我們當時都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艱辛!趁著身體尚好,又趕上這麼好的盛世,問什麼不去補償我們年輕時的遺憾呢!


自由行所見所聞


@頭條旅遊## ###中老年為什麼不能去旅遊呢?####中老年是旅遊隊伍中佔比較多的,誰說中老年不能去旅遊,我國的退休政策,女性職工50歲就退休了,還有許多的公務員和事業人員,在單位工作了30年以上,也就退休了,所以他們的孩子,有的正在上學,有的剛參加工作,有的結婚了暫時還沒要孩子,這樣老人退休後,有了自己很多的空閒時間,也就正好去旅遊。### ### ### #### ### ###至於那些要帶小孩的中老年,可以利用孩子暑假和寒假去旅遊。象我平時小孩要上學,我就和老頭子輪流去旅行,孩子放假了,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旅遊,這樣一年也有好幾次去旅行。這樣既帶了孫子,又亨受到中老年的旅行生活。#### ### ### # ### ### ###所以,在平時的旅遊景區,看到的是許許多多的中老年的身影,他們才是旅遊的主力軍。





江山芳芳


誰說的中老年不可以旅遊?現在旅遊的主力軍就是中老年人。當我們到了退休的時候基本就到了中老年的行列。試想想這些中老年人。退休以後幹什麼?我總結了這樣幾類:一回家抱孫子,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二回家照顧年邁的父母。三為社會繼續做貢獻繼續工作,四就是一身輕鬆,不用照顧老人,不用帶孩子,辛苦了大半輩子,想為自己而活的人,他們會選擇旅遊,遊玩,上老年大學,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這樣就造就了一大批旅遊的主力軍,這些主力軍,有時間,也積攢了金錢,誰不想趁著還算年富力強,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呢?而年輕人則不同,他們要學習,要工作,要打拼,要升職。時間對他們來說非常寶貴。他們即便想旅遊想去遊山玩水。也要等待假期。大家都知道,假期旅遊像打仗一樣。欣賞的根本不是風景,而是人頭。所以大部分年輕人假期的時候寧願回家看自己的家人與家人在一起團圓,也不願意去旅遊。而退休的老年人則不同,他們有的是時間,想什麼時候出遊都可以。去旅遊景點,你們就會發現那裡都是些童心未眠,花枝招展的中老年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一一4442


誰說老年人的不要旅遊?

這簡直有些不通人性了!

其實,老年人最適合旅遊!老年人也最有條件旅遊!

1.老年人有最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退休後所有時間都由個人支配,在季節合適的時間,外出旅遊可以自由安排,不與什麼黃金週的人擠人旅遊相沖突。

2.老年人都有一定的經濟條件,不受兒女的管制。老年人的旅遊還給國家第三產業發展加大貢獻。

3.老年人旅遊可以使心情愉悅,鍛鍊身體,可以使身體更健康。

4.老年人走遍祖國大好河山,看到祖國的巨大變化,看到祖國各地日新月異的發展,會對祖國的明天更有信心,心情會充滿快樂。

5.至於旅遊中老年人可能與到的安全問題,一般情況都會自己特別注意,身體條件不好的老年人自己就會限制自己的行動範圍,也不會去冒險。而且旅行社可以要他們提供健康證明,不能隨便限制他們的旅遊權利,我國旅遊法也沒有相關規定老年人不能旅遊。

6.說到個別突發情況,什麼年齡段都可能發生,不能用個別突發情況來限制老年人旅遊的權利。

所以,不要用老年人老了的藉口來限制老年人的旅遊權利了,要靈和處理為好。

我現在就在杭州桐廬旅遊!

而且是自助遊!桐廬據說還是全國的最美麗城市之一。我剛來一天,到深奧古村看過,真美!

下面是狄蒲村的花海和深奧村的排樓,景色迷人!篇幅所限,舉例說明而已。





上善若水3991798753


其實中老年人去旅遊反而對身心非常有益。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去旅遊可以放鬆心情、告別單一枯燥的日子,呼吸大自然新鮮的空氣,開闊視野,增強自信心等等。

但也有部份中老年人不適合去旅遊。主要是身體患有心臟病或者關節風溼和腰椎病痛之類,特別是高海拔和長途線路、以及消耗體力大的景點。



廣西郭榮順


中老年人為什麼不可以去旅遊?

這問題出來本身就是為了讓人們批判的嗎?

中老年人才應該多出去旅遊的,難道不是嗎?

據數據顯示,今年國慶節,中國人的足跡遍佈全球的1498個景點和地區。最愛出門旅行的前三甲是上海、北京和廣州人。深圳人更多的原則國內遊,上海和北京人更喜歡出國遊。帶爸媽出遊和情侶出遊的更多。




愛旅遊的50後、60後和80後們

2019年國慶旅遊,大數據表明50後人均花費3640元,60後人均花費3620元,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名,80後以3354元的人均花費位列第三位,70後人均花費3324緊隨其後。看這就說明了一個跟提問相反的現象,就是說事實上現在的旅遊市場上,50後、60後和70後、80後這些中老年人才是主力軍!



愛旅遊的銀髮一族

中老年人成為旅遊消費的主力軍是因為退休後的老人們,都選擇了相對放鬆的生活方式,一起去看祖國的大好河山,看日出日落,看牛羊遍地,看他們所親手建設的祖國。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50後和60後的老人們,他們是隨同子女出遊的,這說明中國家庭的關係更加和睦了。

愛旅遊的樂活者們

人們為什會熱愛旅行,那是因為旅行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增長見識,可以鍛鍊身體,可以令心情愉悅。正處於30-50歲之間的70後和80後們正是整個社會的中流砥柱,擔負著祖國建設的重任,出門旅行可以放鬆身心,再投入工作更加具有動力。老人家們出門旅行能夠令身體更加健康,心情更加愉悅。


所以嘍!中老年人為什麼最好不出門旅遊?這是個悖論,相反當然是最好多多出門旅行才對!看江山如此多嬌~


小帥七爺


這個問題應該是那種本身不能出去或者有病在身的提出的問題。老漢五十有七,每年都會自駕上千公里的地方旅遊,全國除了新疆和拉薩、臺灣沒過去,差不多走遍了全國。岳父80有餘,也每年跟團到海南、雲南、華東五省、廈門、四川等地旅遊,最特別的是還參團到東南亞眾多國家旅行。

中老年人因個人身體原因或經濟原因,也有一些不出門旅遊的。但隨著經濟與生活的提高,出門旅遊已是不可阻擋的潮流。君可見,每日去泰國就有很多中老年團,他(她)們可是消費大軍呢。所以心裡有愛,處處有陽光。出行吧,當你還年輕!


春的使者yeq


中老年人為什麼不可以去旅遊?

拋出這個問題基本上就是來挨批的。

現在隨著老年群體數量的增加,中國已經開始向老齡社會轉化,相當多的老年人由於身體好、收入穩定、閒暇時間充足,因此具有很高的出遊願望和需求,反而成了旅遊的主體人群,中老年人為什麼不可以旅遊?荒謬!

身邊很多退休的朋友隔三差五的就出去旅遊一次,可以幾個好友相約一起自由行,也可以十幾、二十個人湊到一起和旅行社聯繫成團出行,方式不同,目的一樣。以前工作的時候沒有時間出去旅遊,現在臺灣、香港、澳門、泰國、新加坡、甚至更遠,只要人數能湊成一個團,真的是說走就走,不要太瀟灑哦,你說年輕人有這個時間和自由嗎?

我也是中老年人旅遊大軍中的一員。年輕的時候整天忙忙碌碌,要工作、要加班、要學習、要帶孩子、要做家務、雖然喜歡旅遊,但是沒有時間出去,現在退休了,終於有了自由的時間,你說不趁著身體還好,腿腳還靈活,抓緊時間實現年輕時的願望更待何時?所以中老年人不僅可以出去旅遊,而且還是旅遊的黃金年齡。

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說”所謂旅遊,就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去看別人呆膩的地方“

我就是喜歡到別人呆膩的地方去看看,也歡迎別人到我呆膩的地方來玩玩。

給中老年人出去旅遊的幾點建議

1、出行方式的選擇:跟團遊、自由行、自駕遊

★跟團遊:最好能約一些朋友一起組團,這樣玩起來更開心,如果能有相熟的旅行社更好,這樣也能避免參加一些低價團、購物團,甚至被強迫購物,如果真到了購物點,也要捂緊自己的錢袋子,貴重物品儘量不要買。

★自由行: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出行方式。如果是自由行一定要做好旅遊攻略(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筆記,因為現在記憶力不如年輕人了,怕忘事),手機上要有一些常用的App,比如:12306、飛豬、去哪兒、攜程、美團等等。至於車票和住宿一般在淡季問題都不大,根據行程提前一點預訂就可以了。

自由行還有一點最重要的,一定不能忘了充電寶,要保證手機隨時有電,因為你的一切安排都在手機上。

★自駕遊:出行之前對汽車進行一次全面的保養、檢查,保證出行途中車況完好;駕駛人員必須帶好證件,遇到檢查方便出示;如果是長途旅遊,一定要有兩個司機換著開車,避免疲勞駕駛,必竟出門在外【安全第一】。

2、出行時間:退休以後時間相對自由,想旅遊什麼時間都可以,遇到小長假、黃金週就把資源留給年輕人吧,所以一定要選擇淡季出行,這樣不僅景區人少,旅遊體驗更好,而且在吃、住、行,甚至門票都能節省不少錢,就是參加旅行社淡季也能有很大的優惠幅度。

3、自由行的時候,在時間安排上儘量寬鬆一些,行程不要太趕,避免太勞累,旅遊講究的是個心情,沒必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累。

4、出門旅遊老年證、身份證一定不能忘記,許多景點門票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半價或者全免。

5、在品嚐當地美食的時候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引起腸胃不適。

6、平時服用的藥物,比如:降血壓藥、降血脂藥以及一些常用藥一定不能忘記。還可以帶些暈車藥、抗過敏藥、感冒藥、腹瀉藥、紅花油等。

7、文明出行、文明旅遊,不要總給人一種”大媽上樹、大爺搶座“的感覺。

中老年朋友們,我們要用行動打破”中老年人不可以去旅遊“的謬論,趁著我們的身體還健康的時候,把我們年輕的時候想去而沒有時間去的地方都去看看吧,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遊遍祖國的山山水水不是夢!

我是喜歡旅遊的玉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也歡迎大家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歡迎你的轉發與關注,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玉心1127


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怎麼這麼少呢?

我認為中老年是可以旅遊的,如果說不可以旅遊大概受兩個條件的限制。

一,受時間和精力的限制。許多中年人仍在工作,甚至還要加班加點。還要照顧家庭,是家中的頂樑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旅遊。

就是一些已到六十,七十的老年人雖然退休了,但上邊還有八十,九十的老人需要照顧,下邊還要幫著兒女帶孫子、孫女,做家務,同樣沒時間和精力去旅遊。

二,受身體條件的限制。老年人如果體弱多病當然不適合旅遊,免的出意外。

在以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然可以旅遊,看看祖國大好河山,欣賞風景名勝,增學問,長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我想提醍的是,中老年人旅遊,一定要遵守社會公德。不做象媒體報道的,豪華遊輪擁搶免費餐飲,踐踏花草,在不適宜的場合大聲喧譁等不道德的事情,做文明旅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