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一個靠“垃圾”起家的男人,憑什麼讓華爾街視他為“神”?

一個靠“垃圾”起家的男人,憑什麼讓華爾街視他為“神”?

小懂說: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 Milken)被稱為“垃圾債券之王”,當年混華爾街的人都視他為神。這個人蔑視規則,他的一生都在建立新秩序。

一個靠“垃圾”起家的男人,憑什麼讓華爾街視他為“神”?

△ 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 Milken)

他是美國著名的金融家和慈善家,因在垃圾債券 (高收益債券)市場中發揮巨大作用而成為華爾街最受尊敬的人之一;

他是米爾肯家庭基金會(Milken Family Foundation)的聯合創始人,親手打造出一家以教育獎項而聞名的慈善企業;

他是米爾肯研究所 (Milken Institute)的主席,這是一家致力於激發創新、改善世界各國人民生活狀況的經濟智庫,在全球聲名顯赫,被稱為“美版達沃斯論壇”;

他是醫學慈善基金會的創始人,致力於研究黑素瘤、癌症和其他威脅生命的疾病;

他還是知識寰宇公司(Knowledge Universe)的主要投資者,這是一家專門從事幼兒教育、互聯網商務、技術諮詢和教育測試的公司。

他就是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 Milken)。

現年71歲的他,依舊無處不在。

理想的開始

Milken出生在美國加州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畢業於洛杉磯的一所公立學校伯明翰高中。Milken的父親是一位會計,Milken從小就喜歡和父親一起出差。剛開始的時候,Milken只是幫父親提提公文包、搞搞文字方面的工作,慢慢的Milken流露出了對數字的特別興趣。在幫助父親進行支票的分類、編制銀行報表和會計帳目的過程中,Milken開始了他在財經領域的初步啟蒙。

1968年,Milken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在學校讀書時,他對信貸就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Milken發現,審計數字不能充分反映一個公司的真實價值。這時候他開始懷疑父親曾經對他的教導:永遠不要忘記,生意場上信譽第一,而信譽的創建是從財務報表開始的。

1970年,Milken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通過沃頓商學院教授的介紹,Milken加入了一家老牌投資銀行——德雷克塞爾·哈里曼·裡普利(Drexel Harriman Ripley)當分析師,繼續對投資風險做深入的研究。獲得MBA學位後,Milken就在這家銀行擔任低等級債券研究主管。

在Drexel公司工作期間Milken發現,傳統的華爾街投資者在選擇貸款或投資對象時,只看中那些過去業績優良的企業,而那些因為要保護小投資者而不能破產的大公司,它們的信用等級雖低,但其實有更好的投資價值。

美國的債券等級一向由穆迪公司和標準普爾公司制定。投資債券有無價值,取決於債券發行者按期支付利息和本金的能力。債券評級越低,公司為吸引投資者必須支付的利率就越高。當時,美國電話電報和IBM等頂級藍籌股公司發行的債券為AAA級,華爾街沒有哪家投資行對BB級以下的所謂“垃圾債券”感興趣,但Milken卻對這塊別人不屑一顧的領域情有獨鍾。

還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唸書的時候,Milken就曾接觸到W·布拉多克·希克曼教授的研究。希克曼的結論是,低評級的債券經過多元化的組合配置,回報率能高於高評級的債券。於是在1971年,年僅25歲的Milken在研究了上千份公司財務報告之後,準備發起一場“金融革命”。

華爾街封“王”

那個年代美國經濟並不好,許多債券的信用等級下滑為“垃圾級”。在所有人都拋售這些債券時,Milken想到了教授的結論。他發現,這些債券信用等級的降低,都是由宏觀經濟低迷引起的,只要企業的前景夠好,這些債券的質量就有保障。

需要強調的是,垃圾債券並不是垃圾。它的本質和普通債券並沒有差別,不同處在於,發行垃圾債券的公司信用等級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較大。為了吸引人投資,這些公司會以高利率作為誘餌。簡單說,就是高風險高利率。所以,垃圾債券還有另一個名字:高風險債券。

於是,Milken對他的老闆提議,要在Drexel公司成立一個低等級債券買賣部門,專門遊說投資人買賣垃圾債券。

但那個時候,幾乎沒有人做垃圾債券交易。因為在投資者眼中,它們是不能帶來任何回報的“垃圾”。但Milken毫不氣餒,他四處遊說、尋找願意購買的人。

他帶著裝滿研究報告的公文包四處跑,宣傳高收益債券的投資思想,說服投資者投資。而結果也往往表明,這些債券的價值出乎投資人的預料。

一個靠“垃圾”起家的男人,憑什麼讓華爾街視他為“神”?

△ Milken引領了1970-1980年代垃圾債券的市場熱潮

膽大的投資公司首先被他說服,許多保險公司、退休基金見Milken的理論實際可行也願意跟進,而他建立高收益債券共同基金的主意,更使小投資者能夠投資於垃圾債券,因而使市場流動性大大增強。一項創新就這樣產生了,垃圾債券市場因此活躍並飛速發展起來。Milken管理的債券買賣部所獲利潤也從開始時佔公司總利潤的35%,到1975年已接近100%。他手下的垃圾債券市場初露端倪。

那麼,問題來了。

垃圾債券越來越受歡迎,經濟形勢轉好提高了不少垃圾債券的信用等級,市場上於是出現了垃圾債券供不應求的局面。米爾肯腦子一轉,做了件誰也沒想到的事:“創造”垃圾債券。

與其坐等大公司信用降級,不如找到一些發展中的初創公司,放債給他們。這些公司的信用,和那些因宏觀經濟萎靡而信用下降的大公司差不多,但由於它們處於發展上升期,債券的質量其實要更高。

很快,Milken和Drexel公司就成為了這個市場的掌控者。由於Milken獨到的投資眼光,這個業務不僅讓他、Drexel公司和投資人發了財,還助推了美國小公司的成長和就業。要不是Milken為它們籌資,這些小公司早就死在了資金匱乏的大路上。

1983年成立的電信公司“MCI”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時Milken以9.5%的回報率為它發行了10億美元債券。憑著這些資產,MCI有了實力開拓電信光纖業務,還向行業巨頭 AT&T 發起了挑戰。美國電信業在80年代的蓬勃,很大一部分仰仗於Milken的遠見和對相關公司的相助。

Milken成功的秘訣,其實就是找到了一個無人競爭的資本市場,先入為主併成為壟斷者。僅在1987年,Milken就賺了5.5億美元。在他的華爾街職業生涯中,Milken為眾多行業的3200多家公司提供了資金,這使他在那個年代贏得了“垃圾債券之王”的綽號。Milken將美國的證券金融歷史輕輕地改寫,並調整了其發展的方向,成為自J.P.摩根以來美國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風雲人物。

投身教育與慈善

除了金融家的身份,Milken還是一個慈善家。

Milken的慈善事業始於1970年代,與他的商業生涯平行,並於1982年隨著米爾肯家庭基金會(Milken Family Foundation)的成立而擴大。該基金會獲得了數億美元的捐款以支持醫學研究和教育,並與世界各地的1000多個組織密切合作。在過去幾十年裡,基金會幫助了患有危及生命疾病的兒童家庭、建立了青年項目、學者計劃,還資助了兒童神經病學、營養學、白血病、腦癌和乳腺癌等的全球研究。

1985年,Milken家庭基金會最受歡迎的項目“Milken教育獎成立”。它與全美各州的教育部門合作,被《教師》雜誌稱為“教學奧斯卡”,該獎項已向數千名教師和校長頒發了數千萬美元的獎金,並組織這些教育工作者參加一年一度的專業發展會議。

1991年,Milken創立以自己姓氏命名的獨立經濟智庫——米爾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致力於幫助企業和公共決策的領導者識別並實施創新理念,以創造廣泛的繁榮,改善美國以及世界不同地區人群的生活和經濟狀況。Milken Institute每年舉辦全球峰會和地區性會議,包括亞洲峰會、倫敦峰會、中東峰會、加利福尼亞峰會等。其全球峰會份量最重,聚集世界政治、經濟、學界等領軍人物,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副總統戈爾、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納斯達克CEO Adena Friedman、黑石總裁Hamilton Tony James等都是峰會的常客。

一個靠“垃圾”起家的男人,憑什麼讓華爾街視他為“神”?

一個靠“垃圾”起家的男人,憑什麼讓華爾街視他為“神”?

△ 2018 Milken Institute全球峰會上的Milken

1993年,Milken不幸成為了一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他之前,他的家族已有六人死於癌症,醫生認為他只能活12到18個月。然而現在幾十年過去了,他依然活得很好。

積極而有節制的生活、豐厚的財力和過人的頭腦為他延長了生命。他把商業規則引入到了癌症研究中,建立前列腺癌基金會(Prostate Cancer Foundation),該基金會每年向科學家提供數百萬美元,並常常在90天內儘快為他們提供資金,這讓缺乏研究資金的科學家們紛紛效力於他的門下。

1996年,Milken通過對市場的有效評估,又瞄準了教育產業。當時美國最大的50家企業中,醫藥保健系統一家都沒有,教育市場與醫藥保健市場一樣,有極大的發展機會。Milken給自己立了一個小目標,就是要辦成第一家進入世界最大企業行列的教育企業。

他不顧癌症纏身,與家人和朋友一起投資5億美元。以教育服務為目標,先是創建了知識寰宇(Knowledge Universe)公司,然後開始收購和聯合相關企業。他收購了製造智能玩具的公司,第二年就將其年產值從1700萬美元增至8000萬美元;他又收購了有良好聲譽的學前教育連銷機構——兒童發現中心,作為其在學前教育領域的基地。

Milken想將Knowledge Universe公司建成一個全面覆蓋知識和教育領域的巨型綜合企業,讓一個人從出生、長大、上學、工作、生活、退休,直到去世,所有的知識和教育需要都可以通過知識寰宇公司得到滿足。

在自己的病情逐漸好轉的同時,Milken和妻子加入了蓋茨和巴菲特的慈善活動——“捐贈誓言”(Giving Pledge),他們表示:“慈善事業遠遠不只是開支票而已。它要用創業的方式,尋求最佳做法,讓人們有力量改變世界。”

截至2019年9月,Milken的淨資產約為37億美元。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人們在對美國金融歷史的發展過程進行回顧的時候,Milken將被作為一個重要的人物進行記錄。並不是因為他在締造“垃圾債券王國”的過程中賺取了數十億美元,最重要的是他為美國發展中的中小型企業提供了一種融資的新思路,也為人類的醫學研究、公共衛生、教育等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不一般的人”,但每個人都能夠像Milken一樣通過努力去創造價值。追逐夢想、勇於創新,不管精彩與否,都將會書寫出一部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

文 / 小懂

掃描二維碼,關注「看懂投資」

一個靠“垃圾”起家的男人,憑什麼讓華爾街視他為“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