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靈活用工模式的影響下,企業薪酬如何調整

(點擊右上角“+關注”【合易人力資源】頭條號,有職場攻略、管理策略、乾貨、詳解)


企業用工模式可以分為很多種,勞動合同用工、勞務派遣用工和外包用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用工,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任務為期限的用工;標準工時、綜合工時和不定時用工等等。

這麼多種的用工模式,實際上很多企業採用的通常只是簽訂固定期限或無固定期限的標準工時的模式。但是自2018年國家宣佈社保入稅以來,採取靈活用工——即企業不再單一的僱傭標準工時的勞動合同用工,而是結合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用工、業務外包等多種用工方式,被認為是降低企業社保負擔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靈活用工模式的影響下,企業薪酬如何調整


靈活用工模式,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合同簽訂方式的改變,對人力資源管理各項工作也都帶來了衝擊和改變,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對薪酬管理的改變。

一、勞務派遣用工:很多企業並不將派遣用工視作正式工,在薪酬待遇上也有差別,同樣是做一個崗位,正式工的薪酬待遇可能要比派遣工的要高不少,這種現象在國企比較明顯。有些民企也會有勞務派遣用工,但是他們通常只是在特定崗位上使用,比方說一線輔助工、後勤崗位等,這部分崗位的工資標準也會相對較低。勞務派遣用工是由派遣公司繳納社保的,有些派遣公司會採取各種手段來降低社保成本,同時也就給企業降低了用工成本,因此現在有更多的企業願意與派遣公司合作。我們建議企業在用勞務派遣工時不能只追求低成本,人員穩定還是必須要關注的,因此在待遇上建議可以採取與正式工比較接近的工資結構,不要與正式工有太大差異,然後在津貼福利上可以差異化設置,這樣更容易讓人接受一些。

二、外包用工:外包其實是指企業將生產或業務流程中的某個環節外包給其他公司或個人,比方說包裝、裝車、運輸、維修等等。以前很多企業採用外包方式更多的是出於專業化運作的考慮,但是現在社保入稅,外包就成了很多企業降低社保成本的一種手段。企業可以將更多的作業環節外包出去,與第三方簽訂外包合同,第三方再與聘用的人員簽訂勞務合同,這樣就避免了繳納社保的問題,對企業來說支付的是外包費用,而非薪酬。而且外包方在用人方面比企業要靈活,通常人數和薪資水平都要更低。


靈活用工模式的影響下,企業薪酬如何調整


三、非全日制用工:就是通常說的零工。我們大家都知道麥當勞、肯德基一直都是用零工的,而從去年開始他們大幅度提高零工比例,基本上只保留關鍵的管理崗位,其他人員能換成零工的都換成零工。零工是不需要繳納社保的,這就大幅度降低了他們的社保成本。零工的工資是按照小時計算的,通常也沒有其他的津貼福利等,比較單純,人工成本也偏低,所以有條件的企業都可以考慮使用零工。國家對零工的小時工資標準是有最低標準限制的,和全日制用工的最低工資標準一樣,過去幾年都是每年上調的,企業也要注意隨時調整。另外隨著靈活用工的趨勢變化,零工群體的市場變大了,企業招聘零工的競爭變強了,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通過提高小時工資標準來提高競爭力,因為零工是可以同時為多個企業提供服務的,肯定是哪個企業給的工資高就去哪兒。還需要注意,企業對零工群體還是需要根據崗位的特性提供必要的勞保和津貼,如高溫補貼,到了高溫季節該給的還是要給的,用餐時段的免費午餐或者是誤餐費等,都是成本不高但是能夠起到人才保留作用的方式。

四、以完成一定任務為期限的用工:這是一種短期用工模式,採用比較多的是專家顧問、專業技術人員等,通常簽訂的是聘用協議而非勞動合同。協議中明確約定合作期限、需要完成的任務、任務目標、終止條件、達成任務目標支付的報酬等。這種模式下的報酬支付方式非常靈活,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分階段支付,也可以按月支付,還可以附帶考核、獎勵等等。


靈活用工模式的影響下,企業薪酬如何調整


五、新興用工:就是各種平臺上的搶單用工。比方說嘀嘀、美團、餓了麼,包括司機、外賣、跑腿等等,現在有些快遞、快遞櫃維護、手機維修等等都在採用這種模式。他們不是某個企業的直接用工,可能都不需要和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他們可以同時為多家企業提供勞務,以賺取勞務提成為主要收益,比方說外賣,每單外賣小哥可以計提2元、3元等等標準不同。這種模式對企業、對個人來講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企業可以考慮,尤其是服務行業的企業,都可以考慮加入或者自建這種平臺,將自己的一部分服務釋放出來,降低勞動用工比例。企業對這部分人員不需要提供工資、津貼福利、社保等等,只需要考慮如何加強對這部分人員的管理,如何保證服務質量。當然由於目前此類用工群體的不斷擴大,國家以後肯定還是會出臺相應的措施來規範這個行業和各種用工模式的管理的。

六、勞動合同用工模式:對最常規的勞動合同用工來講,薪酬管理上也是需要作出一定調整的,比方說原來很多企業是沒有什麼福利的,員工收入以工資為主,交社保也是按照最低標準交,公積金交的也很少,甚至沒有。這樣看起來是節約了人工成本,但是社保入稅後這麼做就不行了。建議企業可以提高福利在員工薪酬中的比重,比方說公積金,公積金是可以稅前抵扣的,將原本支付在工資中的一部分拿出來放到公積金中,可以降低員工繳納的個稅額,同時也可以降低公司的工資總額,也就降低了社保繳費額度。現在員工只要有房貸公積金就可以每年提取,租房、裝修都可以提取,還是比較方便的。還有可以稅前抵扣的職工教育經費、應發福利費,可以通過給員工報銷培訓費的方式、或者是提供實物福利的方式將工資成本轉化為費用等。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作者/編輯:合易諮詢(nj_heyeehrm)

相關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