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朴槿惠對韓國有什麼貢獻?

毒刺劍客


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通過總統就職儀式等演說闡明自己的國政目標,以“經濟復興、國民幸福、文化昌盛、構建和平統一基礎”四大國家運營為基調。2017年3月10日,韓國憲法法院判決通過總統彈劾案,朴槿惠被罷免總統職務。回顧朴槿惠4年的總統生涯,總體來說,朴槿惠沒有為韓國作出多大貢獻,相反,韓國民眾記得的是朴槿惠對他們的欺騙和傷害。


經濟沒有復興。朴槿惠剛剛上臺時,韓國民眾對朴槿惠寄予厚望,希望朴槿惠像他的父親、韓國前總統朴正熙一樣,再次創造“漢江奇蹟”,但朴槿惠顯然讓韓國民眾失望了。


國民沒有幸福。2012年12月19日,朴槿惠獲得51.6%的投票當選韓國總統,但到下臺前後,僅有4%的支持率,而且多為中老年人,主要是感恩於朴正熙,把恩情在朴槿惠身上報答。如果韓國國民感受到了幸福,朴槿惠的支持率會這麼低嗎?會遭彈劾下臺嗎?


文化沒有昌盛。韓國民眾記得的是,朴槿惠設置的“文化界黑名單”。據2018年4月11日參考消息網報道,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旗下官民聯合“文藝界黑名單真相調查及制度改善委員會”10日舉行記者會表示,2015-2016年朴槿惠政府推進的“韓法交流年”相關活動中,聯名發表“時局宣言”的9473名文藝界人士被排除在政府補助對象之外。這是引起“文藝界黑名單”事件的文件首次公開。

和平統一就更不用說了。《當代韓國》2015年3期,刊載學者沈定昌的《朴槿惠執政以來的南北關係》一文指出,朴槿惠執政後,相繼出臺“半島信任進程”“德累斯頓構想”等政策,對北採取“施壓·對話”雙軌並行的策略,試圖通過對話、人道主義支援等,與北重建互信。然而,儘管南北雙方均有改善關係的願望,恢復了部分交流,經貿合作有所改善,但南北關係時緊時鬆,基本上處於“緊張狀態”。


由此可見,朴槿惠的四大國政目標一個也沒有實現,能說朴槿惠為韓國作出貢獻了嗎?相反,讓韓國民眾刻骨銘心的是朴槿惠爆出“親信干政門”後,韓國民眾認為受到了朴槿惠的欺騙。朴槿惠遭到彈劾後,堅決要求朴槿惠下臺;因為朴槿惠不下臺,韓國民眾舉行燭光集會,直到朴槿惠下臺。


韓國民眾還記得:朴槿惠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傷害大多數韓國民眾尤其是“慰安婦”及其家屬感情的“慰安婦”協議;朴槿惠不顧韓國民眾尤其是“薩德”部署地民眾的強烈反對,堅持引進韓國有識之士指出的對韓國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美國“薩德”;事關300多條生命的“世越號”沉船事故發生後,朴槿惠卻“玩失蹤”,有人說朴槿惠美容去了,有人說朴槿惠約會去了……


當然,以上僅是個人之見、一家之言。朴槿惠的是非功過,朴槿惠為韓國作出了什麼貢獻、多大貢獻,韓國民眾最有發言權,韓國政治家和歷史學家的評價最權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