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有些人不認可沈鵬、張海的書法作品?

杯說一二


這個事情其實很正常,別說是沈鵬和張海了,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擺出來展覽,隨便找過來一萬個人來看,能認可的估計不到一千。有些藝術上的東西確實能難讓人人認可,我剛開始學書法那會,沈鵬和張海是書協的主要兩位領導好像,那會看他們的字我也不認可。但是現在在回過頭看他們的字,還是有一些品位的空間的,跟當初的看法有點不一樣了。

應該說從啟功、吳玉如、沈伊默等這些人之後,我們的書法的方向發生了一些問題,但這種方向的改變其實是令人有些擔憂的。現代的書法家都在追求個性的展示,都想寫出不一樣面目的書體,本來這也是學書法最後必然要做的一件事,但是任何事過猶不及。現代的書家別說跟古代的大家比了,就是跟啟功等老一輩書家比,最大的問題不是技法的問題而是學識、文化、修養等問題,所以現代書家的字寫出來感覺不耐看,缺少底蘊。

還有一個問題是西方現代美術的思維方式對書法產生了影響,現代書家追求的不是作品的內涵而是通過文字外形的變化或者線條的改變,試圖從畫面上給大家帶來一種視覺衝擊或者視覺刺激。而我個人認為中國傳統書畫的根本是意象美,這是與西方美術最大的區別。書法是我們特有的傳統藝術表現形式,他是線條的表現藝術+文字本身內容+作者各體情感的抒發。我們再回頭看看現代的書家,有幾個能自己寫詩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兩位老師的作品:

上面是沈鵬先生的作品,沈鵬先生以草書見長,應該說功力不俗。但細節的地方還有欠缺,用筆不到位,感覺沒有力氣了。其中的“和”為追求效果,故意誇張變形。下面的這幅牌匾也是,這幅牌匾應該說非常好,但是總給人一種可以而為的感覺。就是有一種為了改變而改變,從有意識到無意識還要一段路走。不過這三個字“御苑門”我還是蠻喜歡的。

張海先生應該是以他的草隸見長的,但我個人覺得上面的行草書要好於下面的隸書。下面的隸書我畫圈的地方,好幾個不同的字,但末筆竟然出奇的寫法一樣,已經有一種習氣在裡面了,可能隸書寫的太熟了,熟了就容易俗了。而上面的行草書反而表現的那種生澀的效果比較好。

以上也是我個人的拙見,水平不高,不當之處還望大家指教,讓我多向大家學習學習。


翰墨今香


沈鵬和張海都是當今著名的書法家,一個擅長隸書、一個擅長草書。

對於沈鵬的書法,我個人是非常的喜歡的,逸筆草草,不計工拙,加上他的書寫速度非常的快,他的書法給人的感覺氣勢還是非常的強的。

我們大部分人看不懂他的書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書法上的理解是要超出我們常人的,研究書法幾十年,沒有經過書法訓練的人或者書法的初學者看不懂也是正常的。像他這個水平的書法家,技法肯定是已經完全沒有問題了,所追求的層次和境界當然也就不一樣了。


沈鵬草書: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再加上他寫的是草書,當今社會懂書法的人少之又少,何況他寫的又是草書。單單草書的識別,就把很大一部分人排除在外了。事實上很多專業學習書法的人都未必能夠完全認識草書。

再加上他本身的職位,受到很多的批評也是正常的。

沈鵬楷書千字文局部

張海主要擅長隸書,他以行草書的筆法寫隸書,又被稱為“草隸”,他的筆力和書法的功夫都是很好的,但是對於他的這種書體的創新,我個人也欣賞不了,總感覺少了一些隸書的雅緻。



張海隸書

總之,書法的評價雖然有很大的主觀性,但它還是有最基本的規則的,這種規則就來自於欣賞著對於古代書法的學習和認識,沒有這些作為基礎,是很談書法欣賞的。


張海行草書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紅樓夢》公認的經典,有幾個人能看下去的,更不用說《金瓶梅》了。感興趣的只是其中露骨的床笫之私,把它看成是誨淫侮盜的低俗玩藝,"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沈鵬張海兩先生我素未謀面,我只是見字如面,覺得這兩人是從書法傳統中走過來的,在書法素養上是很有底蘊的。他們的書作的學統意義,大於他們書作的藝術價值。即他們是在傳承書法藝術向書法創新向我們指明瞭道路。我有時驚歎於沈鵬先生字裡行間表現出來的書學素養,行草從漢晉處發筆,樸拙厚重而又飄逸瀟灑,當代幾人能到此境界。

可為知者道,難為俗者言。

能討大眾喜歡,必是俗書。

審美那麼簡單,一眼看盡,再無餘味,那是藝術嗎?

梵高的作品,就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擺在我面前,我也看不出它們美在哪裡,因為我不懂。但我不會說:"呸,醜畫"。

在藝術上根據自己的喜好選邊站隊,而自己又沒有自知之明,豈能有眼光去做"知人之明"的事呢?

讀書法的人,沒有二三十年的功夫去涉獵碑帖,自然不懂黑白,不辨美醜!


彼山蒼蒼


這問題很可笑!為什麼非要別人認可,別人又為什麼非要認可呢?

書法是主觀個性非常強,但又是很大眾的……說藝術也好,技藝也罷,是沒有一套審美衡量標準的。

被大家認可,符合書法“法則”的,也有人認為是刻板、生硬、俗氣;而被大眾嗤之以鼻的醜書、怪書、亂書……則也有人認為是高雅、有韻味。

連二王甚至歐顏柳趙都不可能符合每個口味,更何任況技不足以壓界,德不足以服眾的沈鵬、張海?當今書法無“大家”。這是現狀,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今以書名世者,只是玩玩,玩地位、玩名氣,借書法之名給自己掛一塊“高雅”的標籤而已。而真正學書者還是在民間,心態,就是標準。

書法,大眾也從來都是玩兒。自古書家都只是把書法當做學問的一張“名片”,而從不把書法擺在學問才華的前面。直到民國,只要讀過書的,其書法幾可甩當今書家幾條街,但也從不把書法當作獨特的“藝術”來炫耀,認為寫好字只是讀書人應必備的技能而已。而這種認識,正是通過普及書法從而提高民眾素質教育的正確途徑……。




臨池管窺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是個無聊的問題。我認可他們有什麼用? 一來他們根本不認識我老大貴姓,即使我崇拜他們那也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二來他們寫得好孬對我絲毫沒有什麼影響,我寫得怎麼樣與他們也沒有什麼關係……

書法這東西,充其量就是自娛自樂項目,只不過是一種玩兒法而已,根本就分不出來什麼叫好、什麼叫不好。

不要神叨叨的把書法說的挺玄乎,所謂藝術性,只不就是在寫字的時候,適當的加入一點點個人想法。

書為心畫,我就是想借助書法這個載體表達我內心的真情實感……這是我自己的“書法隱私”,幹嘛非得讓別人認可? 難道我這輩子是為別人練書法嗎?



以上是我的想法。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間發佈的信息,會有預想不到的驚喜。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不認可沈鵬先生和張海先生書法的人,要麼不是書法藝術圈內的人,不懂書法 不愛書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與我有什麼關係。我都遇到過類似的人,他們都會站在利益的角度看待這種問題,甚至全憑自己的感覺或利益關係下定論,不在理而在利。故當你說誰誰好有水平是他們就非常不感冒,當涉及利益關係的人和物時,轉瞬又是另外一種面孔。

要麼就是對書法一知半解,唯我獨尊的人,自己半瓶水,為了顯得自己多麼有水平,甚至自認為自己超越羲、獻,其它人都看不到眼中,嗤之以鼻。甚至完全以自己的半瓶子水作為衡量和評判書法的標準,似我者遵,異我著妄,這種人大有人在。

還有就是不懂裝懂的人,不識得一籮筐字,對書法指手畫腳,妄自菲薄,這種人也非常可怕。

其實,這些對於沈鵬和張海先生來說,根本無須理會。自有傳統書法藝術理論和現代美學理論做評判標準的支撐,一個兩個人無知的非議是掩蓋不了具有創新和引領時代的價值的書法藝術的燦爛光輝的。
















翰墨書道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有些人認可沈鵬、張海的書法作品?

沈鵬和張海兩個人的書法以外的實力非常強,有人認可,並不是認可他們的字。

字因人貴是古往今來一直存在的現象,這是現實。

什麼是書法以外的實力。他們都是中國書法家協會重要的成員。

看看沈鵬的履歷。

沈鵬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顧問以及《中國書畫》主編。兼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理事、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北京大學藝術教育研究顧問、炎黃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書法之友》雜誌名譽主席、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學院名譽院長等職。

上面這麼多和書法相關的職位名頭,人貴不貴,字因人貴。

再看看張海的履歷。

張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師縣。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批准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藝術品中國資深顧問,河南省書畫院院長等。

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上面這麼多和書法相關的職位名頭,人貴不貴,字因人貴。

拋開身份社會地位看,那麼他們的字,他們認為能夠代表他們風格的字是什麼樣的。

沈鵬風格風貌的字如下。

張海風格風貌的字如下。

他們兩個人的字很有風格,但是我不能分清他們寫得算是什麼,個人風格過於強烈。

如果不看沈鵬和張海兩個人的書法以外的實力,真的有人認可他們的字嗎?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什麼是書法?書法的道在何?達到什麼標準稱為書法?什麼水準屬於寫字?篆丶隸.魏碑等等能稱為書法嗎?……這些都沒弄懂,談書法,可笑。書法在中國發展巳有數千年的歷史,特別在近兩千年,達到高峰,逐漸完善。是晉唐達到頂峰,逐年來書法家們在不斷的完善,在探索。經過數千年人們探索總結了書法成功的兩條道:一:二王道。二:顏真卿道。如果書法沒有在這兩條道上去探究,屬野道。是死道。看歷代來有成就的書法家有誰離開了這兩條道而成為書法家?通其一道乃為家,通其二道,將二道通融者為聖。其餘篆,隸,魏等只起輔助作用。

沈,張即不通王道,也不通顏道。隨便兩揮畫,超越古今了。野道!異想天開道!矇騙道!瞎吹道!門都未入道!你能知道!


攬海一一鷹


書法藝術,因其線條、形體、結構,最為接近尋常國人的美學意趣。近兩千年以來,人們對書法藝術的高深造詣尊崇有加,絕不僅僅駐留筆畫之間。寥寥數筆的橫豎撇捺,更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盤根錯節結合一體。趙孟頫曾有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篆,六法原與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顯然,形式上的和諧勻稱,線條上的蘊蓄流暢,無一不是華夏藝術心靈的審美極致。爰為此故,且將目光由諾大中華文化移至沈張墨寶。還需推敲高下嗎?這二位,以及他們豢養的醜書潑皮,已經將書法折騰得面目皆非了。都說文化不曾斷流,半世紀前,問號已然高懸。


聞魯生


藝術上的事,觀點不同是很正常的,正如神聖如王羲之,亦有很多人認為他的字過於媚俗。

張海的字,一直以來就有爭議,很多專家認為其格調不高。張海先生本是一位出色的書法活動家,而書協主席更多的職責是組織一幫人為書法工作,而書法藝術更多的是其個人的事,從這種意義上講,我們不應對張主席的字有更高要求。

對於沈鵬,我妄談一句,他要麼是天使,要麼是魔鬼。歷屆中國書協主席中,如果說能以個人的書法藝術載入史冊的,那一定是沈鵬:要麼是字最好的,要麼是字最爛的。

關於沈鵬,網上罵其醜書者大有人在,而贊其書法者,也大有人在。對我而言,還是很喜歡他的字的。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