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胡錫進:從日本改年號看安倍政府“脫中”的小心思

日本4月1日改年號為“令和”,而且這一年號打破長期的傳統,第一次“令和”這兩個字不是出自中國的古代典籍,而是出自日本自己的典籍,這被視為日本的“脫中”。

胡錫進:從日本改年號看安倍政府“脫中”的小心思

在此之前的1374年裡,日本模仿中國唐朝建立的年號一共延續了247個,它們全部出自中國典籍。比如中國人比較熟悉的“明治”年號,出自《易經》,從裡面的“嚮明而治”這句話裡挑出了“明治”這兩個字。“昭和”這個年號也是從中國《書經》裡面的一句話“百姓昭明,萬邦協和”裡挑出的“昭和”這兩個字。

胡錫進:從日本改年號看安倍政府“脫中”的小心思

而“令和”這個年號則徹底改革,據說這是安倍的主意。

相信會有不少中國人聽到這個消息感覺不那麼舒服。這次改年號進一步削弱了中日兩國文化上的親緣感。不過老胡想說,這事沒那麼嚴重,日本有那麼點“去中國化”的小心思,但年號本身就是中國開創的,而且日本還在用漢字,別管“令和”算不算“脫中”,安倍政府搞得的這點事咱們中國人沒必要跟他們計較。

客觀說,最近這些年,中國社會看待中日關係更加豁達了,日本社會則相對更加敏感了,更想分清啥是你的啥是我的了。也可以理解,過去麼,日本強大,人家多跟中國套套近乎,可以是一種高姿態。現在麼,他們的心思複雜多了。我覺得,中國人無需在意這件事,這點胸懷咱們得有。而且事實上,我覺得咱們中國人與日本人在各種事情上計較的興趣也的確在下降。

胡錫進:從日本改年號看安倍政府“脫中”的小心思

新年號的出現意味著日本已經處在迎接新天皇的過渡中。老胡作為一家媒體的總編輯,還是很願意在這個時候祝賀日本的。我願意祝願日本在下一個時代交好運。現代日本應當說是亞洲一個精彩的國家,雖然有點“一根筋”,但它的成就還是值得稱道。隨著中國崛起,挨著中國的日本應當有更多條件保持自己的精彩,而不是相反。

當日本在亞洲最強大的時候,中日關係和亞洲曾經一團糟。現在中國強大了起來,我們必須讓亞洲更和諧,這才是中國人應有的集體胸懷。

中日應當做好的夥伴。中國人重“和”字,日本人也重視這個字。那麼就讓中日真正相互尊重地“和”“和”相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