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天下為萬物的載體,而道是萬物的本源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天下有它的最初的開始,是天下的母體。既然已經得到了天下的母體,就自然會推算出來它的孩子,既然已經知道了它是孩子,回去保住它的母體,這樣子才可以終身都沒有任何的危險和災禍。關閉他的入口,堵塞他的門戶,一生也不會空耗自我,打開他的入口,增加紛繁的事務,一生都不可以被救治,能觀察細微之處稱之為“明‘,守護自己的柔弱叫做”強“,用它的光芒,然後迴歸自我的明達,沒有任何身體之上的災禍和遺漏,這是萬古不便的常道。

天下為萬物的載體,而道是萬物的本源

自然大道是萬事萬物的初始,而天地也是這個自然大道而孕育出來的東西,大道就自然會是天下的母親了,這個事情自然是沒有任何的爭議的。聖人可以體察萬物,就自然會體察出來萬物的統一來源,母體自然是知道自己的兒子是什麼樣子的,自然可以從母親來找尋它的兒子,而聖人知道了萬事萬物的道理,迴歸去守護自然萬物的大道,自然萬物的母體,這就是自然會可以保持一種長久之道,就自然會保全自我的完全,而沒有任何的遺漏的地方。

天下為萬物的載體,而道是萬物的本源

天下人都忘了自然大道的母體地位,而反過來去追逐那些可以不斷變易和衰落的萬事萬物,眼耳鼻舌身意,用自己的感官去獲取外界的各種的事物,巴不得一天都能夠將自我都放到那些屏幕裡面。

而由此帶來的各種的尷尬的地方也隨之而來,我們身邊的各種事情都在變異中,所以自然如同一個萬花筒,總是以一種極其複雜的狀態演變下去,可能都根本沒有任何的窮盡的地步,直到我們深陷在這個巨大的陷阱裡面幾乎是無法自拔,自然會被外物所牽絆,直到沒有任何的智慧。

天下為萬物的載體,而道是萬物的本源

而聖人常常會保持自我的內心的平和和安然,將自我注意力都收攝回來,所以他們能夠常常不被外物所左右,一直保守一個穩定的狀態,不被外物所迷,自然可以保持長久之道。

可以看到小的東西叫做明白,保持柔弱的狀態叫做強者,那是因為可以明白細小的細節就可以知道所有的事情,保持柔弱的狀態,就可以保持長久,在長時間的洗禮之下,自然會慢慢變得強大。

天下為萬物的載體,而道是萬物的本源

往往我們太過於在意外在的事物,所以幾乎就像是一個猴子出了籠子就沒有辦法再回來了,用自我的光明,反觀自身,做而不在意,萬事萬物如同河流裡的水,過去的事情不在意,未來的事情不猜測,常常保守自己清明的內心,那麼他自然就不會有任何的災禍,自然可以達到自然的狀態,這樣也就離自然的大道就越來越近了。

天下為萬物的載體,而道是萬物的本源

這是我的看法,你怎麼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