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光伏新政A股衝擊波:多概念股超預期承壓

光伏新政A股衝擊波:多概念股超預期承壓

A股的光伏板塊迎來了一輪政策層面的衝擊。

4日,申萬光伏設備板塊中的21家公司全部呈現下跌,其中陽光電源(300274.SZ)、中環股份(002129.SZ)、福斯特(603806.SH)、隆基股份(601012.SH)、晶盛機電(300316.SZ)、太陽能(000591.SZ)等6家公司股價觸及跌停。

造成光伏板塊集體下跌的原因來自於上週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的一則通知——《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新規對於新電站上網電價的調降、降低補貼標準等規定,被業內視為光伏企業此前享有的政策紅利正在迎來超預期的收縮。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三部門下發該通知與當前光伏行業階段性產能過剩有關;另據21世紀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多家券商雖然認為新政對行業影響較大,但新政也將提高光伏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促進企業技術升級,並在長期對龍頭公司產生積極影響。

多隻光伏股跌停

6月1日,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通知,表示根據行業發展實際,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

通知同時要求,分佈式光伏建設將納入指標管理,並統一調降光伏發電補貼價格。

“發文之日起,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杆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05元,I類、II類、III類資源區標杆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5元、0.6元、0.7元(含稅)。”通知指出,“新投運的、採用‘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模式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2元(含稅)。”

建設規模和發電價格的限制影響,直接對A股中的光伏概念股構成了直接衝擊。

4日當天,申萬光伏板塊的21家企業中,除6家公司停牌外,陽光電源等6家公司收跌於跌停板,而另有9家公司不同程度出現下跌。

“新規對公司的生產經營能力構成了約束,所以對於業績預期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北京一家光伏上市公司董秘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次政策超出預期的地方在於戶用的分佈式納入了規模管理,同時電價的調整頻率也非常快。”

據國金證券預測,中國年內新增併網裝機可能在30~33GW,其中下半年11~14GW,同比2017年大幅下滑,全產業鏈將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短期來看,對於2018年建設規模的限制將對全年的裝機需求產生負面影響,直接對產業鏈價格產生衝擊。”安信證券鄧永康團隊表示。

在多家券商看來,此次政策出臺背景與行業性補貼的退出有關。

中信證券電新組認為,本次光伏政策重大調整的核心出發點在於嚴控光伏補貼。

“隨著近年來光伏建設規模持續超預期,尤其是2017年以來不受限的分佈式光伏實現爆發式增長,對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中信證券表示。

申萬宏源證券環保及公共事業分析師劉曉寧也指出,此次政策意圖降低財政補貼缺口,但政策嚴厲程度超出所有從業人士預期。

而在國金證券分析師姚遙看來,短期內不光是光伏,任何需要國家補貼的、高槓杆的行業可能都會承壓。

倒逼去產能?

雖然行業受到政策衝擊,但仍有不少賣方人士認為,新政對於調整優化光伏行業的產業結構具有積極作用。

劉曉寧就認為,通知嚴厲控制新增光伏發電規模,在行業陣痛中快速提高市場集中度。

“在這一政策倒逼之下,下半年將會加速淘汰落後產能,同時轉向海外市場。我們預計在這一政策的打擊下,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價格將會回落到2016年曆史低位,並通過競爭性電價的方式逐步增加規模。”劉曉寧表示,“價格競爭將會加速平價上網在未來兩年內出現,光伏發電將在行業陣痛中完成平價上網的最後一步。”

劉曉寧同時認為,部分公司都在細分環節具備成本競爭優勢,並有望在下半年快速提高市場集中度。

“各產業鏈上企業將加速洗牌,擁有先進產能與技術、低成本優勢的企業將存活下來;長期來看,光伏平價上網將提前到來,價格壓力將倒逼企業加速技術升級。”安信證券認為,“當光伏行業從補貼驅動跨入市場驅動,其對傳統能源的替代預計將加速。屆時,行業將重新迎來加速發展期。”

姚遙則指出,“中期看,這一輪政策調整導致的落後產能出清和優勝劣汰有望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且我們不認為這次因補貼拖欠愈發嚴重而出臺的急剎車式政策,能說明新能源政策的大方向出現了變化。”

“政策本身留有的餘地、地方政府出手補貼、海外市場超預期等轉機,都有可能成為扭轉行業基本面和市場預期的催化劑。”姚遙表示,“A股各環節行業龍頭雖然面臨業績預測下修,但基本沒有無法持續經營的風險,洗牌過後,其龍頭地位將更加穩固,盈利和市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信證券電新組亦指出,行業“去補貼”後的評價上網才是光伏行業獲得內在發展的未來。

“隨著平價上網的到來,未來光伏市場有望再次迎來需求爆發。”中信證券電新組表示,“長期來看我國分佈式光伏總裝機規模可達7200GW,潛在市場空間達40萬億元;即使僅開發實施10%,行業市場空間仍達4萬億元,且不再需要國家補貼一分一毫。因此,長期來看,在破除補貼桎梏,突破平價上網瓶頸後,光伏行業發展前景仍將一片光明。”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政策將鼓勵更多技術先進、高質量的項目出現。

中泰證券表示,“光伏新政的目的是控補貼規模,同時鼓勵先進的、高質量的和無補貼的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