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逐漸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咱今天聊聊北京的民俗文化。中國風小編雖說是地道北京人,但老一輩的北京民俗我還是在小時候的記憶中隱約想起一些。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老一輩留下的文化我們卻知道的甚少。下面我帶大家聊一聊我記憶中的老北京民俗文化。

1.北京皮影

早期的北京皮影分東西兩派,現僅存的西派皮影其始形成於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經路德成成立於1842年的北京祥順影戲班、路福元的福順影戲班、路耀光的德順影戲班、以路景達為代表的另一德順影戲班(1957年政府改造為北京宣武木偶皮影劇團,後更名為北京皮影劇團)及路海、路寶剛共五代傳承。

逐漸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北京皮影形成時期長,表現手法獨特,有著不同於其他地區皮影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表演、聲腔、造型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北京皮影戲由於長期在京城以唱堂會為主,所以她的表演更突出細膩和誇張。例如影人的照鏡子、流眼淚、梳妝打扮等,其表現手法都很細膩。而聲腔吸收了崑曲、京劇、曲藝等北京地方劇、曲種的聲腔、曲調,一段唱段中巧妙地融進多種聲腔曲調,形成了北京皮影特有的聲腔藝術特點。造型設計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神態的塑造,注重人物著裝在影人關節處連接的統一和衣飾冠戴的合理性。路景達創造性地將京劇臉譜融入皮影造型中,其造型典雅,色彩亮麗。在皮影界獨樹一幟,其作品被業內稱之為“北京皮影”。

逐漸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隨著老一輩北京皮影藝術家相繼退休和逝去,北京皮影藝術出現後繼乏人的現象。現北京皮影的主要傳承者--北京皮影劇團沒有自己的團址和固定的演出場所、市場模式化運作困難,由收入低而難尋合適的傳承人,從而漸漸淡出觀眾的視野。

2.北京童謠

童謠,就是指傳唱於兒童之口的沒有樂譜的歌謠。她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一份與歷史緊密相連的寶貴遺產。隨著社會的發展,一首首童謠記錄下的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他們生活中的歡樂與喜悅。童謠最早出現在堯帝時期,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從歷朝官修正史中,以及雜傳、筆記、小說等,都不乏童謠的記錄。如反應八國聯軍進北京的童謠:庚子年,鬧得兇,八國聯軍進北京。又開槍,又放炮,又殺老來又殺少。太后皇帝逃跑了,前門樓子轟塌了,百姓生活慘透了,國家江山誰來保?

逐漸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北京童謠的傳承方式主要有兩種:書面文獻傳承和口頭傳承。童謠在兒童口中廣為傳唱,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童謠是人類口頭文化的珍品,語言淺顯,哲理性強,它積澱了祖國優秀民族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容。童謠是人民對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它來源於生活,易於人們接受,幾千年來在百姓中廣為流傳。

童謠總體來說屬於民間謠歌,更具有民間文學的色彩。追溯童謠發展的歷史,可以清晰地發現人類文明初始的足跡。童謠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頂針格、串話、繞口令、謠諺格、搖籃曲、謎語格、連鎖調、數數歌、問答歌、排比格等。在創作過程中要合轍押韻包括雙句押韻、句句押韻、每兩句一押韻等押韻方式。

童謠蘊含著深刻的歷史價值、民族價值、教育價值。她承載著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具有較強的感染滲透力量,是可挖掘、可借鑑的寶貴教育資源。

3.老北京叫賣

老北京叫賣是舊時京城從商活動的人們,在衚衕、街巷等為推銷商品和提供有償服務而形成的一種民俗文化。高亢的吆喝、婉轉的叫賣調,字正腔圓,有韻有轍,悠揚悅耳,好懂耐聽,是老北京風土人情的體現,也是老北京民間文化的一種特色形式。尤其是老北京胡同中的百姓生活,是叫賣產生的土壤和環境。

逐漸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老北京叫賣突出了京味的特點。兒化音的大量運用,一氣呵成吆喝出來的叫賣聲,字、詞、語句間透露出的鮮活,以及幽默、詼諧、好懂耐聽的特性,廣受市民歡迎。

逐漸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老北京叫賣記載了北京歷史上的商品種類和推銷手段,因其中有音樂、詞律和民俗等諸多內容,是中國商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幅有聲有色的京城風俗畫,在民俗學和商業史學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也是進行文藝創作的很好素材。

目前在北京民間的各種文化演出中,老北京叫賣已經成為一種鮮活的表演形式,並吸引了一大批早年走街串巷叫賣銷售的老藝人,如臧鴻、張振元、張桂蘭、馬松林、武榮璋、蘆志東等,廣泛開展傳承保護和展示活動,使老北京叫賣聲又重新原汁原味地展現在京城百姓的生活中。現老北京叫賣傳人均年事已高,在技藝傳承方面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以使這一傳統民俗文化得到保存。

4.北京評書

北京評書是北方評書的主體,它形成於北京,盛行於京、津、冀和東三省等地。綜觀北京評書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清初開創時期,代表人物王鴻興,為北京評書開山之祖。清末民初奠基時期,代表人物雙厚坪、潘誠立。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興盛時期,著名人物有王傑魁、連闊如、陳士和等,此時名家輩出,傑作薈萃。解放後拓新時期,著名人物有袁闊成、李鑫荃、連麗如等。

逐漸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北京評書的表演形式,早期為一人坐在桌子後面,以摺扇和醒木為道具,身著長衫。至上世紀中葉,漸漸變成站立說演,衣著也不再固定。傳統評書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場詩”,或說段小故事,然後進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時,以敘述故事並講評人情事理為主。“古事今說,佐以評論”是評書藝術的重要特徵,從論古而談今,收醒世之效果。評書貴在“評”,精在“評”。可以說,以北京評書為代表的中國評書藝術,是最具中國民族特點、最富中國審美特色的藝術類型之一。

目前北京評書發展堪憂,隨著老一輩評書名家的逝去,書壇後繼乏人。同時,市場模式化運作困難、書場演出已近消失、漸漸淡出電視,僅有廣播評書、電子評書還在勉力支撐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