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走過莆田很多的老巷

東里巷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東里巷,老莆田人都叫它“東黃巷”,東臨福廈公路,北靠東園中路,西為莆田軍分區,南鄰莆田鞋革廠。作為莆田僅存的老街巷之一,東里巷曾是莆陽望族,東里黃氏族親聚居地。據記載,從這裡走出來有狀元1人:黃公度(宋紹興八年(1138)狀元),進士78人,解元14人,榜眼宰相1人:黃洽(宋隆興元年(1163)年),尚書1人:黃綰(南京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還有現代科學家黃維垣院士等。

黃滔祠是東里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已經有700多年曆史,是莆田市現存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結構最完整、保存完好的古代禮堂建築之一。

黃滔(840~911),字文江,系黃姓入莆始祖唐桂州刺史黃岸的六世孫,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唐開成五年(840),黃滔出生於今莆田市涵江區國歡鎮黃霞村黃巷。儘管家境比較貧困,作為書香門第出身的黃滔,自小還是接受良好的教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黃滔祠,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當年,東里黃氏族人為了紀念東里黃氏始祖黃滔,創建了祠堂的正廳“思敬堂”。到明朝天順年間(公元1457--1464年),黃氏族人又在原祠的基礎上增加了下廳“敦敘堂”、大門馬臺和東直房。

黃韜祠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年免費開放,每天8:00——17:00可以進去參觀,我先後來此兩次,第一次因為錯過時間沒能進去參觀,便在祠堂外面轉了一圈。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祠堂大門匾額“黃氏大宗祠”,相傳是蘇州“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徵明所書,對聯由林祖韓先生撰寫,上聯:雄藩息烽火,名士集南州,規正論功,閩海一時稱樂土;下聯:延福世書香,甲族開東里,文章初祖,莆陽千載仰高賢,對黃韜一生做了精要概述,大門的兩個文官裝扮護尉寓意加官進爵。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離祠堂不遠處有一面石牆,上面石刻滿盈,也記載了黃氏一門舊時的榮耀。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第二次來黃滔祠,就是前幾個禮拜一個陰天,我興致勃勃的出門,到了黃滔祠,天空開始黑壓壓一片,頃刻暴雨滂沱,我慶幸自己能在祠堂避雨,也正好慢著性子參觀下這個祠堂。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黃滔祠坐北朝南,面積780平米。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正廳“思敬堂”,正中間立有黃韜石像一座。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兩旁牆上掛滿了黃氏歷代的先賢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一旁的牆角刻著莆陽東里黃氏世代排行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正堂對面的下廳“敦敘堂”,裡面設置了好幾張麻將桌,一群村民正在打麻將消遣。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下堂正中間掛著黃韜像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黃韜祠入門處存有明初名人李時勉《品樹連陰圖記》石刻,是思敬堂重要附屬文物。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參觀完“黃韜祠”,看著雨小些了就離開了,沒想到剛走出幾百米還沒出東里巷,又是一場暴雨,前陣子東里巷在修改地下管道,原本好好的一條水泥路邊被挖開了,暴雨下了一會,這條路就淹了,暴雨中我看到一位大爺小心翼翼的趟積水,為路口的小女孩(不知道是不是孫女)送傘。我站在路邊一戶人家屋簷下,眼看著我腳下的石階都淹了一節,再這麼下去這積水就要淹人家裡了。一位居民看著門口的積水無奈的抱怨著,下個雨,連家門都出不去了。好在,這段路目前已經修好了,又恢復了以往的水泥路面。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除了東里巷的黃韜祠外,在梅園路莆田哲理中學門口處有個黃韜公園,滿滿的書香氣息,這裡也是黃韜墓的所在地,已列入莆田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莆田千年“名門望族”,黃姓人的驕傲!

IMG_8927.jpg (774.6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16 11:02 上傳

黃韜是唐末五代時期閩中人才的傑出代表之一,希望學子們繼往開來譜寫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