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善於交往卻內心孤獨是什麼狀態?需要怎麼改進?

獨立feel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善於交往的人內心也會孤獨。

日常的交往中,往往是機械式的笑容,禮貌和問候,看似善於交往實則內心孤獨。



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熱情的去對待,時間久了,熱情也就減少了,看似善於交往的人,也是如此,當熱情減少,他們也是身不由己。

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可能事事都按照自己性子來,多數人在集體中,都會自己改變,因為有自身修養,和社會公德的約束,或者說是情商吧。

像這樣的人很多,我也是其中一個,與人交往的時候,有不少的不得已,可能內心會討厭會疏遠,但面子上從不表現出來,這有時候外人看好像我們善於交往,或者說我們有城府,心機深什麼的,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最羨慕那些心直口快想說什麼說什麼的人,可我們做不到,我們很敏感,事事為別人想,很顧忌別人的感受,當然也有為人處事的圓滑和無奈。



我個人認為這不需要改進,平時讓自己不要閒下來,就不孤單了。

每天嘻嘻哈哈笑一天的人他也孤獨,他們把孤獨藏在了內心,不表現出了罷了。

最後如果你內心還孤獨,那可能是你真的太閒了,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培養一些愛好,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分散注意力。


鄉村非主流潮


孤高、自傲是孤獨之人的世俗人評價,而往往人們重視其才華,忽略其心靈的孤寂。即使面對世俗紛擾、繁華,風雲變換,但孤寂依然,卻無半點位移。古人有鍾子期與鮑叔牙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琴瑟和鳴,而今難有天地比翼齊飛之事。

孤寂的人,感嘆知音難遇,人生難求,一般都會有悲觀厭世之情緒。但總覺其一生都在尋尋覓覓前世間為其蓋過衣覆並埋葬過他的人,苦苦地等待這一個心靈上的伴侶。倘若此人出現,孤寂之人會不顧一切,飛奔而去,心靈上的陰霾也會一掃而空。

心靈上的孤寂也會放假,樂觀、開朗的性格也會悄然歸來。改善自我,適應他人,這是孤寂之人的美好歸宿。但人世間世事難料,所以難以真正達成美好善良願望,往往是錯過之後,悔恨一生。


燈火闌珊178793254


這個問題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看個人怎麼去理解,要麼孤獨是享受,要麼孤獨是痛苦,享受的人不需要改善,既掌握了與人交往的技巧,又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與自己和平相處,覺得自己的時候很放鬆舒服,內心很平和飽滿,樂在其中,那還改善什麼……



而痛苦的人才需要改善,內心孤獨並不是只有自己的時候才會孤獨,這份感覺是隨時隨地跟隨著他,就像有句歌詞“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他把與人交往的技巧當成一副面具,人前總是性格活潑,處事機靈,受大家愛戴,人後一個人空空坐著,一聲嘆息足以說明他的孤獨!內心孤獨的人其實很堅強,他把自己和外界之間築起圍牆,城外歡聲笑語一片,城內死灰寂靜,自己面對自己時看到的是一個笑著流淚的小孩,笑給大家看,淚自己擦,現在大多數人都是這樣……



改善內心的孤獨,需要自己跟自己較勁,因為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孤獨的事,自己和自己心靈的對話,外人幫不了。面對內心那個笑著流淚的小孩,如何為他擦去淚水,帶他走出圍城,需要一個人去完成。和他一起去學習音樂,或許這是他從小就想學的東西;和他一起去爬山,站在山頂上看他從未看到過的日出雲海;和他一起玩一次從未玩過得刺激遊戲,開懷大笑;和他一起買菜,為他做頓家鄉美食;陪他一起寫下日記,記錄每天所見所聞,新奇事物……每做一件就拿掉一塊圍牆上的石頭,陽光自然就透過來幾分!

學會與自己和平相處,並從中享受快樂,孤獨自然便會與你和解……


另魚827



願世界美好與你環環相


孤獨,是隻有孤獨的人才能讀懂的心理狀態。

即使是善於交往的人,內心也可能是孤獨的。交往只是一種技能,或許只是人們用來混口飯吃的工具而已。而孤獨則是源自內心,或因自身精神獨立,或因排斥,或因疲憊,或因恐懼,而自主選擇的一種自我狀態。

孤獨的人,並不寂寞,也不空虛。相反,他們的內心世界很豐富,孤獨只是他們為自己選擇的一種人生狀態,他們需要這種狀態,自便能很好的與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他們在修行。

而這孤獨的盡頭,迎接他們的,或許是另一扇人生的大門。

所以,孤獨是孤獨者的自我選擇,孤獨的人是高貴的。




話說那年


因為自性真身、法身

本來就沒有可見的物質形體

只是可以用皮囊肉身言行、覺知一切而已

所以“孤獨、寂寞”可以形容自己的真相、真身


楊天鎖805


很正常,每個人都有兩面性,甚至幾面性,也就是每個人的心理都是複雜的。在現在這個社會中,缺乏交往能力當然是不行,但社會給你的壓力也非常大,獨處也是給自己一個反思的時間,也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