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麼是“分級基金”?

小白看圖學財經


這段時間在系統的講基金定投,發現還有分級基金沒有聊過,今天補上。

先打個比方,這樣更好理解分級基金。

有二個人AB是好朋友,有一天B邀請A一起做生意,聽完B的計劃A覺得是一個好生意,但是他膽子很小,B見狀就說要不我給你保底,無論我賺還是虧,你都有穩定的收入拿,怎麼樣?


A同意了,他們約定每個人出50萬一起做生意,如果賺錢了,A得到的報酬是50萬的5%固定收益+10%的淨利潤,而B拿剩下90%的利潤,如果虧錢了,那麼A還是有5%的固定收益可以拿。


假設做一段時間之後,賺了50萬塊錢,公司的資金就變成了150萬(二人各50萬+50萬利潤),按照協議,A拿利息5%外加利潤的10%,即2.5萬利息+5萬元利潤,而B拿利潤的90%,當然要減A5%的固定收益,即45萬元-2.5萬利息=42.5萬。他們把利潤分別拿走後,公司的註冊資本重新變成了100萬,回到了最初的水平,然後重新開始做生意。



假設虧了呢?因為有約定在先,對A是保本付息的,所以虧了只算B的,那麼B的50萬隻剩下10萬元了,怎麼辦?首先A拿5%的利息,即2.5萬元,加上A原來的本金50萬總共是52.5萬,而B只剩下10萬本金,還需要給A付2.5萬的利息,所以只剩下了7.5萬元,那麼公司帳上的錢A比B多了45萬,所以A可以把45萬提走,他們各剩下7.5萬在公司的賬上,儘管公司現在只有15萬元,相對最開始的100萬資產大大的縮水了,但是二個人的錢平衡了,這樣這個合夥生意才能玩下去。


基本上,這就是分級基金的玩法。


1 什麼是分級基金?

基金是一攬子股票的投資組合,但是很多人覺得不過癮,希望玩點心跳,還有人只想獲得穩定的收益,於是基金公司就像把他們這二類人組合起來玩。

具體玩法是先把一個普通的基金分成AB二個基金,這個普通的基金就變成了母基金,A基金是穩定收益型基金,專門給只想要穩定收益的人投資,而B基金就是帶槓桿的基金,意思是說如果基金買的股票漲了,B基金賺的多,跌了賠的也多,他無論自己賺還是虧,都要先滿足A基金的固定收益。




2 具體玩法

假設一個股票基金的最開始的淨值是5億,平分為AB二份,每份基金的淨值是2元,但是B基金有1:1的槓桿,A基金的固定收益是5%。

半年後假設母基金買的股票大跌,淨值變成了3個億。


那麼A基金的價值是2.5億×1.05=2.625億,而每份基金的淨值也變成了2元×1.05=2.1元,之所以要乘以1.05,是因為A基金無論賺還虧都要拿5%的固定收益。


那麼B基金的淨值就變成了3億-2.625億=0.375億,虧損了85%,每一份的淨值也虧損了85%,只有3毛錢了。


3 下折和上折是什麼意思?


當母基金的淨值下降,B基金的槓桿率急劇升高,風險變大,就像最開始舉做生意的那個例子,要平衡風險,必須重新計算。一般情況下當B基金的淨值跌破0.25元一份的時候,就會觸發下折。

所謂下折,就是母基金淨值縮水,A基金把比B基金多的錢拿走。

比如上面的例子,A基金的淨值算了5%的固定收益後變成了2.1元一份,而B基金的淨值只剩下了0.3元一份,那麼A基金就拿走1.8元,他們的淨值都變成了0.3元一份,平衡了,母基金的淨值變成了原來的15%也就是7500萬,這就是下折。當然為了符合習慣,可能會把縮水後幾份基金的淨額合併成一份,比如1元一份,而不是0.3元一份,但是基金總的規模變小了,B基金的投資者虧慘了。


上折意思B基金賺錢了,他要把賺的錢拿走,然後基金的淨值會回到最開始的淨值,這個和開上面開公司的例子是一樣。


4 場內和場外

所謂場內,就是通過股票軟件買,所謂場外就是通過第三方基金公司,互聯網公司買。區別在於場內買基金的價格會有波動,也會有虧損,但是場外不會波動,所以最好在場外買分級基金。



5 效果

分級基金有賺的,但大多數是虧損的。他是帶槓桿的,對於投資者來說風險非常大,所以不要玩分級基金。


2015年6月A股有168支分級基金,然後在接下來的二個月裡,有53支分級基金達到了下折的條件,也就是說虧慘了。


8月18日上證指數在7天內暴跌1000點,指數從4000點跌到3000點,分級基金B高槓杆高風險集中爆發,引發下折潮。包括百億級別的申萬證券分級基金,200億規模的富國國企分級基金。


B類基金持有者損失慘重,28只分級基金中20支的投資者虧損了80%-90%。


分級B越是下跌,槓桿率越大,損失越是慘重。


很多的小白啥都不懂聽到賺錢衝進去就買,結果虧的連褲子都沒有了。分級基金不要買,一定要買的話,也只在牛市來臨的時候賭一把吧。


要買基金,但是穩打穩紮,先買指數基金,尤其是基本面指數基金,沒有什麼風險,年化收益穩定在13%-15%之間,這是非常好的收益,而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更好。

告別韭菜,從買基金開始。


更多優質財經內容,請關注黑馬財經圈,這裡是普通人的投資成長營


黑馬財經圈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義,分級基金又稱為結構型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淨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

從分級基金的特徵上說,分級基金即為將母基金分為多個不同風險等級的份額,投資人可以自主認/申購其中不同風險等級的份額,在2016年7月以前,分級基金的通常模式為,A級保本保收益,資金來源為銀行委外,B級承擔劣後補倉風險,獲取高額收益,融資需求方通常是希望加槓桿實現高收益的機構投資者或者相關公司。在2016年7月發佈“新八條底線”後,證監會明確禁止保本保收益,並且將槓桿倍數限定在3倍以下,即A/B需不大於3,倍,並且針對各類投資範圍比例均有不同的限制。在2018年4月資管新規發佈以來,全市場去槓桿化的熱潮抵達頂部,也造就了融資難的境況。

不過在這裡還是簡單介紹一下分級基金的基本結構,比如一隻基金分為AB兩級,A為優先級,B為劣後級,在過去可以實現保本保收益的環境中,可以以一倍槓桿設置AB份額,並承諾A級可以實現保本併到期給予年華6%的收益,按照一年到期計算,到期以後A將拿回本金並取得6%收益,剩餘的均為B的。而在當今不能實現保本保收益的環境下,首先A的本金也有滅失風險,其次不能承諾6%的固定收益,而到底要怎麼設計,以後有機會再告訴大家。


孫建波


分級基金又稱“結構型基金”,為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分成了優先級的分級A與劣後級的分級B。分級A與分級B的“性格”不同。在此可簡單地理解為,追求保守收益的分級A將錢都借給了投資風格激進的分級B,只要求其保證本金與固定利息。故而,分級B基金相當於“出生”便自帶槓桿,漲的時候成倍賺、跌的時候成倍虧。而為保證A基金的權益,會在剛開始時設立“下折閾值”,以防止B基金把錢都虧完了。

追求高收益,往往意味著與高風險同行。

以昨天剛“涼”的重組B為例:假設你在2018年1月,以0.70元/份的價格買入100萬份的重組B,以6月26日收盤價0.2620元/份計算,跌幅已逾6成。此時,70萬元只能剩下26.2萬元。而觸發下折後,重組B的淨值將會從0.2453變回1,你所持有的份額也將變為原來的1/4,即25萬份,市值則為25萬元。沒想到,買個基金也能虧75%吧。

至於觸發下折到底會虧多少,則取決於分級B基金價格與淨值之間的溢價。


野馬財經


  分級基金又叫“結構型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淨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

  如母基金不進行拆分,那麼它就是一隻普通基金。分級基金各個子基金的淨值與份額佔比的乘積之和等於母基金的淨值,例如拆分成兩類份額的母基金淨值=A類子基淨值XA份額佔比+B類子基淨值XB份額佔比。

  分級基金主要分為兩大類:債券分級基金和股票(包括指數)分級基金。

  債券分級基金又可分為一級債券分級基金和二級債券分級基金,其中一級債券分級基金不能購買股票,但可以打新;二級債券基金可購買低於資產20%的股票。也因此,一級債券基金風險和收益低於二級債券基金。

  股票(指數)分級基金也可分為主動管理型和指數型分級基金,都主要投資於股票。

  不管是哪種分級基金,都存在兩個市場,即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場內基金交易跟交易股票一樣進行撮合交易,而場外基金即是通常在基金銷售平臺購買的基金。

  分級基金由於存在場內和場外兩種形式,那麼它就存在一種套利機制,場內的交易價格不一定等於場外的基金單位淨值,即存在折溢價。不過一般的投資者也只能買場外的分級基金,因為按照《分級基金投資風險揭示書》規定,證券賬戶資金要滿足30萬才能進行場內分級基金交易。

  注:二級市場(場內)的ETF基金和LOF基金交易不用滿足證券賬戶資金30萬的條件,30萬的規定是針對場內分級基金,即特指《分級基金投資風險揭示書》的規定。

  但場內的分級基金的子份額不能單獨申購贖回,只有合併成基礎份額後才能申購贖回。呃……不扯太多場內的了,越扯越混,跟普通投資者夠不著。

  那麼分級基金風險大嗎?這要看你持有的是什麼份額的分級基金,如果持有的是穩健份額,那麼可能是中低風險,甚至是低風險,比銀行理財的中低風險還小。

  分級基金可分為母基金份額、穩健份額和進取份額。其中穩健份額通常指分級基金中的A份額,而進取份額為分級基金中的B份額和C份額(分級基金不一定有C份額)。

  分級基金中的穩健份額(A份額)為約定收益基金,以借貸的形式借錢給進取份額(B份額和C份額),然後收取相應的借貸利息。

  而進取份額(B份額和C份額)屬於槓桿份額,向A份額融資,在一定期限內向A份額支付借貸利息。

  進取份額(B份額和C份額)槓桿是多少,取決於該分級基金相關規定,一般為2倍初始槓桿。

  注:進取份額中的C份額一般為反向槓桿,與母基金漲跌成反比。

  穩健份額和進取份額都存在折算,其中A份額定期折算為分紅,而B份額和C份額存在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不定期折算則為當淨值小於或大於某數值時會進行折算。

  至於要投資者選擇哪一類份額分級基金,取決於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是穩健型及以下投資者建議選擇穩健份額,而積極和激進投資者可以適當的配置進取份額,因為屬於槓桿份額,如是股票分級基金,上漲和下跌都會成倍放大,收益較高風險也較大。

  在這裡強調一下,如果你不懂市場行情和分級基金,那麼最好不要購買分級基金中的B份額,要不你就可能不知道死字怎麼寫了,特別是在A股長期走熊的市場,很多B份額的基金單位淨值看起來是1元左右,但到底折算了多少次呢?很多投資B份額從1元的淨值跌到0.1元。


三人聚眾


分級基金這種產品同時包含了固定收益類資產(如債券)和權益類資產(如股票)兩類資產的屬性,也可以分別提供給投資者資本的保護和資本的增值。分級基金通常會投向大量的權益類資產或者固定收益類資產,也同時會投向期貨、期權等其他衍生品。在A股市場上常見的分級基金,投資的都是股票指數(ETF)。比如我們常見的創業板分級基金,其投資的標的就是創業板指數ETF。

分級基金會吸引兩類投資者:一類是追求固定收益,風險偏好較低的低風險投資者;一類是風險偏好較高,追求高收益的激進型投資者。通常,我們把分級基金分成兩個部分:分級A和分級B。持有分級A的投資者(通常是低風險投資者),將獲取固定收益,即每年或固定的“利息”支付,並在贖回時拿到本金(有時候該本金不一定等同於購買價格,因為可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分級基金其A類份額的價格也會呈現波動。而對於場外的分級基金,贖回時直接按照淨值贖回)。而持有分級B的投資者,拿到的則是資產收益減去給A類投資者的約定收益之後的剩餘收益。

那麼,為什麼B類投資者要投資與分級基金呢?答案就是在於兩個字:槓桿。

舉一種常見的分級基金模式為例,A類投資者和B類投資者各出50%份額的資金,然後用總資金去購買標的。A類投資者獲得的是固定收益這裡不談,B類投資者相當於是用一半的錢得到了整份資金的投資收益扣減去給A類投資者的固定收益部分。那麼,只要B類投資者預期給A類投資者的收益會低於資產本身的收益,那麼投資B類份額就是比自行投資更有利的選擇。

(評論員:Lee)


首席投資官


個人能買嗎?


汎水


科普一下一隻與眾不同的雞,分級基金。為什麼會有它的“上折”和“下折”?——是買雞打折嗎?下面跟著胡老師來了解一下吧。

“小白看圖學財經”由飛笛智投APP旗下專業團隊打造,專注於財經知識的科普,創造一個財經知識分享平臺,讓財經更加有趣,讓小白更快成長。

更多“小白看圖學財經”內容請查看飛笛智投APP學堂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