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元末抗敵最堅定的軍隊,假如他們勝利可能比朱元璋還要狠

我們都知道,元朝末年是朱元璋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他打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北伐蒙元,將蒙古統治者趕出了長城,可以說,明朝對於北元的打擊是不遺餘力的,朱元璋時代就數次北伐,將元朝中樞徹底摧毀,俘虜了大批蒙古貴族。

明朝對蒙古統治者已經足夠強硬,但是,在元末農民起義軍中,有一支部隊其實比朱元璋抗蒙還要堅決,蒙古統治者最痛恨的人就是他們。

元末農民起義軍中,有很多人在低谷時都受過元朝政府“招安”,比如張士誠和朱元璋,但是,這支軍隊卻始終沒有向元朝妥協。

這支人馬就是元末徐壽輝——陳友諒系統的軍隊。那麼,這支軍隊為什麼抗蒙如此堅決,如此兇狠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事情。

元末抗敵最堅定的軍隊,假如他們勝利可能比朱元璋還要狠

陳友諒建立的政權以“漢”為國號,史稱“陳漢”,陳漢的班底有不少人是徐壽輝等人建立的“天完”政權。

這個體系的政權其實是最早反元的一支武裝,比著名的北方紅巾軍起義還要早十幾年,其創始人就是元末著名的傳奇人物彭瑩玉,人稱“彭和尚”。

彭瑩玉反元是元朝統治最殘暴的時期,當時元順帝還是傀儡,朝政由權臣伯顏把持,伯顏是個極端民族主義者,他執政期間不僅廢除了科舉制度斷絕了漢族升遷的途徑,而且在元朝疆域內實施了嚴酷的等級制度和民族制度,他規定當時的漢人不得反抗蒙古和色目等人,而蒙古貴族等特權階層可以隨意踐踏蹂躪漢人,大肆圈地,哄抬物價,掠奪漢人充當奴隸,幾乎不受法律約束,他甚至提出了著名的殺光漢人“孫劉趙王李五大姓”。

正是在這樣殘酷的制度下,彭瑩玉開始在江西民間傳播白蓮教,招攬信徒,開始了反元戰爭。

元末抗敵最堅定的軍隊,假如他們勝利可能比朱元璋還要狠

彭瑩玉的起義最初失敗,但他逃到安徽繼續傳教,迅速東山再起,他的手下都是飽受壓迫的漢人,對於蒙古統治者恨入骨髓,所以這批人革命最堅決,鬥爭最猛烈。

北方紅巾軍起義後,天下大亂,彭瑩玉和他的信徒勢力迅速擴張,短時間內就席捲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浙江等地。

徐壽輝就是從這支起義軍衍生,其“天完”政權的含義就是“元上加蓋”,意思就是要徹底滅亡元朝,可見這支起義軍對於元朝的態度。

據說,從彭瑩玉到徐壽輝再到陳友諒,他們幾乎殺光了所佔領地區的元朝統治者,其手段之酷烈遠遠超過了朱元璋,甚至超過了北方的紅巾軍。

這也可見當時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銳。

元末抗敵最堅定的軍隊,假如他們勝利可能比朱元璋還要狠

元末群雄,從北方紅巾軍到張士誠,再到朱元璋,都在低谷時有過投降元朝或者準備投降元朝的記錄(至少在名義上是),唯獨陳友諒這一系,始終對元朝採取絕對的敵視態度,在元末抗蒙鬥爭中,這一系起義軍對元朝的打擊不容小覷。

後來,朱元璋北伐準備統一中國,在昭告天下的詔書中,朱元璋對元朝流露出了不少同情和理解的意思,朱元璋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自始至終都善待蒙元官僚階層的投降者,這一招導致當時的地主官僚全力支持朱元璋。

而陳友諒雖然真性情,敢作敢當,卻最終失敗。

假如鄱陽湖水戰是陳友諒贏了,那麼陳漢在未來的北伐戰爭中,(當時誰統一江南誰就有實力統一全國,陳友諒智謀才略只略輸朱元璋,假如他贏,大概率也能統一中國,必然也會北伐蒙元)對於蒙古統治者的打擊必然會更加殘酷,戰爭也必然會更加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