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公辦幼兒園的孩子需不需要上學前班,不上的話到了一年級吃力嗎?

千伊兒


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決定了他們不適合過早的學習小學的知識,公辦幼兒園的孩子是不需要上學前班的,教師是根據綱要與指南的要求開展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是科學的有依據的。公立園從小班開始就注重幼小銜接工作的培養,特別重視從幼兒的行為習慣,自理能力方面著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幼小銜接學習習慣最重要。


現在的家長過度的追求學會了什麼?而家長在小學一年級,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問題。是孩子正確的書寫習慣,認真做作業的習慣,以及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另外還要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主動的飲水,知道課間十分鐘要做什麼等等。其實這在公立幼兒園,老師是在無形中滲透的。


二、學習興趣遠比學習成績要重要。


也許上過學前班的學生在初級階段會超越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學生,但是這些優勢不會保持太長的時間。試想孩子都已經學會拼音了,那一年級的老師再教一遍,他是否還會保持積極主動的興趣?會不會因為自己會了而不認真聽講?從而養成不專注的不良習慣。沒有學過學前班的學生,會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只要回家積極的複習,上課之前預習,是會跟上教學進度的。


三、家長不必過度的擔心。


學前班只是給家長一個心理安慰,是家長擔心孩子怕孩子輸在小學初期的起跑線上。其實這些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作為家長要充分的信任,孩子有能力去承擔自己的學業,相信孩子的實力。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很強的,況且小學1、2年級的知識又不是很深。


四、家長是否考量過學前班的老師專業嗎?講的系統嗎?


目前學前班老師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家長是否考慮過學前班老師,是否有小學老師那樣的專業水平?他們所講的內容,是否和小學老師講的內容是相同的解題思路是一樣的。有的學生在學前班時,只學到了一些皮毛的表面的知識,而在學校老師真正授課的過程中,他卻沒有認真聽老師的解題思路,久而久之所以會養成不良的習慣。


決勝網



我是一名工齡20多年的語文老師。我認為上不上學前班,我們是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

先說說我自己的經歷。記得小時候,學校的幼兒園 離我家太遠,我去上了一天幼兒園就再也不去了。無奈之下,當老師的母親只能把我送到一年級。一年級的老師認為我年齡太小,又沒有讀幼兒園,直接把我作為插班生,連書都沒有。但是奇怪的是,一學期下來我語文、數學兩科都考了90多分,於是老師馬上就把我從插班生轉為了正式學生。

那麼哪些情況下孩子可以不讀學前班呢?

1、孩子年齡已經到適合上一年級。

孩子的年齡差異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高年級的孩子相差一歲或者是半歲完全沒有差別。 但是一年級的孩子就不同了。我曾經教過一個五歲半的孩子,他的爸爸媽媽都是老師,但是孩子在接受新知識方面,就沒有其他的孩子能力強。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在適合的年齡上一年級。女孩兒這裡發展稍早一點兒,可以六歲或五歲多上一年級。男孩兒要稍微晚一點兒一定得滿六歲或者七歲。

2、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較好。

儘管現在生活比較好了,孩子的智力也都比較高。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接收新知識方面,部分孩子表現更為出色。

如果有的孩子即使到了上一年級的年齡,但是接受能力跟不上,還是需要去讀讀學前班。畢竟學前班是在玩中學,學習的節奏要稍微慢一點。


3、孩子已經養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有的孩子從牙牙學語起,家長就比較注重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家長注意訓練孩子的聽話,說話的能力;注意對孩子 進行觀察直到;教孩子在生活中識字,學數學; 訓練孩子認真讀書的習慣。有的孩子還會自己收拾書包,整理書桌。

等到快要上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或者是比較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樣的孩子就可以從幼兒園直接到一年級,不用上學前班了。

4、家庭教育比較得力。

教育一定是在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應。 一年級的孩子本身年齡小學習習慣還在養成, 是非常需要家長的陪伴和鼓勵,甚至是輔導的。

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能夠跟得上,家裡有人能夠輔導,能夠有人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教育。孩子就可以從幼兒園直接上一年級。

當然也有的孩子必須要經過學前班的過渡才能夠很好的完成一年級的學習任務。比如孩子完全沒有學習的意識,對學習完全沒有入門兒,更談不上什麼學習習慣的養成了,孩子的接受能力比其他孩子稍慢。 那這樣的孩子就可以先讀學前班。

不管孩子讀不讀學前班作為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注重孩子交友能力的培養,注意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家孩子讀的是公立幼兒園,沒有讀過學前班,也沒上過幼小銜接班,而且現在我兒子班上有幾個同學在幼兒園時就在一個班裡,上一年級之後,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大不相同。

有的孩子能考到年級前二十名,有的孩子在班級排名墊底,有一個男孩子讀幼兒園時就和我兒子一班,他父親曾十分激動地對我說:以後我家老二說什麼也不讀公立幼兒園了,怎麼都不教,上一年級太費勁了,還是私立幼兒園好,提前教。可當這位父親得知他兒子幼兒園的同學考到了年級前二十名後,他就沉默了。

可以肯定的是,孩子沒有上學前班,在上一年級時會學得慢一些,尤其是拼音,但只要家長肯上心,給孩子輔導,上一年級的話,問題應該不大,為什麼說應該不大呢?因為有的孩子學習能力強,有的孩子學習能力差,兩者的差別是很大的,學習能力差的孩子即便是上了學前班,上一年級也未必能名列前茅。

所以,我覺得題主還是應該結合自己的孩子實際情況來考慮這個問題,不能說孩子不上學前班,上一年級就非得多費勁,上了學前班,就一定萬無一失。

另外,據我觀察,上了學前班的孩子,學習優勢主要體現在一年級上半學期,從下學期開始,這種優勢就不是很明顯了。


沛澤媽讀心理


看回答的好多人的意見是“不上,否則二年級起就顯現上學前班的惡果了”。我作為一個家有二年級小女孩的媽媽,回答是“上!否則不用等到二年級,一年級就開始吃力了”

現在小學一年級講課進度很快,起碼比我們小時候快多了,那時候沒有學前班大家同一起點慢慢往前推,現在不一樣了,周圍一半都是上過學前班的,老師講課進度又快,拼音半個多月就全講完了,不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的話,一年級就會很吃力,光寫作業就夠家長頭疼,孩子在班裡落後、家長被老師談話,孩子和家長自信心都受到打擊,這難道不是最可怕的嘛?!再者,因為學校講的快,孩子很多都沒有領悟透、學紮實就又繼續下面的內容了,對於以後的學習也是被動的。上過學前班的孩子也不是說對所學完全掌握,上小學的時候正好再學習鞏固一遍不是更好嗎,怎麼就會讓孩子厭學?

學前有一定的學習認知正是為了今後的揚帆遠航做預備工作。上!


關上門就是女王


說我自己的例子,我鄰居家孩子比我孩子大半歲。兩人同時一年級,領居家孩子幼兒園畢業的時候複韻母基本要學完了。我們家的拼音沒學。小學第一天拼音aoe會認,聲調亂認。沒管他。大概一週時間聲調基本不會讀錯。加聲母的拼讀沒有問題。一個月複韻母學完,除了複韻母還不熟練,前面的拼寫都沒有問題。還可以自己獨立閱讀拼音讀物。和鄰居家孩子提前一年學拼音差別不大。無非提前學過的孩子更熟練一點。有的家長會說提前學總要比你沒學過的熟練。那也只能說暫時,最後的結果是,一年級期末兩個孩子水平都一樣,而從幼兒園學的孩子花了一年半時間學習。而我們花了半年,結果都是會用拼音。而且我相信這個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拼音的孩子剛開始學拼音也不會比從小學開始學習的孩子輕鬆,相反因為他學的時候年齡小,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練習和掌握。那為何家長就沒有那麼焦慮呢。因為幼兒園沒什麼考核,家長看不到成績自然就沒那麼焦慮,小學有分數,有的家長一看分數低了立馬就焦慮了。說白了還是很多大人心態不好。這個累並不是學習帶來的,而是自己的心態。這種心態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危害非常大。

我的觀點,孩子的成長學習認知是有年齡特點的,推薦大家看看皮亞傑的書。要相信編寫教材的人都是教育專業出生,為什麼拼音在一年級學?一年級為什麼六歲開始?為什麼不是四歲五歲就學,這些都是依據了孩子認知特點來的。很多家長一本教育類的書都沒看過,連很多教育理論都不懂。就開始指揮孩子超前學習,這樣非常可怕。


小魚的玩具城堡


其實如果遇上負責人的老師,你可以問問幼兒園孩子所在班的老師,老師給的建議有時候還是很中肯的。

比如我兒子,我是絕對要我家孩子上的,當初只是糾結是上暑假的兩個月的班還是上過年後半年的班,但是怎麼都拿不定主意,後來就是隨口問了一下他們班的老師,老師很負責,問了問我瞭解到的幼小銜接班的情況,老師聽到還有那種一年的班,果斷建議我,還是上一年的班適合我家寶貝。

原因是這樣的,自家寶貝在語言表述和思維邏輯(指的是講故事那種,和敘述事物方面)很不錯,比一般孩子要強,而且說什麼都可以表述的很生動,但是和數字有關的那種就明顯不足,說句時髦的話就是沒有數學思維,而且現在幼小銜接班參差不齊有著重文化課的,有的著重全腦開發的,比如情商課什麼的,老師給我的建議是,我家寶貝情商絕對沒問題,而且比一般孩子會來事,所以不用考慮那些,就找那些著重文化課的。

聽了老師給的建議我心裡起碼有底了,果斷就報了一年的班,大班也就不上了,走的時候正好趕上我兒子生日,老師還組織班裡小朋友給我兒子過了生日。

著重說一下,我們那是公立幼兒園,老師多半都是旁邊小學調劑下來的小學老師,所以也瞭解小學情況。

不管以後孩子上了幼小銜接是否有幫助我覺得老師都是本著負責的態度給我的建議,所以我都是非常感謝的。


曹畾


我們這裡的情況是因為年齡太小上不了小學,所以只能送去學前班。如果是適齡兒童很少會特意送去學前班的,都是直接從幼兒園到一年級。

那天回母校驚訝的發現居然開設了學前班,以前是隻有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聽老師介紹說這些都是不到年齡沒有辦法上一年級,所以只好送來了學前班的。

現在的幼兒園學的東西很超前,原本一些知識到了學前班或者一年級才學的,但是在幼兒園裡都已經開始學習了。而且學前班學的內容跟一年級的是一樣的,如果幼兒園畢業以後再去讀一年學前班,我感覺沒有必要。孩子一直重複的學,必定會產生厭倦感,還是不要上學前班了。



至於說不上學前班直接上一年級會不會吃力的這個問題就更加不用擔心了,幼兒園大班學習的知識和打下的基礎就足以應付一年級的知識了。一年級主要培養的是孩子對於課堂的認知和耐心,培養他們的時間習慣。讓他們有一個對於學習對於課堂的瞭解,方便下一步的學習。

一年級學的知識主要是拼音,認字和1-10以內的加減法。這些內容孩子在幼兒園裡都是學習過的,所以並不需要擔心孩子會跟不上,學起來很吃力。不要低估自家孩子的學習能力,也不要低估幼兒園老師的教學水平。

現在的孩子就是上幼兒園的時間太早了,導致讀完幼兒園了還沒有到適齡上小學。所以才會有學前班這個特殊階段的產生,而家長們卻把學前班當作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認為孩子需要去學前過渡一下再去上一年級更有利於孩子以後的學習。

目前國家對學前班教學只有指導性意見,並沒有明確統一的學前班教學大綱和教材。現在“學前班”,並不是教育意義上的“學前教育”,它基本上是小學一年級的縮寫版。所以對於要不要上學前班就顯而易見了。


大三老學長


這個問題我當時也糾結過的哦。

我家孩子當時也是上的公辦的幼兒園,記得當時幼兒園中班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開始陸陸續續地有孩子轉走,去準備讀學前班了。那個時候我也糾結過,包括我的很多年齡相當的同事也都是在談論這個問題,大家都堅持讓孩子上學前班。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好的學前班報名是那麼的困難,有的提前一年就去排隊搶名額,並瞭解到排隊爭搶一個好的學前班的名額時的畫面是如何如何地壯觀。我聽得一臉詫異,瞬間感覺自己有點不稱職,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年代,在所有的父母都努力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大勢下,我竟然如此鎮定,如此木訥,但冷靜下來,我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好好玩,讓孩子有個輕輕鬆鬆的童年,讓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有個完整的美好的記憶,想到這個,我也就不再那麼糾結了。

幼兒園的生活一結束,小學生的生活如期而至。果不其然,孩子果真放學回來愁眉不展,拿出作業本,語文的拼音寫得還算可以,按著學習的順序提問也沒有太大問題,可是一旦打亂順序給孩子提問的時候,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差,當初同事們的那些談論瞬間浮現在眼前,還真的是這個樣子嗎?孩子註定一年級的生活要比別人艱難嗎?我真的,當時真的有點犯愁了,甚至有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表達出來認為孩子太笨之類的話語。可是,這樣孩子除了哭的稀里嘩啦沒有什麼好的效果啊。

問題總是要解決的,一味地指責孩子對嗎?再說,這單單只是孩子的錯嗎?我想了很多。也明白了問題的根本不在於孩子,自己的問題才是罪魁禍首,於是我決定跟孩子一起努力,那段時間我能不加班就不加班,工作能在公司加緊做完的就絕不會帶到家裡。我把在家裡和孩子待在一起的儘可能多的時間都安排為孩子補習。就這樣,我們一起努力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孩子像一下子開竅了的那種感覺,拼音趕上來了,學得相當棒,一下子如魚得水的感覺。之後的學習也變得輕鬆愉快了很多。

當然我講這些,並不是在勸解各位寶爸寶媽們像我這樣,只是想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你一不小心沒有讓孩子上了學前班,也千萬別慌張,真的,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我這兒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不是嗎?


小奧媽媽育兒屋


至於孩子要不要上學前班,對於這個問題。各種說法都有,大多是一半一半,有很多的家長說要上,還有一半的家長說不用上,至於要不要上,那我舉幾個簡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們來參考一下吧。


我能帶一年級班裡在入學的時候,我做了一個調查,大概有2/3的孩子在學前班已經學過了相當一部分內容,那麼還有一小部分,根本就沒有上過學前班。剛開學的時候,由於班裡面有一部分基礎相對很棒的孩子,在教學過程中造成假象,教學進度就非常的快,那些原先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顯得分外吃力。當孩子幾次面對挫折之後,可能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如果再加上農村孩子家庭輔導的缺失,更加使得孩子在學習中越來越落後。


我們班呢,就有兩個這樣的孩子,開學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小測試,他們的基礎幾乎為零,我和他們的家長就溝通說讓家長在家能輔導一個學期,可家長由於經濟的原因不得不外出打工,只留孩子和他們的爺爺奶奶在一塊。這兩個孩子呢,他們連握筆的姿勢都不正確,在漢語拼音上學習就是分外的吃力。一段時間以後再第一學期期中的測試過程中,他們只考了大悅50多分。後來分數卻越來越低,以至於到現在他的成績只有三四十分而已。

作為一個長期的一線老師,真的勸那些家長在學前教育這一塊,一定不能缺失。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學前教育是無所謂的,他們也舉出了自身的例子,但是這些孩子真的是在智力等各方面是極其優秀的,而且家庭輔導這一塊也能做得很好,所以說她們把這些事實拿來用,但並不能代表大多數。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孩子入學一年級年齡是六週,按照我們兒童發展的規律來說,是偏低的,假如學前教育這一塊還是零基礎的話,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在前期是非常吃力的,至於後期能不能跟上,那麼還要看家庭輔導和孩子智力到底怎樣?至少家長在前期是巨累的吧!

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鬼語教育


我的孩子上的就是公辦幼兒園,沒有上學前班,上一年級也沒見的有吃力一說。



私人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的區別:

我們當地的私人幼兒園偏重於對孩子的文化知識的教育,一進幼兒園就教識字,寫字,一學期展示給孩子教了多少字,考試考了多少分等等。

我家寶貝自走進公辦幼兒園,三年時間沒背過書包,沒寫過字,每天玩得不亦樂乎。但是,我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孩子的習慣,動手能力,主見都有了了很大的進步。



上一年級家長的擔心:

當時我們也擔心孩子能不能跟上其它上過私人幼兒園的孩子,事實證明,擔心多餘,我的孩子在她們班學習一直名列前茅。而那些在私人幼兒園已經學過的孩往往上課不好好聽講,因為那些知識他已經知道了。



不過要注意一點:陪孩子寫作業,這一點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