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閻錫山和日本人這樣評價八路軍的游擊戰

從一九三八年八月開始,侵華日軍不得不抽調出五萬多兵力,專門圍剿晉察冀根據地,八路軍官兵以艱苦的作戰,不但令抗日根據地屹立不倒,而且有力地支持與配合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的作戰。

閻錫山和日本人這樣評價八路軍的游擊戰

八路軍連續作戰,屢屢得手,這令閻錫山十分驚愕。他仔細研究了八路軍的作戰戰例,發現利用特殊地形襲擊敵人,本是沒有更多奧妙的軍事常識。

閻錫山和日本人這樣評價八路軍的游擊戰

“我軍對此種方法,人無不知,及其他種種襲擊方法,亦無人不盡知。然何以八路軍每次擊敵,皆收奇效,我軍則反是?”

閻錫山命令他的將領“切實研究八路軍的作戰經驗”,並通告了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八路軍屢屢打勝的根本原因,不是軍事技巧所致,而是“聚精會神”——“事前無不竭盡全力籌劃制敵之策,實施偵察戰鬥之術,臨時置全軍聚精會神統一集結於主殲敵戰方面,其他一切皆可不顧,故不動則已,動則勝。”

閻錫山和日本人這樣評價八路軍的游擊戰

日軍大本營參謀山崎重三郎中佐,戰後著文分析了八路軍的游擊戰術,認為是世界軍事史上“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的游擊戰”:

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游擊戰爭,但只有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共產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進行的游擊戰,堪稱為歷史上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的游擊戰。

在毛澤東的游擊戰略中,游擊戰是在軍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廣泛進行的。

閻錫山和日本人這樣評價八路軍的游擊戰

可以說是一種全民總動員、一致對敵的攻勢戰略。它把全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動員起來,發揮衛國衛民的主觀能動性,造成集中全民力量正面衝擊敵人的威勢……把百萬帝國陸軍弄得團團轉。

什麼是“攻勢戰略”?

共產黨崇尚的理論是:爭取民心是最大的攻勢戰略。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賬號dapengshu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