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個性校名層出不窮,40所高校更名有何講究?

【編輯/王碩 統籌/劉姝蓉】5月31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正式公示了新一輪新設置的高等學校名單,40所省級人民政府申報設置的高等學校獲得通過。其中,16所學院更名大學。其中鄭州成功財經學院與寧波大紅鷹學院均“申請同層次更名”。據大白新聞了解,高校改名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學院改名大學後,錄取分數能提高,相應生源會更好;二是不同行政級別的高校獲得的資源有很大的差異,“大學”遠比“學院”有優勢。

個性校名層出不窮,40所高校更名有何講究?

寧波大紅鷹學院(資料圖)

40所高校更名,16所更名大學

5月3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2018年擬批准設置高等學校的公示》稱,根據《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和《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經第七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40所省級人民政府申報設置的高等學校獲得通過,現將有關高等學校的名單向社會公示。

從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發佈的擬批准設置的高等學校名單(以下簡稱“高校名單”)來看,擬新設置的40所高校包括19所新設本科學校、16所更名大學、3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和2所同層次更名院校。相比今年1月份進入專家考察環節的高等學校名單,本次公示名單中少了6所高校。

從教育部批准設置的高校名單所在省份來看,廣東、廣西、河南和山東最多,各有4所高校入選,福建、陝西和四川各有3所,貴州和江西各有2所,安徽、海南等其他省份各有1所高校入選。

個性校名層出不窮

大白新聞注意到,在“高校名單”中,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更名為鄭州商學院,而近日備受關注的寧波大紅鷹學院更名為寧波財經學院,關於寧波大紅鷹學院更名的消息,教育界傳聞已久,此次教育部的公示。也預示著,從今年夏天起,寧波大紅鷹學院這所擁有近兩萬人的大學,將以全新的校名全面對外招生。

即將更名為寧波財經學院的寧波大紅鷹學院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創辦於2001年,2008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2015年成為浙江省首批應用型本科建設試點示範高校。

大白新聞梳理發現,例如天津天獅學院、上海建橋學院、普洱學院、茅臺學院等被網友戲稱個性的高校名稱還有很多。此外,“成功財經”、“大紅鷹”等與眾不同的詞彙出現在學校名稱中確實容易引起大眾的關注。

5月26日,“中國胸痛大學在濟正式成立”的消息放出。當地媒體報道稱,該“大學”是“中國第一所以提升胸痛教育和研究為目標的高等學校”。隨後,“中國胸大”迅速引起廣大網友關注及吐槽。

5月28日,山東省教育廳和國家教育部分別回應稱,“中國胸痛大學”沒有得到教育部和山東省教育廳的審批,設立高等院校,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使用規範的名稱。

5月29日,齊魯醫院宣傳部工作人員稱,“中國胸痛大學”只是中國醫促會胸痛分會成員自發組成的一個學術組織,而非高校。齊魯醫院副院長陳玉國擔任的是第一屆主委,並非校長。據介紹,該學術組織已經關注到網友熱議,認為名字確實欠妥,給公眾造成了誤解,正在研討更換名稱。

“學院”為何想變身“大學”?

大白新聞注意到,“高校名單”中有16所學院申請更名以大學為後綴。

教育部曾發佈《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文件明確規定,堅決糾正部分高等學校貪大求全,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綜合性、多科性發展的傾向,嚴格依據標準審批“學院”更名“大學”,切實引導存量高等學校把精力和資源用於特色學科專業建設與內涵發展上來。同時明確,對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在有條件的地區設立學科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據相關規定,“學院”升格“大學”,必須滿足“主要培養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在文科、政法、財經、教育、理科、工科、農林、醫藥等八個學科門類中;以三個以上不同學科為主要學科;全日制在校學生計劃規模在五千人以上。”

據悉,學校改名的情況無非以下兩種:一是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名號從市到省,從省到華東、華中、華南等;

二是高校層次不斷升級,名號從“專科學校”到“學院”再到“大學”,名號也越來越“高端大氣上檔次”。

而據近些年來改過名字的高校就可以知道,很多學校是因為後者。

歸結其改名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學院改名大學後,錄取分數能提高,相應生源會更好;二是對於高校的評價與建設,起主導作用的是學校的行政級別,不同的行政級別的高校獲得的資源有很大的差異,“大學”遠比“學院”有優勢。【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方網站、環球網、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澎湃新聞、光明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