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寶寶髮量少、還發黃、有點禿?怎麼辦

當孩子呱呱落地的時候

擁有一頭烏黑茂密頭髮的小孩

絕對是上帝的“寵兒”

從一出生就能收穫到許多誇讚

家長們也會為此很欣慰

但是

卻有祖輩毛髮旺盛的父母生出來的孩子頭髮稀少

隨著月齡長大越來越黃?還會脫髮?

這就讓很多家長們很納悶了

是營養不良嗎?還是生病了?

寶寶髮量少、還發黃、有點禿?怎麼辦

寶寶出現禿頭,就是缺鈣嗎?

“不一定”,寶寶出生兩三個月時就開始掉頭髮,慢慢的後腦勺就會一圈光禿禿的地方,這種情況我們稱為“枕禿”。

枕禿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的,另一種是病理性的。

寶寶髮量少、還發黃、有點禿?怎麼辦

生理性枕禿

寶寶躺著的時間較多,頭部與枕頭接觸較多

寶寶尚未學會坐、站,大部分時間都是躺著,小腦袋就會經常與枕頭、床單接觸,再加上還未會翻身,所以只能靠轉動頭部來改變視線,就因為這樣的反覆來回蹭,容易將頭髮磨掉。

寶寶的新陳代謝旺盛,易出汗,出汗後感到不適,只能靠搖頭摩擦來緩解,汗水+摩擦=掉髮。

寶寶髮量少、還發黃、有點禿?怎麼辦

病理性枕禿

頭部皮膚過敏、溼疹等、缺乏維生素D,導致鈣吸收不足

缺鈣不是直接導致發禿的原因,缺維生素D影響鈣吸收,從而引起缺鈣,缺鈣的寶寶容易出汗,頭部不適,因為寶寶不會抓撓,也無法求助於父母,所以通常會通過左右搖晃頭部的方法“對付”後腦勺因出汗而發癢的問題。枕禿也是佝僂症的症狀之一,原因就是缺鈣導致,所以寶寶要十分注意兒童時期鈣的補充。

如何分辨寶寶屬於哪種枕禿?

生理性的枕禿屬於外力作用下頭髮自然脫落,寶寶大多沒什麼狀況。

而病理性的枕禿一般會出現不活潑、愛急躁、睡不安、容易驚醒、常常多汗等狀態。


寶寶髮量少、還發黃、有點禿?怎麼辦

如何預防寶寶枕禿?


生理性枕禿

加強對寶寶的護理:為寶寶選擇高度合適、柔軟適中,透氣的枕頭,勤換枕頭,保證寶寶頭部的乾爽。

調整室溫:保持適當的室溫,避免溫度過高導致寶寶頻繁出汗,會讓寶寶感到不適。

更換睡覺姿勢:可以適當幫寶寶調整睡覺姿勢

病理性枕禿

適當補鈣

0-6個月:300mg/天

6-12個月:400 mg/天

1-3歲:600 mg/天

寶寶髮量少、還發黃、有點禿?怎麼辦

達到標準後增加日照時間,以保證維生素D的充足,促進鈣的吸收。

寶寶頭髮為什麼會又黃又少?

遺傳因素

寶寶的頭髮生長情況很大程度受父母影響。如果爸媽小時候頭髮特別稀疏,髮色偏黃,那寶寶的頭髮很可能也會如此。

營養因素

寶寶如果長期缺鐵、缺鋅,會影響黑色素的代謝,頭髮就會發黃,無光澤;如果缺乏蛋白質,會影響到毛髮細胞的發育,髮質會變差,髮量會減少;另外,如果寶寶長期缺乏維生素B,頭髮也會變得稀疏,並且容易脫落。

如何讓寶寶擁有一頭烏黑健康的頭髮

媽媽們應該怎麼做呢?

保證充足的營養

在給寶寶的食譜裡,多加一些含鐵、鈣、鋅的食物,比如:蝦皮,蝦仁,豆製品,動物肝臟等。這些食物都有助於改善寶寶的髮質。

寶寶髮量少、還發黃、有點禿?怎麼辦

適當曬太陽

適當的陽光和新鮮空氣,對寶寶的毛髮生長非常有益。因為紫外線的照射不僅能夠殺菌,還能促進寶寶頭皮的血液循環。一般早上9點~10點的陽光既溫暖又不強烈,這個時間段是最適合寶寶曬太陽的。

勤梳頭

經常幫寶寶梳理頭髮能夠刺激頭皮代謝,促進寶寶頭部的血液循環,有助於頭髮生長。順著寶寶頭髮的生長方向進行梳理,梳頭的時間可以選在晚上寶寶快睡覺的時候。


寶寶髮量少、還發黃、有點禿?怎麼辦

勤洗頭


經常為寶寶洗頭,保持頭皮乾淨清爽,也能幫助促進頭皮細胞代謝。

洗頭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三點一定要選用嬰兒專用洗髮液,因為大人的洗髮液或多或少會含有硅元素,對寶寶頭皮不好。

1、

2、注意水溫,給寶寶洗頭的水溫保持在36°C~39°C最合適。

3、要用手指輕柔寶寶頭皮,千萬別用手指甲去抓,因為手指甲比較尖銳又帶有細菌,會對寶寶頭皮造成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