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名普通企業會計,人際交往能力不好,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尹鶴翔


越是人際交往能力不好,越是要反覆強化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因為,做為一名財務人員,是否具備溝通交往能力確實很重要,有時甚至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進行職業規劃時,可以認真考慮以下七條建議,這七條多少都會涉及到人際關係,同時也對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是發現機會。你在一家企業堅守時間的越長,特別是有著10年的企業會計經驗,這對自身絕對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積累,可以說對將來升任為財務經理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關鍵問題是你要善於在職場中強化自己的溝通能力,不斷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能夠維護良好的橫向關係和縱向關係並且願意接受挑戰,樂於接受改變,積極做好公司,上級領導所交待與分配的各項任務。


二是重視平級調動。平級調動,例如,同一部門不同崗位之間的調動,是升職的另一條“蹊徑”,相比加薪,平級調動能夠拓寬你的視野,使你瞭解企業部門內部不同崗位的運作,對於財務部門也是如此,相對來講,每個崗位都會需要不同的業務技能,只要經歷了就是一種閱歷,對於自己日後的職業生涯就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從而為今後的升職奠定基礎,哪怕提升的時間稍微晚一些。

三是尋找最優升職渠道。嘗試發現適合你的最優升職渠道:平級調動或直接晉升,儘管這可能不是自己的擅長項,但要時刻注意補齊短板,同時,注重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為自己的升遷之路開闢大道。


四是充滿自信。在工作中,要保持自信樂觀,不斷進取,敢於提出自己成熟的工作想法,像對自己而言,已經在會計領域工作了10年以上,有著很豐厚的經驗積累。要學習並積極運用個人所學的人際關係技巧,積極與上層領導交流溝通,努力讓管理者發現你,認可你。


五是向上司表明心跡。當向財務經理邁進的過程中,一旦財務經理的崗位騰出來,要積極找機會向自己的上司表明心跡,讓他知道你對該職位的需求。不要企圖讓領導揣度自己的心思,大膽地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並不會影響自己的職場人際關係。


六是在公司外發展人脈。建立和管理好其他人脈關係網(非同事人脈),對於個人的職業生涯大有裨益。事實表明,當自己所在的公司無法為你提供良好的展示平臺時,你的人脈關係網將發揮重要作用。


七是繼續學習。很多時候,職場晉升都是能力為王,特別是財務這一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對於自身的財務業務看得會非常重。就你目前而言,能夠在財務這一行業裡生存沒有問題,但需要進行更多的知識儲備,尤其是晉升為財務經理,所需的財務知識將更多,寧可讓崗位去等人,也不要讓人去等崗位,可以說,要想進步,不額外學習肯定不行,可以嘗試著接受一些官方組織的培訓或正規學習,這些都將會成為自己晉升為財務經理崗位的資本。所以,無論身處何種職位。繼續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晉升可以暫緩,但人總要時刻成長。

總之,想順利晉升為財務經理,現在看,需要日常人際關係的維護與發展,更需要我們自身的努力與付出,有些方法可能很“笨”,用起來卻比較省心,只要管用就可以。


小施說職場


35歲,是每一個人職業生涯的高峰期,這個時間點上,你的職業規劃,和你前半生學到的技能,往往會決定著今後數十年一直到你退休那一天的職業方向。

身在職場,無非要做兩件事

一是做事,二是做人。

如果說找準目標為是了積累更多的核心技能,更好地做事的話,那麼,學會做人,則是你要職場發展要考慮的第二件大事情。我們甚至認為,會做人比會做事還要重要百倍。

找到一個合適的職業目標,對於很多迷茫中的人來說可能並不是容易的事;但學會做人,則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時候都可以修煉的一種職業素養。

即便你的職業技能沒有多大的突破與成長,但良好的職業素養則會從另外一種層面為你的職業發展增添籌碼。

在做人的修煉中,有四項要素,是能夠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起到致命性影響的:

1、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這其中包括與你上司的關係,以及與你同事的關係。

與上司的關係不好,直接決定著你的升遷。所以我經常說:“如果你與上司的關係不好,基本上也就意味著你在這個公司的職業生涯就此終結。”

而與同事的關係不好,即便你哪一天升遷了,成為了他們的領導,你也會因為缺乏“群眾基礎”而導致權力被架空,你的下屬對你不是陽奉陰違,就是故意挑釁,你會發現領導這個位置其實很不好坐。

2、樹立不斷學習的能力

我們應注重學習的重要性。

我去年曾經碰到一個客戶,已經近40歲的人了,做會計做了14年,但仍然只是一個基層主管的職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晉升的機會,也已經好多年沒有加薪了。

我們問了他一個問題,“在這14年中,你有沒有進行過培訓、進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電?”他說,“沒有”。“從來沒有嗎?”“從來沒有。”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這種現象在職場中卻是非常普遍的。

關於自己的學習與成長,你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與一年前相比,我的專業能力明顯進步了嗎?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嗎?假如遇到職責範圍內的事情,我一個人是否能夠獨立搞定,是否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厚度決定高度,你所以會有厚度的積累,原因在於你不斷強化的學習能力。沒有學習,你的職業發展就會在原地踏步。你以為你沒有退步,但實際上別人在進步,你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你也就退步了。

3、樹立職業化精神

不管你有沒有目標,不管這項工作是不是你願意做的,只要你在這個崗位上,你就應該把事情做好。

在其位謀其職,這是最起碼的一種職業素養,也是任何崗位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種職業精神。既然在這個崗位上,你的崗位職責要求你把工作做好;如果不想做好,那就走人,別在這裡浪費大家的時間。

良好的職業素養,有時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良好的職業化精神,是很多優秀人士身上必備的成功素質。即便這份工作你不喜歡,也不要用消極的的方式去對待,因為你不僅在浪費公司的時間,更是在浪費你自己的時間。

身在職場,你能收穫的無非是兩種東西:一是回報,二是成長。在沒有明確的目標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把所有你能夠在這個職位上得到的東西,統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工作,你會兩手空空,什麼也得不到。

4、要有強大的內心

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實內心裡都很脆弱,無法經受漫長人生道路上所降臨的各種苦難。要知道,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即便是耶穌,又何嘗不會遭受苦難的洗禮?強大的內心可以讓一個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極悲觀只會讓你在希望面前錯機良機。

《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你沒有本事成為聖者,但一定要變成強者。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永遠是自然進步的永恆法則。你只有適應這個法則,才能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獲得生存之地。

30歲之後:如何實現質的突破

30歲以後的職業發展,不應該再是原地踏步、停滯不前的狀態。要想讓你35歲以後的職業生涯實現一個比較大的發展,你應該從30歲開始,好好利用5年時間,著手以下3件至關重要的事情的準備:

1、完成你的專業化品牌構建

如何構建你自己的個人品牌?你到了30歲以後,再去頻繁跳槽,肯定是不行的,最大的不利,就是你的專業知識成長,永遠只是停留在一個相對低的層次上,而這又會影響你職位的晉升與薪水的增長。

我該幹什麼,適合做什麼,此時應該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定位,並利用剩餘5年的時間去積累。否則,“35歲現象”一定會在你身上上演。

“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專著《專業主義》中也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你憑什麼勝出?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能否獨霸世界舞臺,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專業。”

你是一流的商務人士,還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別就在這裡!給自己一個專業定位,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會為你以後的職業發展增加更多有價值的籌碼。我們曾經遇到過5年跳槽13次、接觸過10餘個行業的人。假如你也這樣,就毫無專業性可言了。

當然,為了支撐你“專業化”的品牌形象,你還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 要脫離具體的操作層面的問題,把看待問題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遠一些,成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

你要向這個行業裡最優秀的人看齊,並以他們為目標,作為自己修煉成長的榜樣,一步一步彌補與優秀之間的差距。這個時候,在職學習、進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學會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

☞ 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每一個行業的優秀人才,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為什麼有些人出去講一次課就要好幾萬?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用自己的力量推動一個行業的發展?原因就是他們的影響力太大了。你要想成為優秀的職場人士,也必須像那些最優秀的人看齊,樹立在這個行業內的影響力,用你的思想去影響別人。

我們去年遇到一個非常優秀的小夥子,至今印象深刻。他是一個印刷專業的大專生,畢業之後去印刷廠做銷售。或許在有些人看來,這個專業、這個職位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正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沒有什麼含金量的職位,他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構建著自己的影響力。

他給自己定了一個要求:每月都要寫一篇文章,發表在這個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上。當然,並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夠達到發表的質量,但每個月必須要保證質量寫一篇。這樣做的好處,第一是樹立了你在這個行業內的影響力;第二,可以讓你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

我們前面提過知識結構的問題,這裡需要再強調一下。你通過學習、培訓等方式,得到的知識,終究是別人的,不是你自己的。要想形成你自己的知識結構,你需要將這些外來吸收的知識應用到工作實踐中。

在實踐的過程中,同樣的知識理論,在不同的情況下,每個人的感受和心得是不一樣的。你寫文章的過程,也就是對你自己在實踐中的感悟和心得進行總結和反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結構,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你“自己的”知識。

2、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即中層管理者,也是你的第一個管理者目標。

除了那些對於技術十分熱衷的人,如果你要想在職場上獲得更多的空間,職位上的晉升必不可少。走上了管理者崗位,是你職業成長的關鍵一步。以後的發展空間,都與此次的晉升密不可分。但這個位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坐穩。

蓋洛普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基礎員工之所以離職頻繁,很多時候問題並不在於公司,而是在於其上司:公司的中層管理者。正因為中層管理的不善,而對於下屬員工的發展與成長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導致他們職業發展無論是在專業能力上,還是在職業修養上,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長。

在這裡我們暫且不去討論“中層危機”對於公司的發展多麼重要這樣比較宏觀的話題,單純從小處來說,你必須要意識到:你的管理,將有可能改變你的下屬的終身命運,是你錯誤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你的下屬,迫使他們離開公司。

管理者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對於頻繁跳槽的人是深惡痛絕。但作為一個旁觀者,我不得不說的是:當你們在抱怨求職者的不忠、素質低下時,你們是否考慮過建立一種良性的人才成長機制,讓每個人都能夠得到成長?你們在抱怨人才短缺的同時,是否考慮過如何去認真地培養人才?

很多企業會說我們培養了,但留不住,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這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所以對於人才培養也就不那麼熱衷了。但問題恰恰出在這裡:你為什麼留不住人?如果每個公司都不去培養人才,都想吃“現成的”,那麼,最終的後果將是:所有的企業,都將面臨無人可用的境地!

當你的成長因為你的上司而受到阻礙的時候,這是你的不幸,你可以選擇“用腳投票”;當你某一天也成為管理者的時候,我們不希望把這種不幸繼續傳遞下去。

唯有如此,人才的培養才能進入正循環,才能夠讓每個人都能夠在職場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這其中困難多多,但我希望有理想的人能夠不斷努力,慢慢改變這一切。

3、找一家成長中的公司,伴隨其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找一傢俱有成長潛力和發展空間的公司,並隨著公司一起成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你可以親眼目睹一家公司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曆程,對於公司的運營也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夠體會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長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是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你的價值會有更大的發揮餘地,會更容易展現出來。

很多人在找工作時都傾向於尋找大公司,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長,尋找規模不太大的成長中的公司,其實是更好的一種選擇。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於人才的需求較為迫切,你的職位晉升也會更快。

三是你的忠誠度會為你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回報。企業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忠誠度。沒有哪一個企業喜歡朝秦暮楚的員工。尤其是現在跳槽率、流失率在眾多企業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忠誠就成為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職業精神。

不論你現在已經“奔三”,還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請始終告誡自己:不要虛度了大好年華,抓住所有能夠抓住的時間,為自己芸芸眾生般的生命多積累一些厚度。當你慢慢變老的時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你希望是令人欣慰的一生,還是悔恨和懊惱的一生?

最後,借用我最喜歡的喬布斯語錄,作為本文的結尾。

“人這一輩子沒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絕倫。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我們的生活質量是自己通過努力創造來的,如果你覺得自己生活不夠好說明你的努力還不夠。

更多財稅職場學習資訊,關注秀財網


秀財網


唯有加深自己的專業技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那麼就會有人選擇儘量在人際交往上讓著你。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調整自己,既然已經意識到了問題,就設法慢慢的改正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