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群星閃耀的背後——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群星閃耀的背後——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每當讀完一本書,我們的內心總是有著滿滿的感覺,或是沉重,或是充實。讀完《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我更是有這樣的感覺,既有收穫的充實,也有了解人類歷史長河最閃耀那一刻的感慨。

書中介紹了有勇氣卻又極度貪婪的巴爾沃亞、改變歐洲歷史的凱爾卡門、創造奇蹟的亨德爾、平凡卻又在歷史上書寫了重要一筆的魯熱、天才卻輸在優柔寡斷的手下的拿破崙、充滿浪漫之情的歌德、神一般的人物菲爾德、讓人聽後便想鞠躬膜拜的南極五勇士、像子彈一樣充滿堅毅與力量的列寧、充滿理想主義的西塞羅和威爾遜......掩卷沉思,當我們再次為這些名字註上定語的時候,你會更加對這樣的群星充滿敬佩與感慨。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正是有了充滿冒險精神的巴爾沃亞、蘇特爾、斯科特等人,我們才又在廣袤的地球上認識了太平洋、聖弗蘭西斯科和南極;正是有了亨德爾、魯熱這樣將生命和才華注入音樂世界中的人物,才欣賞到了除世俗生活外的動人樂曲;正是有了西塞羅和威爾遜,才讓我們在戰爭之餘,對和平充滿了值得期待的期盼。

而在所有這些群星中,最讓我感到耀眼的是將歐美兩洲連到一起的菲爾德。

“在電的童年時代,各種因素尚未為人所知。海洋的深度尚未測出。世人對海洋的地質結構也還只是大致瞭解。在這樣的深海鋪設電纜,能否承受得住海水的無限壓力,對此還完全沒有進行過試驗,就算在這樣的深海里鋪設一條長得幾乎沒有盡頭的電纜在技術上是可能的,那麼又從哪裡去弄到這樣一艘巨船來運載一條2000海里長的由鐵和銅和合制而成的電纜呢?又從哪裡去弄到如此大功率的發電機來把電流不間斷地輸送過如此漫長、用輪船橫渡至少也得用兩三個星期的距離呢?所有這些條件都不具備。況且世人還不知道大洋深處的磁場是否會導致電流失散呢;當時也還沒有絕對可靠的絕緣材料,沒有準確的測量儀器——世人僅僅知道使自己從百年的沉睡中甦醒過來,剛剛打開自己眼界的店的那些最初定律。”

僅從這些句子中,我們便能感受到菲爾德當初面臨著幾乎無法實現的窘境,用“天方夜譚”來形容他的想法,一點都不為過。然而,即使是天方夜譚,菲爾德仍堅持自己的想法,他排除一切困難,找到了合適的電纜材料和運輸船隻,募集了一定的資金。如果說,這些看得見的困難還能夠解決,那麼眾人在菲爾德第一次鋪設電纜失敗後的冷嘲熱諷是很難克服的,那並非是捂住雙耳便聽不見的聲音,這些聲音在很大程度上會讓這個想法的主人也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並動搖。

然而,偉大的星光何以如此閃耀?正是因為這顆星星本身散發出的星光,具有常人不具備的堅定和魄力。菲爾德正是有著超人的毅力,才在兩次失敗後仍能有不懈怠的意志力,繼續第三次的鋪設。而這一次,也終於如願以償,實現了改變人類歷史的第一次通話。

用多少華麗的語言都難以形容菲爾德的功績,用何種辭藻都難以描述菲爾德當時斬釘截鐵的魄力。如果細細琢磨,菲爾德勇氣從哪裡來?是像巴爾沃亞那樣貪婪於黃金及名望?抑或像拿破崙那樣有著統治整個歐洲的野心?如果他的出發點是這些,那麼在經歷了兩次失敗後,貪婪與野心也早已被殘酷的現實擊打得煙消雲散了吧。我想,更多的還是菲爾德自身的無所畏懼和人類使命感。

最後,以一首淺顯的小詩送給我的男神,是的,我們的男神——菲爾德:

“歐美遙遠橋難架,

鋪設電纜似神話。

閒言碎語難擊碎,

使命擔當後人誇!”

最後的最後,以最誠摯的心情,致敬曾經和現在仍熠熠生輝的星光,致敬將這些星光灑在我們後人心靈中的作者茨威格,致敬將茨威格的文字以最本源的味道呈現給我們中國人的翻譯者舒昌善先生——你們都是偉大的群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