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朱棣的《永樂大典》你們瞭解多少?

長龍雜談


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了建文帝的皇位,於公元1403年在南京登基稱帝,改年號為永樂。正所謂盛世修書,為了彰顯盛世氣息,朱棣下旨給當時的侍讀學士解縉說:“這天下的事物都散落在各種各樣的書籍中,檢索起來實在不方便。我想用《洪武正韻》為依據,將天下所有的知識都編輯在一起,方便查閱。”並且還提出兩個要求,一個是書籍所收內容必須龐大,而是必須兼容幷包,從經史子集到陰陽占卜都得給我收錄進來。《永樂大典》的編撰拉開了序幕。



一,《永樂大典》編撰始末。

解縉領命後組織了幾百個學者開始修書。一年多的時間,修成一部《文獻大成》獻給朱棣。解縉是當時的大才子,是信奉儒家教條的,對儒家以外的書籍並不重視。所以他主持編修的《文獻大成》是不可能達到朱棣的兼容並收的,而且修書時間一年多,自然有很多遺漏。朱棣看到《文獻大成》後覺得不滿意,因為這部書既不算大也不算全,根本沒有達到自己所設想的那樣。

於是他訓斥瞭解縉,打算重修一部能夠包羅萬象的圖書。


永樂三年他任命有“黑衣宰相”之稱的姚廣孝和解縉、鄭賜為監修官,主持重修工作。姚廣孝是個僧人,精通儒釋道三家學說,沒有儒生的門派觀念。朱棣讓他成為監修官可真是獨具慧眼。

於是朝廷徵召篩選了兩千多名飽讀詩書,書法功底深厚的學者,參與編纂這部鉅著,他們都被安排居住在南京文淵閣附近,由光祿寺負責飲食。

到永樂五年,這部鉅著終於定稿。朱棣對這次的完成情況相當滿意,親自做序,並給這部鉅著取名《永樂大典》。之後又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採用精美的館閣體書法將原稿清抄一遍,於永樂六年正式成書。

全書繕寫成22877卷,目錄60卷,成書11095冊。收錄明代之前儒墨道法刑名雜各家著作以及小說,戲曲,科技等書籍七千多種。內容從經史子集到雜劇話本無所不包。而且配有精美的白描插圖,可謂是一部巨大的圖文並茂的百科全書。


朱棣遷都後,《永樂大典》清抄本從南京遷到北京,收藏於紫禁城內文樓裡。而原稿則收藏在南京故宮。

到了明代正統年間,南京故宮失火,《永樂大典》原稿被焚燬。只剩清抄本藏在北京的紫禁城內,朱棣曾想過將《大典》雕版印刷,但由於這部書實在太龐大,雕版的費用昂貴而打消了這個念頭。之後的明朝皇帝都不重視這部“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這部鉅著長期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而作為皇家的藏書,真正的喜愛知識的普通文人們卻沒有機會接觸它,這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二,正本與副本。

到了嘉靖時期,嘉靖帝朱厚熜對《永樂大典》異常喜愛。朱厚熜是個對修仙煉丹特別痴迷的人,《永樂大典》中收藏了大量的道教經典,使他十分感興趣,據史料記載,他的床頭經常放著幾本《永樂大典》,方便自己時時翻閱。 可見他對此書的重視。

嘉靖三十六年宮中三大殿發生嚴重的火災,嘉靖皇帝連下三道聖旨搶救出《永樂大典》。 大火過後皇帝心有餘悸,決定重新抄錄一份《永樂大典》。他任命徐階、高拱、張居正主持大典的重錄工作。在全國範圍內選擇了一百零九名書法功底深厚的抄手。



在各部將抄手們的住所,飲食等各項生活所需準備好之後, 抄錄工作就開始。為了保證這次重錄的質量,採取了對《永樂大典》一個字不改原封原樣的重錄,並且規定每個人一天只許抄寫三頁。直到嘉靖帝駕崩後,《永樂大典》才終於抄錄完成,耗時六年。因為此時有了兩部《永樂大典》,為了做區分,永樂年間那部就叫正本,仍藏文樓。嘉靖年間重錄的叫副本,收藏於皇史宬。 在以後的歷史中,正本《永樂大典》再也不見記載,彷彿人間蒸發一樣,現存所有的《永樂大典》,都是嘉靖年間的副本。正本的下落也引發後人無數猜測,成為歷史一大遺案。

清軍入關攻佔北京後,有人在皇史宬發現了《永樂大典》。滿清貴族絲毫沒有意識到這部大典的文化意義和價值,再加上又是前朝遺物,所以沒有受到保護和重視。雍正年間,《永樂大典》從皇史宬搬到了翰林院的敬一亭。翰林院的官員都有機會接觸《永樂大典》,當時朝廷不重視這部鉅著,官員們有些就監守自盜。《永樂大典》逐漸流失。

三,乾隆帝尋找《永樂大典》。

直到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決定修《四庫全書》。於是《永樂大典》再度受到了重視,可是經過清點發現少了一千多冊,有人對乾隆說,失蹤的《永樂大典》可能在徐幹學、高士奇、王鴻緒這三個人的家裡。


徐天學是康熙年間的探花,選入翰林院編修;高士奇曾擔任內閣中書;王洪旭也曾進入到翰林當過編修。這三個人都是嗜書如命的才子,所以很可能當年他們利用職務之便,將一千多冊《永樂大典》帶取回了老家。 皇帝命令兩廣總督和浙江巡撫到這三個人家去搜,並且帶去口諭說:“ 《永樂大典》是屬於朝廷的財產,如果當年他們的先人無意中收藏了,只要交出來就既往不咎!”可三家的後人堅決否認。 尋找《永樂大典》的行動無功而返。

編纂《四庫全書》期間,發生了一起《永樂大典》盜竊案。有一天,撰修官黃壽齡把六冊《永樂大典》包在包袱裡想帶回家。在回家途中,他肚子痛,便將這六冊書放在路邊,自己找茅廁去了。六冊《永樂大典》連包袱被賊偷了。黃壽齡沒辦法,只好如實上報。 乾隆得知後大怒,立刻下令步兵統領在北京城內挨家挨戶搜查,城門也命令關閉了。這樣的舉動讓盜賊也害怕了,便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把六冊《永樂大典》放在大臣早晨上朝路過的御河橋邊。於是六冊書失而復得。

黃壽齡稱自己只是為了把《大典》帶回去繼續白天的工作,並不是有意想偷盜。到生氣的乾隆帝仍舊扣了他兩年的俸祿以示懲戒。隨後制定嚴格的規矩,任何人不許以任何理由將宮中藏書帶出皇宮。 《四庫全書》修完,乾隆帝認為此書已經包羅萬有,不需要《永樂大典》了。於是《永樂大典》再一次被棄置在翰林院的敬一亭裡。



官員們繼續監守自盜,偷書的方式很簡單: 來上班的時候揹著一個包袱,包袱裡裝著一件棉袍。下班的時候呢,棉袍穿在身上,用包袱包幾本《永樂大典》,神不知鬼不覺。《永樂大典》就這樣一本本都帶出去了。 嘉慶道光年間,朝廷要修《全唐文》和大清一統志》,再次起用《永樂大典》,這一次就沒有什麼嚴格的管理制度了。更多的人接觸和偷盜到這部書,損失更加慘重。

四,鉅著的散失及現狀。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對清宮收藏大肆劫掠,外國人把《永樂大典》當做戰利品運回了自己的國家。清朝的一些官員,把偷來的拿到各國使館,以十兩銀子一冊的價格賣給外國人。

光緒元年重修翰林院的衙門的時候,對大典進行了清理。只剩下五千冊了。到了光緒二十年,再對大典進行清點,就只剩下八百冊了,《永樂大典》在清朝官員監守自盜和外國侵略者的掠奪下,僅僅幾十年之內,丟失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一九零零年,義和團攻打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區。雙方交戰的時期有人縱火燒燬了翰林院和敬一亭,翰林院被燒的一片狼藉。人們在混亂中搶走《永樂大典》等珍貴古籍,更多的則被大火焚燬。當時的人是這樣記載的:

龍式池及井中,均書函狼籍,為人所拋棄。有綢面華麗之書,皆手訂者;又有善書人所書之字,皆被人隨意搬移。

事後,清政府官員在廢墟中整理出僅僅六十四冊《永樂大典》。這部皇皇鉅著可以說經歷了滅頂之災。

清朝滅亡後,翰林院的六十四冊《永樂大典》殘本被移交給交給教育部,教育部把其中的六十冊交給京師圖書館,四冊由教育部圖書館收藏,從此中國就開始了對永樂大典的搜尋。

新中國成立後,加大了對《永樂大典》的搜尋工作。在外交家們的努力下,蘇聯三次歸還了六十冊《永樂大典》,德國歸還三冊。國內民間收藏者們也紛紛捐獻他們手中的收藏的《永樂大典》,經過多年的蒐集,我國現藏有《永樂大典》二百二十三冊。已知流失到海外的《永樂大典》約有二百冊不到。全書存世量不足百分之四,真是讓人扼腕嘆息。

總結:

《永樂大典》是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百科全書,是我國明朝以前文獻的集大成者。由於其創作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字體與圖畫更是精妙絕倫,這就使得這部鉅著是珍貴的文獻和歷史資料的同時更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及列強的掠奪。如今存世僅僅四百餘冊,八百卷不到,這真是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真是讓現代的人們感到悲哀和遺憾。只希望在今後的歲月中,能有更多的《永樂大典》被發現,使人們能夠多窺探一下這部鉅著的冰山一角。


閏土看歷史


現在位於北京海淀區的中國國家圖書館,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讀者在這裡出入。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這裡有個頗為神秘的地方。這是一個地下寶庫,其中存放著一部國家圖書館最為珍貴的館藏,它就是舉世聞名的《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一部古今中外罕見的大型類書,是中國古代最成熟、最傑出的“百科全書”。現在館藏有161冊,不到這部卷帙空前浩繁的鉅著的4%,還有400冊左右流散在世界各地。而《永樂大典》最初編纂完成時的規模是22877卷,11095冊。現今《永樂大典》已歷經600餘年,這個巨大的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它在漫長的歲月中,又經歷了哪些不幸遭遇呢?

明成祖朱棣在篡得帝位後,為了籠絡人心,特別是為了拉攏知識分子,於永樂元年(1403)下令組織編纂一部囊括天下古今事務、百家之書,不避繁多,分類編排的總彙之書,以供皇帝查閱,並指定當時的翰林院學士解縉等人負責此事。起初,解縉等在第二年就編成了一部呈現給皇帝,成祖為它起名《文獻大成》。但不久,成祖發現裡面的內容還是不夠完善,有很多的書籍缺失沒有被收集進來。於是,他又下令重修,命解縉和太子少師父姚廣志、刑部侍郎劉季篪為總編纂,命翰林院學士王景等人為總裁,翰林院侍講鄒緝等二十人為副總裁,又召集全國知名的學者作纂修,讓國子監和各地方學校的生員謄寫,一共動用了2100多人,在永樂五年(1407),終於將這部達3.7億字,2.2萬多卷,11095冊的鉅著編纂完成,明成祖為它賜名《永樂大典》,並親自為該書作序。

大典內容包羅萬象,為方便檢索按照音韻收字,各字之下先列出該字的發音、各種詞義解釋以及該字的楷體、篆體等不同字體。然後分類彙輯與該字有關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詩文詞曲等各項記載。被收錄其中的記載,全部按照原文照抄,不改一字,完好地保存了大量我國14世紀以前的文學、藝術、史地、哲學、宗教和應用科學等方面的豐富資料。

永樂大鐘《永樂大典》編成後,因它的規模太大,一直沒能刻版刊印,只是抄了一部,收藏在北京皇宮內的文樓。明世宗即位後,對這部書愛如至寶,一遇到疑難的問題,就按音韻檢索到該書中去查找相關內容。嘉靖三十六年(1557),皇宮內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起火,明世宗命人先將文樓的《永樂大典》搬出去,一夜之中竟連傳四次聖旨命搶救該書。火災過後,為防不測,世宗命人又完整地謄寫了一部副本,將正本藏於文淵閣,副本收藏於皇史宬,即皇宮中專門用來藏書的屋子之中。明朝末年,《永樂大典》的正本已下落不明。

到清雍正時期,《永樂大典》的副本由皇史宬移至翰林院的敬一亭,但此時副本也已經短缺了近兩千冊。後來不斷丟失,到光緒初年僅剩下三千多冊了。光緒二十二年(1894),清末著名學者對該書進行過一次查點,那時尚存的僅八百多本了。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嚴重的流失,一直使人困惑不解。《永樂大典》作為國家收藏的珍貴古籍,藏於深宮,普通百姓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那麼流失的第一個環節,很可能是宮中侍從和朝廷官員。有史料記載,清乾隆年間《四庫全書》修撰完之後,一些官員將《永樂大典》視為多餘之物,此後《永樂大典》被束之高閣,給一些官員提供可乘之機,開始進行偷竊,而且偷書伎倆極為巧妙。他們一般選擇在冬天進行偷竊,官員們早上進翰林院時隨身帶一件棉袍,卻不穿在身上,而是打成包袱,形狀和兩本《永樂大典》大小差不多。當夜晚離開的時候,他們將兩本大典包入包袱裡,把原本包袱裡的棉袍穿在身上。看守人員見他早上曾帶著包袱而來,晚上帶著同樣的包袱而去,也就不起疑心了。光緒年間,有一位翰林侍讀叫文廷式,僅他一個人就盜走一百多本。文廷式死後,這些書被他的後人賣給了洋人或者古董商。就這樣,《永樂大典》就被大量流失出去。

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翰林院坐落在東郊民巷,已被淪為戰場。那些價值連城、有些甚至從未在宮外見過的古版書籍正在被大火一點一點吞沒。《永樂大典》也幾乎全部被付之一炬,倖存下來的少部分又被侵略者們肆意搶掠,甚至代替磚塊,構築工事。這場災難過後,《永樂大典》幾近毀滅。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我們已知和所有能見到的《永樂大典》僅800餘卷,400冊左右。其中,我國保存了223冊,730卷,其他的則散落在日本、英國、美國等幾個國家。


衛功奎律師


中國書籍史上最大的疑案,就《永樂大典》流失何方。

永樂三年(1405),明成祖下令編纂《永樂大典》。黑衣宰相姚廣孝和翰林學士解縉帶領3000多人接手了這項任務,前後耗時四年終編纂而成這部曠世鉅著。

按照朱棣的要求,大典共輯錄圖書七八千種,將中國古代典籍儘量收集齊全,內容可以說包羅萬象。保存了大量我國14世紀以前的文學、藝術、史地、哲學、宗教和應用科學等方面的豐富資料。

《永樂大典》的規模是空前的,就算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也是驚人的。《永樂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總字數曰3.7億字。

目前,《永樂大典》散落在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單位和個人手中。在全世界範圍內,公私所藏《永樂大典》僅800餘卷,400冊左右。國家圖書館目前擁有221冊(包括了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60冊)。也就是說,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我們已知和能見到的《永樂大典》不到原書的百分之四!百分之九十六的《永樂大典》不知下落!

《永樂大典》修成之後,最初藏在南京的文淵閣。後來隨著遷都,也被帶到了北京。明世宗嘉靖對《永樂大典》產生了特別的興趣,一直很想重錄一部,多次同大學時徐階談過。但這個想法都因為工程過於好大,重錄難度太高,而被擱置下來。

但據史書記載,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皇宮發生大火,火勢連綿,存放《永樂大典》的文樓受到威脅,情況非常危急,幸虧搶運及時,《永樂大典》才能逃過這次浩劫。嘉靖心有餘悸,終決定《永樂大典》重新抄錄一部,“兩處收藏,以備不虞”。

據史載,重錄的《永樂大典》在內容、格式、裝幀方面與原本如出一轍,令人歎為觀止。此後,《永樂大典》便有了兩個版本。現在人們習慣吧永樂年間的第一個版本稱之為正本,把嘉靖年間重錄本稱之為副本。這就是說,國圖收藏的所有《永樂大典》全都是明嘉靖時期的副本。

不僅如此,歷史上被八國聯軍毀掠的也是嘉靖抄本。而《永樂大典》的正本至今一卷都沒有發現,換言之,《永樂大典》的正本完完全全失蹤了!11095冊正本擠一擠徹底消失了幾個世紀~!

關於正本失蹤的第一種說法,是毀於清乾清宮大火。我們現在看到的乾清宮是在嘉慶二年(1797)之後重建的,之所以重建,那是因為嘉慶二年發生了一次大火,將整個乾清宮幾乎徹底毀滅。

但乾隆時曾編纂過一本叫做《天祿琳書目》宮廷藏書集合,《永樂大典》這樣的龐然大物並沒有編入其中,所以這種說法也不是很站得住腳。

關於正本失蹤的第二種說法是毀於明亡之際。說穿了,就是說唄李自成給毀掉的。李自成灰溜溜離開北京的時候,把失敗的怒火發洩到了北京的宮殿和城樓上,下令防火焚燒,在這樣一個人人自危的亂世,自然沒有人會去顧及一部書的存在和命運了。

幾百年來,眾說紛紜,說法不一,但《永樂大典》的正本缺從未現身過,所有的正史野史野找不到關羽正本的準確記載。


江畔初見月


永樂大典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的又一次閹割。歷來熱衷於修史著典的帝王都不是好鳥,這種文化上的閹割甚至比戰爭兵禍更為嚴重。永樂大典不是新書,只是把以往歷朝歷代的圖書作一個歸納整理。這個所謂的歸納整理就是刪除一些對王朝統治不利的言論。有些甚至是胡編亂造以迎合統治階層的利益。但這些胡編亂造,被朝廷一經認定為正統,原來真實的事實反而成了野史。竹書紀年,是從戰國古墓中出土的一部書,裡面提到堯舜禹,並不是禪讓,而是武力推翻前任。這可不得了,這等於鼓勵叛亂,所以直到現在的歷史學者都認為竹書紀年書是本野史。有些歷史造假時期更早,比如歷史上著名的的烽火戲諸侯,歷史上就有兩種不同的記載。一種是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種。還有一種是周平王為了篡位刻意汙衊他父親昏聵。但後世王朝肯定不能容忍這種太子殺皇帝自立為帝的情況。從焚書坑儒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永樂大典無不是這個套路。在永樂大典耗時耗力修好不到300年,到清乾隆年間又修了一次,這次叫四庫全書。本質上是一個套路。


江南市場調研


以前束之高閣的國圖鎮館之寶《永樂大典》原件揭開神秘面紗,2018年,“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文獻展”共展示各類展品120餘件,包含古籍善本、手稿檔案、拓本、輿圖等,猶以數冊嘉靖本《永樂大典》彌足珍貴。作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令人痛心的是,經歷了五六百年的歲月風雨,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副本更是星散飄零。2018年12月14日,《永樂大典》將迎來它面世的第610年。

《永樂大典》是國家圖書館的四大專藏之一,也是鎮館之寶。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令人痛心的是,經歷了五六百年的歲月風雨,這部成書於明永樂之初,重錄於嘉靖之末的大典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副本更是星散飄零,百存一二。“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這樣一部曠世鉅作幾百年歷經歲月滄海,漂泊沉浮,令世人唏噓不已。

大典猶看永樂傳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雖說文化水平低,但覺悟卻是有,早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時,就啟動了一個偉大的計劃:編纂一套包羅古今的圖書,收錄歷代文化典籍。縱然雄心勃勃,可國力卻難支持,直到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意圖以文治籠絡人心,下詔解縉等悉採“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集合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編成一書。解縉奉諭召集百餘人,次年進呈。成祖覽後賜名《文獻集成》,但認為“尚多未備”,不甚滿意。永樂三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廣孝等人重修,動用朝野上下2169人編寫。永樂五年定稿進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滿意,並親自撰序,正式命名為《永樂大典》。永樂六年冬天全書告成,計22877卷,目錄與凡例60卷,分裝11095冊,約3.7億字。

在明朝皇帝中,嘉靖皇帝最喜愛《永樂大典》,平時在案頭上常備幾冊大典以供隨時翻閱。嘉靖三十六年(1557),宮中發生大火,奉天門和三大殿都被燒燬,嘉靖帝擔心殃及文樓貯藏的大典,一夜之中傳諭三四次搬遷,使其免於火海。為防不測,他萌生了重錄大典的想法,嘉靖四十一年秋,任命高拱、瞿景淳、張居正等人負責校理繕寫《永樂大典》副本。吏部和禮部主持了“糊名考試”,選撥出109位善書人。內府調撥了畫匠、砑光匠、紙匠等。惜薪司、光祿寺和翰林院分別負責木炭、酒飯和月米的供應。

重錄《永樂大典》的繕寫者被規定每人每日抄寫三頁,如有差錯,必須重寫,這樣重錄工作整整花了6年時間,到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才最後完成。從此《大典》有了兩個抄本:永樂抄本(正本)和嘉靖抄本(副本),分別珍藏在文淵閣和皇史宬兩處。

合古今而集大成

《大英百科全書》的辭條是用英文26個字母的順序來編排的,那麼在中國古代,如何把規模宏大的《永樂大典》組織成一個整體,讓人很快能檢索到要找的內容呢?《永樂大典》的編纂者們採用“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在檢索字的下面註明該字在《洪武正韻》中的音韻和最早的出處、訓釋,還標明篆、隸、行、草、楷等各種書體和異體字,內容十分豐富。

《永樂大典》開本宏大,單冊高50.3釐米,寬30釐米。每冊約有50頁,大都二卷一冊,也有一卷一冊或三卷一冊的。大典邊欄四周繪雙邊,“朱絲欄”把每半頁隔成八行,版心間上、下各有一條粗粗的“象鼻”,中間還有一個“魚尾”,“魚尾”上方記載書名和卷數,下方記載頁數。每一頁的硃色邊欄界行均為手繪。

大典採用“包背裝”,書衣用多層宣紙硬裱,外面用一層黃絹連腦包過。裝裱後在書皮左上方貼長條黃絹鑲藍邊書籤,題“永樂大典XXX卷”,右上方貼一小方塊黃絹邊籤,題書目及本冊次第。可以想象,一萬多冊開本宏闊的《永樂大典》擺在架上,如同一個小型圖書館,可謂煌煌鉅製。

《永樂大典》使用的是以桑書皮和楮樹皮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皮紙,紙張厚度為0.12毫米,俗稱為白棉紙,紙質瑩白柔韌,是書寫的極佳用紙。值得一提的是,《永樂大典》謄寫均用徽墨,以黃山松煙加多種配料製成,朱墨則以硃砂礦物質製成。

久閱滄桑惜弗全

大典在永樂年間纂修完成後只抄錄了一部,叫做“永樂正本”,一直深藏禁中秘府,史料中僅有弘治和嘉靖兩位皇帝真正翻閱過大典的記錄。“嘉靖副本”錄畢之後,文獻中再難尋得有關正本的記述,亦未曾發現正本實物存世,副本一直被存放在皇史宬。

隆慶元年(1567)副本數量為11095冊,清雍正間被移至翰林院敬一亭後,副本屢遭厄運。乾隆三十八年(1772)修《四庫全書,發現《永樂大典》已遺缺2422卷約千餘冊,至乾隆五十九年時只有9881冊。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侵佔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丟失大量大典,光緒元年(1875)修繕翰林院建築時,清查不足5000冊,《永樂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職員監守自盜,據說文廷式一人即曾盜走百餘冊《永樂大典》,這些被盜走的大典多被售予各國使節、書肆和文人。光緒二十年(1894)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時僅剩800冊。

光緒二十六年(1900)6月23日,清軍和義和團攻打英國使館,為使其腹背受敵,焚燬了與英國使館一牆之隔的翰林院,導致部分《永樂大典》化為灰燼;8月13日,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倖存的大典被當作磚石,用來支墊軍用物資以及構築戰壕,填平溝渠,甚至被用來遮蔽彈雨。同時,部分大典被英使館人員趁機私自盜走,據統計,翰林院在“庚子之變”中共遺失了至少605冊《永樂大典》。在英國作家翟蘭思著《北京使館被圍日記》中記錄道,他至少劫走了5冊,其中卷19789-19790一冊入藏大英圖書館,卷16343-16344一冊入藏劍橋大學圖書館,卷13344-13345、19742-19743、19792三冊後入藏美國國會圖書館。光緒二十七年(1901)6月11日,英使館交回《大典》330冊,不久又遭到監守者瓜分,至宣統元年(1909),翰林院僅存64冊。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國務院批准將翰林院所存《大典》殘本送歸教育部,60冊置於京師圖書館,4冊置於教育部圖書室展覽。

據目前所知,原11095冊、22937卷的《永樂大典》副本,截至2017年底僅發現有418冊、800餘卷及部分零頁存世,總數不及原書的4%,散落在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公私藏家手中。

其中,中國國家圖書館共收藏有《永樂大典》226冊,佔存世的一半以上(62冊現暫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日本東洋文庫、日本靜培堂文庫等存有60冊,美國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康奈爾大學等存有52冊,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等存有51冊,德國漢堡大學圖書館等存有5冊,越南河內法國遠東學院存有4冊,愛爾蘭都柏林切斯特比特圖書館存有3冊。還有3冊不詳,其中1冊原藏於英國倫敦圖書館,但該館1971年將該冊拍賣給一紐約商人Martin breslauer,後不知所蹤;1冊卷號1191,今收藏者未知;1冊原藏韓國舊京李王職文庫,現下落不明。正所謂,零圭碎璧,猶可珍惜;殘膏剩馥,沾溉無窮。

蒐羅頗見費心堅

卷5251-5252“遼”字冊

卷6523“妝”字冊

卷7543“剛”字冊,1954年蘇聯中央列寧圖書館送還

卷8091-8093“城”字冊。1931年美國英格利夫婦捐贈

1920年,葉恭綽赴歐洲考察實業,在倫敦一間小古董鋪裡意外發現併購回《大典》卷13991殘本。袁同禮1929-1948年間先後擔任國立北平圖書館副館長、館長,是世界範圍內調查大典存世卷目“第一人”。他歷時十五年,足跡遍及美英德奧等國,對流散國外的大典進行調查、收集、複製,至1933年,證實中外公司所藏349冊,出版《永樂大典現存卷目表》一書,將卷數、頁數、韻目、內容和藏地等都做了詳細表格,並在任內實現了大多數現存大典的影像迴歸。1931年,為祝賀國立北平圖書館文津街新館開館,美國英格利夫婦捐贈卷8091-8093“城”字冊。1937年,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達93冊。

鄭振鐸則對推動建國之初各界獻書熱潮起到了重要作用。1948年,傅忠謨轉讓其父傅增湘舊藏大典1冊;1950年,顧子剛捐贈3冊。1951年,張元濟以商務董事會的名義,通過鄭振鐸將涵芬樓舊藏,捐贈《永樂大典》殘本21冊;藏書家周叔弢、趙元方、徐伯郊、張季薌等先後各捐1冊。同年6月,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東方圖書館歸還了被帝俄掠奪去的《永樂大典》11冊。1954年,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特批專款從香港藏書家陳清華手中購回一批珍貴古籍,其中有4本大典;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贈還原藏滿鐵圖書館的大典52冊。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理格羅提渥訪華,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所藏3冊贈還。1956年,北京琉璃廠藻玉堂書店出售給北京圖書館1冊。1958年,蘇聯科學院通過中國科學院訪蘇代表團移贈原藏海參崴遠東大學的1冊;北京大學圖書館移交北京圖書館4冊。至1959年,收集《永樂大典》原本215冊,共七百三十卷,約佔全書總卷數的3%。1962年,收藏家鍾毅弘通過廣東省博物館移贈3冊,1965年,趙萬里捐出所藏2冊《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在收集過程中還有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1983年,北京圖書館收到了山東掖縣孫洪基的來信,稱其在堂弟孫洪林家見到一書,與自己在縣文化館學習時,牆壁上所掛日曆中看到的《永樂大典》書影相似。北京圖書館派專家趕往山東鑑定,確認這冊書為《永樂大典》的“門”字類,含3518和3519兩卷。此冊曾被孫家用來夾鞋樣,天頭地腳已被剪掉,但文字主體尚完好無損,北圖在收到此書後即由專業修復人員做了復原。這冊流落在外多年的典籍終於與其他《大典》聚合了。

2007年11月,全國古籍普查督導組赴華東核查古籍善本時,意外發現加拿大華裔袁葰文女士處有1冊,為卷2272-2274。此冊為“模”字韻“湖”字冊,與國家圖書館原藏兩“湖”字單冊恰好前後相連,於2013年10月入藏國圖,是目前入藏國圖最晚的一冊。至此,國家圖書館藏“湖”字冊增至6冊,其中有5冊前後相連。

雖國家圖書館藏大典224冊,但是其中有62冊卻遠在臺灣。1933年5月,教育部電令北平圖書館挑選宋元精本、《永樂大典》、《明實錄》等古籍精品南遷。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北平圖書館存放於上海的典籍安全遭到威脅,代理館長袁同禮和上海辦事處錢存訓通過駐美國使館聯繫,挑選部分善本運往美國寄存,選取的三千種書中有62冊《永樂大典》。1942年這些書分裝102箱運抵美國,由美國國會圖書館代為保管。1965年,這批善本轉運臺灣,先存中央圖書館,現暫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產權歸北平圖書館所有。

遂使已湮得再顯

1960年,中華書局在北京圖書館支持下,將當時所能訪求到的730卷《永樂大典》影印出版,這是大典編纂完成後第一次大規模全面系統的影印出版。2002年,時任國家圖書館館長的任繼愈呼籲將散藏在世界各地的《永樂大典》彙集一遍,仿真再版。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所藏164冊已全部影印出版,海外藏大典已出版57冊。

“大典猶看永樂傳,蒐羅頗見費心堅。兼及釋道欠精覆,久閱滄桑惜弗全。”這首七言絕句出自乾隆皇帝之手,詩中不僅讚賞永樂皇帝編纂《永樂大典》的良苦用心,也感嘆歷盡滄桑的大典流傳下來已不完整。而它的珍貴,不僅是因承載著明初所能見到的宋元以前中華精神家園的全貌,更是是中華文化遺產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人的自信、勇氣和魄力。可以說,《永樂大典》每一冊的發現,都被列入國家重要文物新發現。









富士康一哥


《永樂大典》為中國明朝官修的大型綜合性類書。

明成祖朱棣永樂元年(1403),翰林學士解縉奉旨任總裁官監修《永樂大典》,參與其事者147人。書成,賜名《文獻大成》。因採摘不廣,記載太略,明成祖命重修,以姚廣孝、解縉等監修,翰林學士王景等總裁,於文淵閣開館編纂,參與其事者三千餘人。編纂時以文淵閣所收宋、元御府藏書為基礎,並派員至全國徵集經史子集釋藏道經等圖書,而以《洪武正韻》韻目編次。永樂五年(1407)年全書完成,更其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目錄60卷,共11095冊,約三億七千萬字。《永樂大典》分門別類輯錄先秦至明初書籍七、八千種,包羅經、史、子、集、天文、地誌、人倫、國統、道德、政治制度、陰陽、醫卜、僧道、戲劇、小說、名物、技藝、奇聞異見以及日、月、星、雨、風、雲、霜、露和山海、江河等,為中國古代文化成果之寶庫。凡入輯之書,不許任意刪節塗改,必須按原書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編、整段分類編入。這種編輯方法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全書以韻統字,以字系事,按韻目分列單字,按單字依次輯入與此字相聯繫的各項文史記載。

《永樂大典》編成後,珍藏於南京文淵閣,明成祖遷都(1421)後,又移至北京文樓。嘉靖、隆慶年間又摹錄副本一部。明末文淵閣被焚,《永樂大典》正本可能毀於此次大火。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纂修《四庫全書》時,《永樂大典》副本已散佚2000餘卷,但仍然從中輯出佚書500餘種。此後該書又陸續散佚。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永樂大典》副本遭遇浩劫,部分被燒燬,部分被搶走,餘者寥寥無幾。

1960年,中華書局據歷年徵集到的730卷,影印出版。1986年,中華書局復將已徵集到的現存《永樂大典》近800卷,縮印精裝出版。





風光藝境


永樂大典記載了我國明初以前各種學科的大量文獻資料。包含有儒家典籍、史傳百家、歷代文集、方輿志乘、小說戲曲、醫學方技、道佛典籍等。

其中重要的文獻如西晉杜預的《春秋釋例》、唐林寶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舊五代史》、南宋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代醫學名著《蘇沈良方》、《博濟方》、《傷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賴《永樂大典》才得保存下來。

永樂大典的歷程:

《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纂修完成後,只抄錄了一部,叫做“永樂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損,又重錄了一部,稱為“嘉靖副本”。因為兩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宮中,沒有刊印,流傳稀少,在朝代更迭、內憂外患中被偷盜、搶掠、焚燒,“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餘冊。《永樂大典》從編纂到毀滅的600年間,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和千古之謎。

1)明成祖纂修《永樂大典》:朱棣,被方孝孺等士大夫們視為“大逆不道”。於是想到了要繼承太祖編修一部大型類書的未靖之業。

2)明世宗重錄《永樂大典》:重錄之初,大臣徐階認為抄錄上萬冊《大典》,工程浩大,不必拘泥原來的式樣和書法。後來他翻檢《大典》,發現如果版式一變,上面的大小字和圖形都要發生變化,不如照原樣摹寫方便,最後決定重錄全仿永樂正本,不加任何改變。整整花了6年時間,到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才最後完成。抄好的副本被放置在新建的皇史宬。

3)毀於明末說:明祚既傾,南京原本和皇史宬副本並毀。

4)毀於嘉慶乾清宮大火說:清末的繆荃孫也希望能用正本來配補遺失的副本,並且明確說,正本是在嘉慶年間乾清宮大火中被焚燬了。

5)殉葬說:以郭沫若為首的一些史學家論證《永樂大典》的正本被殉葬在定陵中。


福子說歷史


明成祖永樂大帝文才武略,命人編纂了《永樂大典》。這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典籍。

它包容了先秦以來所有經典的書,可以說就是本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收錄古代重要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上至先秦,下達明初,這在當時真可以說是“包括宇宙之大,統會古今之異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傳。收錄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釋莊、道經、戲劇、平話、工技、農藝、醫卜、文學等。

《永樂大典》的編排方式非常科學,有點類似於今天字典的拼音檢字法,只是當時依據的是明朝的《洪武正韻》。其體例是“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說,每個韻目下有很多單字,每個單字下分列與之相關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詩文詞曲等各方面的內容。

不過《永樂大典》在成書後的600年裡卻屢遭損毀。明世宗嘉靖年間,北京皇宮內著了一場大火,三大殿都燒燬了,差點殃及《永樂大典》。事後,嘉靖皇帝讓人謄抄了一份《永樂大典》,於是這套經典之作總算有個一份副本。

後來,由於明未的戰亂,《永樂大典》丟失了一些。到了清朝時,很多官員凱覦該書,找機會從宮裡往外偷,又丟失了一些。到了清未,列強入侵中國的時候又丟失、毀壞了一些。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雖然西方國家陸續向中國歸還一些,中國也通過各種渠道尋回了一些,但現在,國內保存的《永樂大典》一共也就六十多冊了。

從上萬冊到六十多冊,《永樂大典》丟失了很多,但人們發現丟失的這些統統都是嘉靖皇帝命人譽抄的那套,歷史上從明朝嘉靖後,就沒有提到過明成祖命人作的那套原版《永樂大典》哪裡去了。有人考證後認為:嘉靖皇帝特別鍾愛《永樂大典》,很可能把它帶進棺材了。

1959年,北京圖書館將歷年收集到的《永樂大典》原本和膠捲提供給中華書局,與中華書局自己收集到的《永樂大典》複製品一起進行影印出版。經過多次補充出版,正式出版的《永樂大典》已達797卷,佔現在總數的99%。

2002年,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永樂大典》600年國際研討會”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正式推出原大仿真影印的《永樂大典》,並計劃在幾年內將現存的《永樂大典》全部影印完成。


峰迴路轉說歷史


永樂大典是靖難皇帝朱棣自圓其說章顯文韜武略仁孝治天下的驚天偉作,留名必治書,自永樂元年1403年雄才大略胸懷寬廣的皇帝自知靖難屠殺罪孽深重,乃令大學士內閣首輔謝縉,與太子少師姚廣孝為主組織編纂。到永樂二年1404年完成初稿,後又經多次修正歷天下文人雅士墨客孜孜不倦的認真編緝細分歷經4年完成鉅著。這部鉅作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訂11095冊,約3,7億字的鉅著。朱棣言天地之豐凡文化經歷子集百家之言皆包羅萬象其中,以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術之言皆錄於中,毋厭繁浩。並且收錄其中的文獻圖書未作任何修改刪除。原汁原味無愧於一部文化珍貴遺產,,,,他開創了永樂盛世和七下西洋,五徵蒙古滅掉上篡下跳的茲爾小國越南,張顯了大國氣度大明芳華,是繼漢武唐宗之後的有一位偉帝萬古神帝光照千秋,天子守國門千古帝王茲此一賢亦。











94310417小云


朱棣是篡位的,他為了粉飾自己的政績,體現自己的文治武功,五次遠征大漠,命鄭和下西洋,萬邦來朝,編纂《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編纂於永樂年間,由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總纂修,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為後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

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據粗略統計,《永樂大典》採擇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永樂大典》殘本約400冊散落在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個單位。從二十世紀初,就不斷被藏書家所摹寫、複製。像傅增湘、嘉業堂這些收藏過《永樂大典》的藏書家和藏書樓都曾經仿真複製過《永樂大典》。也有的圖書館將複製的《永樂大典》用來交換中國保存的《永樂大典》膠捲,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機。

1959年,北京圖書館將歷年收集到的《永樂大典》原本和膠捲提供予中華書局,與中華書局自己收集到的《永樂大典》複製品一起進行影印出版。經過多次補充出版,正式出版的《永樂大典》已達797卷,佔現存總數的99%。臺灣和日本也出版了影印的《永樂大典》。2002年,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永樂大典》600年國際研討會”,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正式推出了原大仿真影印的《永樂大典》,並計劃在幾年內將世界現存的《永樂大典》全部影印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