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孫悟空魂魄解封后,第一件事不是找二郎神打架,而是找師父吵架

《西行紀》35集中,孫悟空的魂魄終於得到解封,魂魄恢復自由的孫悟空終於可以投胎轉世。但是在臨走之前,孫悟空表示自己還有重要的事情沒做,讓白狼的身體借他一用。於是孫悟空就附身在白狼身上,重新回到了眾人的視線中。

本來應該是大團圓的和諧畫面,但是事情卻不像小編想得那樣,孫悟空大戰二郎神,替師父出氣。孫悟空的魂魄解封之後,第一件事想得不是找二郎神打架,而是去找師父討個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孫悟空魂魄解封后,第一件事不是找二郎神打架,而是找師父吵架

想必看過前面劇情的朋友就有所瞭解,原來當年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回來之後,奇經向孫悟空請求救救自己,不要把自己交給帝釋天。結果因為只有孫悟空一人聽得到奇經的請求,師父和師弟都覺得孫悟空想太多了,最後在天眾的要求下,唐三藏不得不念緊箍咒,孫悟空因此被砍下頭顱,魂魄被封印在南海之下。

這一封印就是十六年,而且十六年間,大家都不知道孫悟空的魂魄被封印,是失憶的沙僧恢復了記憶之後,才將這件事告訴大家,這才有了眾人前往南海拯救孫悟空的劇情。

孫悟空魂魄解封后,第一件事不是找二郎神打架,而是找師父吵架

只是十六年前的恨,和這十六年間的怨念,任誰都不能說忘就忘。所以這次出來之後,孫悟空本來想著直接去轉世投胎,但是感知到了地面上的情況,知道師父也在場,於是就借用白狼的身體,去向唐三藏討要說法,質問師父為什麼當時不肯相信自己,現在落得這種局面,還來做這些有意義嗎?

小編看到這裡,覺得也能理解孫悟空的心情,畢竟在西遊記的系列作品中,唐三藏對孫悟空的行為,有時候看著都覺得可氣,但是悟空迫於緊箍咒的壓制,根本沒有反抗的權力。

所以在解除了封印之後,首先要把心中的不痛快全都說出來,這才符合大聖桀驁不羈的形象。不過小編認為大聖對師父說的那些話,並非全都是指責。

孫悟空魂魄解封后,第一件事不是找二郎神打架,而是找師父吵架

從大聖的語氣中,更多的是感到心痛,大聖覺得最心痛的地方,在於背叛自己的人,是自己最信任的師父,而師父當時卻不肯相信自己,這才是最嘲諷的地方。

自己已經被砍下了頭顱,現在只剩下魂魄,還被封印了十六年,除了附身在別人身上,根本無法行動,現在來拯救自己,何不當初相信自己,跟自己一起大鬧天宮呢?

孫悟空魂魄解封后,第一件事不是找二郎神打架,而是找師父吵架

面對大聖的這些質疑,唐三藏並沒有反駁,心中沒有一絲不滿,只有愧疚。雖然在這十六年裡,唐三藏的生活也並不好過,每天行屍走肉,無時不刻活在愧疚感中。

為了解封孫悟空的封印,唐三藏和南海龍王打得難解難分,又跟實力懸殊的三眼神將奮力一搏,最後還被南海龍王從後面偷襲受傷。

然而這些都不能減輕唐三藏內心的負罪感,所以面對孫悟空的質疑,他並沒有想著解釋,只是默默承受著這些,畢竟孫悟空說的有道理。

孫悟空魂魄解封后,第一件事不是找二郎神打架,而是找師父吵架

看到這裡,小編還是有些心疼唐三藏的,畢竟當時的唐三藏並不知道天眾和帝釋天已經黑化了,也聽不到奇經的求救,一邊是自己的信仰,一邊是自己的弟子,誰會想到自己的信仰會殺死自己的弟子呢?

不過小編認為,大聖雖然對唐三藏充滿怨氣,表現得咄咄逼人,也只不過是在對師父抱怨,其實心裡並不記恨師父,畢竟唐三藏也是被天眾和帝釋天所矇蔽,帝釋天和天眾才是他們真正的敵人。

孫悟空魂魄解封后,第一件事不是找二郎神打架,而是找師父吵架

而唐三藏在與三眼神將的對戰中,也清楚自己跟楊戩之間的實力差距,在場的只有孫悟空有能力和二郎神一戰。所以小編認為,最後還是要大聖出手跟三眼神將一戰,幫助大家擺脫目前的困境。

孫悟空魂魄解封后,第一件事不是找二郎神打架,而是找師父吵架,也從側面說明了,在孫悟空的心中,師徒情誼還是比個人生死更加重要的,不然孫悟空肯定先去找二郎神算賬。大家覺得在這件事裡,誰對誰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