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上次帶寶寶去婦幼醫院檢查身體,醫生說孩子偏瘦偏矮,說母乳餵養的孩子一般發育得更好,可是我的奶水不足,只能給孩子喝奶粉,為什麼別的媽媽都有奶水,而我沒有,我真不是一個好媽媽……

剛才又沒忍著,兇孩子了,我怎麼脾氣這麼暴躁,為什麼別的媽媽都那麼溫柔,我真不是一個好媽媽,我要好好反思自己……

孩子昨天回來說有個同學的媽媽很漂亮,打扮得像明星一樣,問我為什麼每天連妝都不化?我照著鏡子看到裡面的自己,頭髮油油的、無神的眼睛上一雙眉毛像雜草一樣掛著、乾燥的嘴唇上起了好幾層皮……為什麼別人當媽可以把事業、家庭都照顧得很好,還能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的,而我為什麼工作工作做不好,孩子孩子照顧不周,自己自己沒有時間打扮,我真是個失敗的媽媽……

媽媽們會有以上的想法,是因為已經陷入了好媽媽情結中。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什麼是好媽媽情結

所謂好媽媽情節,說白了就是心中有一個必須當好媽媽的強迫觀念。情結指不能化解的心理上的矛盾。

好媽媽情結有哪些症狀?

怕孩子落後而戰戰兢兢;以為沒有媽媽孩子什麼也做不了;孩子需要什麼都給予滿足;把孩子的錯誤當做自己的錯誤;喪失了自我越來越憂鬱……

像男演員朱雨辰的媽媽就是有“好媽媽情結”的人。

有一次,朱雨辰自己做了一桌好菜招呼他的朋友們,被他媽媽知道後,朱媽媽自責了好幾天。因為她覺得兒子居然會做飯,而且做得還挺好吃的,是她這個媽媽的失職。這讓她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因為她的宗旨是:不管兒子走到哪裡,我都會給他一個溫暖的廚房。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可以說朱雨辰的媽媽在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上做到了一個“好媽媽”的極致,但是她做的這一切,她兒子不僅不領情,還覺得快要喘不過氣來。

朱雨辰媽媽卻振振有詞地說:“我是用整個生命去愛我的兒子!”她完全不覺得這種畸形的愛有什麼問題,反而還覺得很自豪,她驕傲的說覺得自己一個人能頂兩個菲傭,覺得自己這麼能幹簡直太棒了還能給家裡省錢。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朱雨辰媽媽是個單親媽媽,她的好媽媽情結可能來源於失敗的婚姻,她的婚姻生活不愉快,於是她就把生活的重心都壓在兒子身上,從照顧兒子的事情上尋找到一絲絲成就感,然後自我感動,我是一個好媽媽。

朱雨辰的姐姐不想結婚,原因是她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像媽媽照顧弟弟一樣照顧孩子。顯然朱雨辰的姐姐也被媽媽成功傳染了“好媽媽情結”。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有好媽媽情結的人其實有劣等感,希望被人愛,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這些得不到滿足的願望,他們想通過孩子來滿足。她們認為孩子得到了愛,就等於自己也得到了愛。所以,心中產生了當好媽媽、撫育好孩子的強迫觀念。

當一個好媽媽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把當好媽媽當做是他們人生的唯一目標,即陷入好媽媽情結,就不對了。

好媽媽情結是非常危險的,不易暴露的,但破壞力極強。媽媽們掙扎在憂鬱和不安之中,心中留下的是沒有當好媽媽的內疚和雖然不是有意的卻在孩子心中刻下的傷痕。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那麼,該如何克服好媽媽情結呢?

1、 拋棄劣等感

媽媽們大多都抱有這樣的想法:自己未曾享有過的都要給孩子,通過孩子實現自己未曾實現的夢想。

“未曾享有過的”和“未曾實現的夢想”,就是媽媽身上的劣等感。

  • 小時候缺失父母之愛的媽媽們,往往會給孩子過分的保護和溺愛;
  • 小時候深受“虎媽狼爸”式教育壓迫的媽媽們,容易對孩子不聞不問;
  • 因為各種原因沒圓過讀書夢的媽媽們,往往更容易過早、過多地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
  • 受過家暴的媽媽們,肯定在被打的時候發過誓“我以後有小孩的話,絕對不會打孩子”,但是由於不懂得怎麼教育孩子,往往還是會不理睬或虐待孩子;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這些都是媽媽們的劣等感,如果我們不想因扭曲的投射而毀掉自己孩子的話,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究竟有哪些劣等感?為此,我們應該觀察劣等感在自己心中的運行狀態,尤其應該弄清楚矛盾狀態下我們的劣等感正在做什麼事情。

為什麼要跟老公、婆家吵架?為什麼要衝孩子發火?為什麼要給孩子買昂貴的玩具?為什麼總覺得孩子煩人?為什麼你要恨老公?為什麼自己一天到晚沒有休息的時間?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冷靜地分析哪些問題是家人的責任,哪些問題是因為自己的劣等感造成的,相信很多劣等感的實體就會顯露出來。當我們承認“我有劣等感”的那一瞬間,我們的劣等感就會減輕,我們就能更好的透視給孩子投射劣等感的自我,就能更好的拋棄劣等感。

媽媽因為劣等感而產生錯誤的投射會毀掉孩子,不克服劣等感,就無法形成正確的母子關係乃至其他人際關係。擺脫好媽媽情結,做一個自然的媽媽的第一階段就是要拋棄劣等感。

2、 愛自我

媽媽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到最大的痛苦,就是喪失“自我”。每天24小時連軸轉,照顧孩子、伺候老公、忙著工作,真正的我究竟在哪裡?這個問題始終折磨著媽媽們,但是,比這更可怕的是她們不明白自己自我的喪失。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每天像祥林嫂一樣,逢人就開始抱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的媽媽會讓人覺得喘不過氣來,在唯有我一個人做出犧牲的被害意識下,把過錯一股腦兒地推在了別人身上,都是丈夫的過錯,孩子的過錯,婆家的過錯,父母的過錯,社會的過錯。

總而言之,都是別人的過錯,但是到了最後,又把過錯都攬在自己身上,從而陷入了極端的混亂之中。

當我們問她,該怎麼解決這些煩惱的時候,她通常會雙手一攤說:“我能做什麼呀?我做的已經夠多的了!”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其實有2個方法能很好的解決這些不必要的抱怨,從而慢慢愛上自己:

寫日記:

寫日記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梳理好整件事情的經過,才能把日記繼續下去,那麼在梳理的過程中,我們其實就是在理性地分析問題了,很多煩惱的解決方案或許會隨著日記的完成而找出來。

按順序寫下自己願意做而又能夠做的事情:

既有動機又有能力的事情,人們往往做起來得心應手,於是會根據現實條件定下心來予以實踐。

比如可以利用剩餘時間做糕點,可以為了掙錢走出家庭,可以為了孩子學烹飪,可以開始練書法,可以做幫助別人的志願者……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原來除了圍著孩子、家庭轉,媽媽們還有這麼多事情可以做,然後從做這些事情中找到成就感,再而愛上了自己。

不愛自我的媽媽身上,孩子們是學不到“愛心”的,看著喪失自我的媽媽長大的孩子,也容易喪失自我。

我們要反覆地問自己:你的長處和短處是什麼?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你想要做什麼?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取悅自己?對這些問題,能夠老老實實的回答,不做任何掩飾,那麼折磨我們的“自我的喪失”就會得到徹底的解決。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3、 管理好身體

很多人想做一個好媽媽,但是又沒有當好媽媽的體力,所以每天都在焦頭爛額中度過。

當媽後,你的身體就不是你一個人的了,媽媽有病,家庭就無法正常的運轉,甚至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活。

想當一個好媽媽,必須要主動積極地增強體質,沒有特殊疾病,體力就看我們怎麼管理了。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飲食有規律:不要覺得孩子吃了,就等於自己吃了。孩子需要均衡營養,媽媽也需要均衡營養。

積極鍛鍊:晚飯後去跳個廣場舞,空閒時間練練瑜伽,哪怕就在家裡跑幾圈,做做仰臥起坐也是好的。

當然,如果對於有些媽媽來說強化體力不如好好地睡一覺,那就需要下決心將家務或育兒託付給他人,去睡一覺。那這些事務都託付給誰呢?給孩子他爸,這也是我接下來要講到的第4點。

4、給爸爸一個位置

為了擺脫好媽媽情結而努力的媽媽們,不要忘了你還有一個盟友,那就是孩子的爸爸。

很多媽媽說爸爸都是豬隊友,比如我們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好,爸爸突然闖進來問”孩子睡著了嗎?“把孩子驚醒;讓爸爸給孩子換個尿不溼,能把粑粑弄得滿床都是;讓爸爸陪孩子玩,結果孩子哭著投訴”爸爸搶我的玩具!“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女人已經成長為母親,而男人卻還沒有長大。如果讓爸爸們參與帶娃,媽媽就彷彿在照顧兩個孩子,比照顧一個孩子還累,所以我們會覺得爸爸們都是來幫倒忙的,還不如自己照顧孩子。

有這樣想法的媽媽就大錯特錯了,你也不是天生就會當媽的,你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連孩子都不會抱,也不知道該怎麼餵奶,而這些你後來都學會了,所以,也應該讓爸爸們開始學習如何帶娃。

況且,即便是媽媽做得再好,也有隻有爸爸才能做好的領域。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放手讓爸爸們去做,只要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不要去幹涉爸爸們帶娃時的所作所為,要為因當不好爸爸而彷徨的老公提供位置,給予鼓勵。不要把丈夫當做你的敵人,如果你覺得他是敵人,你也要努力把他轉化成朋友。

一個人既做媽媽又當爸爸是不容易的,孩子需要母愛也需要父愛,幫助老公成為好爸爸的同時,也能幫助自己成為一個好媽媽。

5、 還孩子一個獨立的自我

近年來,媽媽男孩、媽媽女孩大有增加的趨勢,這就有點類似我們所說的媽寶男,實際上除了媽寶男,還有媽寶女。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媽媽男孩和媽媽女孩,是所有的決定都依靠媽媽的孩子的稱謂。由於自我沒有正常發育,什麼也判斷不了的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隨意擺弄自己的媽媽表現出極大的憤怒,但終歸又離不開媽媽。

養出媽媽男孩、媽媽女孩的媽媽們,通常不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自然人”,而是當做完全在自己影響下的一個客體。這樣的媽媽會覺得如果沒有媽媽的幫忙,孩子們就不會看、不會學、也不會感受。

有好媽媽情結的媽媽們,請認清一個現實,那就是世界上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媽媽和孩子的正常關係應該是既遠又近的,明智的媽媽會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默默地觀察孩子是怎樣感受和直面社會的,而不是直接給孩子做選擇。

給孩子穿紅色衣服還是藍色衣服呢?請不要拿此類問題自尋煩惱,首先應該看孩子喜歡紅色的還是藍色的。

媽媽們給的並不是世界的全部,應該讓孩子依據自己的天性去選擇看世界的角度,所以放手讓孩子去幹吧,我們在身後鼓掌就可以了。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最後

責怪男人不尊重女性,責怪別人不尊重媽媽、輕視其價值的社會風氣的事誰都可以做的,你也可以責怪使自己的人生步入歧途是別人的責任。但是,即使責怪他們,你的痛苦絲毫不會減少。相反,越是責怪,你的病情越嚴重。

你已經闖過了世界上最痛苦的分娩階段,你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家務勞動和育兒工作之中。你只要下定決心,沒有什麼做不了的。只不過你因為沒有任何準備地扛起了難以承受的重任,暫時陷入“好媽媽情結”裡罷了。現在,你已經認識到“好媽媽情結”再也不是什麼安全的避難所。

擺脫好媽媽情結,讓你和你的孩子都幸福的答案就在你自己手中。


育兒的焦慮,跟好媽媽情結有關,做到5點,緩解焦慮,媽好娃也好

澳貝格格:

家有小萌娃,一邊帶娃一邊學習,做成長型媽媽,讓育兒變得更有趣

關注 ,我們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